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角斗争探析

中国古代历史中不乏典型的三角斗争,显示出了高超的斗争艺术。在三角斗争的格局中,每一角都在想方设法赢得包括军事在内各领域的主动权,抢占上风,力避被动与孤立。无论哪一方要想达成此目标,除了自身的实力外,更重要的是在三角关系中坚定奉行正确的指导思想,即多方挑起另二角之间的矛盾,使其相斗,我承其敝,达成左右逢源、坐收其利之目的。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国与国、集团与集团之间的战略性的三角斗争可谓层出不穷、精彩纷呈。

三角斗争自产生起,贯穿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全过程。从春秋时期的晋、吴、楚的三角斗争,到东汉初年的刘秀、窦融、隗嚣的三角斗争,从三国时期的三角斗争到宋辽金元时期的三角斗争,再到明朝末年的明、后金、高丽的三角斗争等等。其中,既有大到国家间的三角斗争,又有小到集团间的三角斗争;既有改变全国战略格局的三角斗争,又有仅仅改变某一地区战略格局的三角斗争。

这些令后人叹为观止的三角斗争,显示出了高超的斗争艺术,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古典战略文化的烙印,其中不乏运筹三角关系的成功经验,反映出中国古人灵活运用联盟、巧妙处理三角格局的大智慧,仍可给予今人多方面的有益启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角斗争经历了三个发展高峰期,依次为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与两宋时期。每一发展高峰期都出现了典型的三角斗争,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齐、秦、楚的三角斗争,三国时期魏、蜀、吴的三角斗争,两宋时期宋、西夏、辽(南宋时期为金)的三角斗争。

这三个时期的三角斗争代表了我国古代三角斗争艺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三角斗争当推齐、秦、楚之间的三角斗争。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势蒸蒸日上,后又南并巴、蜀,为秦国迂回楚国翼侧,对楚国实施两面钳击创造了条件。楚国在秦国的东南,幅员辽阔,世为强国,是仅次于秦、齐两强的大国。秦欲东进,吞并三晋,与齐争霸中原,楚是其侧背的重大威胁。东方大国齐国自立国以来,占有渔盐之利,经济富庶,后趁燕国内乱之机,乘机夺取了燕国全境,实力大增,打破了当时列国间力量对比的均势,形成独霸的局面。

在秦国拓展疆界之时,齐、楚结成了联盟,向秦国展开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在秦、楚、齐三角格局中,形成了齐、楚联盟对秦的战略态势。秦国决定拆散齐、楚联盟,削弱楚国,实施欺楚、弱楚,割断齐、楚联盟关系的计谋,用外交手段来配合军事行动,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原本在三角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楚国,则丧失了秦、齐、楚格局中的有利位置,从原先大三角中左右逢源的主动地位,落到了后来夹在秦、齐两国之间东西受敌、被动挨打的境地。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形成历史上最负盛名、最具影响的三角战略格局。

魏、蜀、吴处在相互争夺全中国统治权的同一个斗争系统中,彼此利害关系密切,相互间形成魏较强、蜀吴较弱的三角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彼此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方的重大行动,都对其他两方具有战略意义,一方对另一方的政策,既受制于又影响到第三方。每一方都企图利用三角关系造成有利的战略态势,为自身利益服务。汉建安十三年(208年)秋,曹操夺取荆州(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后,企图东下灭吴。面对强敌,作为弱者的孙权、刘备集团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强敌,迫使曹操退回北方。吴、蜀先后两次联盟的时间长达51年,其间联盟破裂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年。

显然,两弱抗一强的战略格局成为这一时期三角关系的最显著的特色。辽宋夏金时期,三角斗争呈现出更加曲折多变、波谲云诡的特点,相互间关系复杂微妙,联合与斗争错综交错,和与战变幻不定。自立国始,宋面临着比历朝更为复杂的地缘形势。与宋并立的数个国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即辽国、西夏和金。

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宋前期比辽、西夏、金要强大得多;但从军事力量的角度看,北宋仅比西夏稍强,比辽国、金国弱。宋朝的统治者目光短浅,没有联盟战略的意识,在辽、北宋、西夏和金、南宋、西夏的三角斗争中屡犯联强攻弱的战略错误,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

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后改为辽国。在与宋并立的各国中,辽国的力量最为强大。辽、宋关系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关系。在辽、宋、西夏的三角斗争中,辽与西夏在共同抗宋的基础上结成了联盟。

辽国有意识地扶植西夏以抗宋,企图利用宋夏对立来坐收渔翁之利。党项羌族首领李元昊在1038年建立西夏,长期与宋、金对峙。在各国中力量最为弱小的西夏,却在三角斗争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处在宋、辽两强之间的西夏,充分利用宋辽的矛盾,联辽抗宋,获得巨大成功。西夏通过与辽结亲、向辽“岁贡”等方式,换取辽的支持,进而牵制宋。

金在攻灭辽国的过程中,注重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与宋订立“海上之盟”,形成南北联合夹击辽国之势。后来,宋未履行盟约,但完颜阿骨打力排众议,坚持不与宋决裂。这样一来,金在三角斗争的格局中取得最有利的态势,宋客观上牵制了燕云地区的辽军行动,减轻了辽对金的压力,从而加速了金灭辽的战争进程。

宋、夏、辽、金之后还出现了其他许多典型的三角斗争的案例。尽管其斗争形式各有千秋,实施手段与结果也不尽相同,但其斗争原则却与以上三个时期有许多相通之处,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三角斗争思想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契丹   秦国   中国古代   楚国   探析   西夏   格局   时期   战略   关系   联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