岳飞的后人岳钟琪,对雍正忠心耿耿,为何却被雍正判处斩监候?

岳钟琪,是雍正朝代的杰出封疆大吏。他曾担任川陕总督,荣获兵部尚书和太子太保的头衔,封为三等公爵,风光无限。雍正皇帝对岳钟琪极为信任,这一信任可以从雍正五年的一起谣言事件中得以窥见。那一年,一个衣衫褴褛、满头乱发的男子手持石块,在大街上光着脚丫子狂奔,高声呼喊:“岳钟琪要率领川陕大军谋反!”这个传言在朝野间引发了巨大轰动,毕竟岳钟琪手握重兵,这一谣言犹如一颗震动朝廷的炸弹。地方官员迅速采取行动,将这个街头叫喊的男子逮捕,然而,在审讯中,事情原委被揭示出来,发现这名男子实际上是个疯子。尽管如此,岳钟琪并没有因此无动于衷。毕竟,他的祖先岳飞就是被毫无根据的谣言害死的。因此,他紧急上书,向雍正陈述了自己的忠诚,反复解释,希望雍正能为他洗刷这层不实的指责。然而,有一句话说得好,“解释是为了掩盖”,解释得越多,掩盖的痕迹就越深。那么,雍正是如何看待岳钟琪的解释呢?雍正在他的奏疏上批示了大量文字,主要意思是他不相信这个谣言,希望岳钟琪也能不为此事烦恼。然后,雍正下令将那名散布谣言的疯子以“散布虚假信息、陷害大臣”的罪名处以死刑示众,这个事件就此结束。雍正如此信任岳钟琪,而岳钟琪也回报了这份信任,更加坚定地效忠雍正。



然而,六年后的某一天,明君雍正却突然改变了态度,下令处死忠臣岳钟琪,给予他“斩监候”的刑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猜测,岳钟琪可能遭受到雍正的猜忌。但是,如果雍正真的怀疑岳钟琪,那么在雍正五年的谣言事件中,他完全可以趁机解除岳钟琪的军权,而不是继续信任他。而且,雍正没有充分的理由去怀疑岳钟琪。另一种说法是,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人,而雍正是满族人,岳钟琪可能因为血统而受到雍正的怀疑。然而,如果雍正因为岳钟琪的血统而怀疑他,那么他在最初就不会如此重用岳钟琪。实际上,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人,本应该赢得雍正的好感,因为岳飞是一位对皇帝忠诚无比的伟大将领。还有一种观点是,岳钟琪是汉人,因此受到雍正的怀疑。然而,相较于其他清代皇帝,雍正最不偏袒满汉之见,他信任并依赖汉族大臣,如大学士鄂尔泰,以及其他汉人大臣。所以,说雍正因为岳钟琪是汉人而怀疑他,显然是毫无根据的。岳钟琪被判“斩监候”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只有两个:第一,他在战场上表现不佳,军事业绩严重下滑。雍正八年,他被派遣讨伐准噶尔的噶尔丹策零,雍正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一举击败敌人,解决边疆问题。然而,岳钟琪的战绩却不尽如人意,战斗持续了两年,耗费了大量军费,但依然未能平定噶尔丹策零之乱,反而造成清军重大伤亡。雍正九年五月的一次战斗中,清军的四位将军不幸丧生,还有一位副将和七位王公大臣也在混战中丧命。战后,北路清军的六万人仅剩下二千人,损失惨重。古代军法非常严厉,一般来说,将军如果战败,通常会被判处死刑。清代的军法虽然相对宽松,但是岳钟琪在两年的战斗中没有获得任何胜利,仅凭这一点,雍正就有足够的理由处罚他。此外,雍正对岳钟琪的判决并不是“斩决”,而是“斩监侯”,并罚款七十万两白银。这表明雍正仍然考虑到了岳钟琪的过去功勋,给予了宽大处理。第二个原因是,鄂尔泰和张广泗加强了对岳钟琪的指责。岳钟琪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雍正的不满,雍正数次下诏斥责岳钟琪。鄂尔泰看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地提出了指责岳钟琪的建议,导致岳钟琪受到了指控。然而,雍正并没有严厉处罚岳钟琪,也没有解除他的军职,只是剥夺了他的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的头衔,将他贬为三等侯。不久后,雍正下令岳钟琪离开边疆返回京城“商办军务”,并派副将军张广泗代替他担任宁远大将军。张广泗趁机上书弹劾岳钟琪,由于张广泗熟悉情况,因此弹劾更加致命。于是,岳钟琪被雍正下狱,兵部判决他“斩监侯”,但雍正出于对岳钟琪的旧情,改判为“斩监侯”,并处以七十万两白银的罚款。岳钟琪因此保住了性命,但被贬为庶民。然而,在乾隆年间,岳钟琪再次崭露头角,被任命为四川提督。如果雍正真的怀疑岳钟琪,岳钟琪也不可能在乾隆年间再次得到重用。岳钟琪的入狱实际上只涉及军事问题,其中也夹杂了政治斗争。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必要猜测其他因素,因为最终的判决是基于军事表现和内部指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雍正   噶尔   军法   兵部   忠心耿耿   太保   汉人   大臣   谣言   判决   后人   将军   钟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