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案故事:宦官当权,魏忠贤谋杀杨涟

杨涟,另号文孺,别号大洪,应山(今湖北应山县)人。为人胸怀坦荡,气节不凡。

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起用杨涟为礼科给事中,不久提拔为太常少卿。第二年冬,杨涟又被任命为左金都御史。第三年春,升任左副都御史。

这时宦官魏忠贤已当权,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都去投靠,但是魏忠贤害怕众多正派官员当朝,还不敢过分放肆。杨涟越加经常与赵南星、左光斗、魏大中等同僚激昂慷慨地讽议朝政,认为必须扶助好人,打击奸邪。为此,魏忠贤和他的党羽对杨涟等人怀着刻骨的仇恨。于是就制造了汪文言案,准备虚构罪名对杨涟等人进行陷害。

后来这件事虽然平定下去了,但是,那些正派的官员却面临着日益危险的境地。这年六月,杨涟上奏章直言不讳地揭发魏忠贤,列举了他24条重大罪状。魏忠贤听到有人上书告发他,非常害怕。他的同党王体乾和客氏极力庇护他,便指令魏广微假传皇上旨意严厉责备杨涟。

起初,杨涟写好奏章后想在皇帝上早朝的时候当面奏报,可是正遇上第二天皇帝上朝,他恐怕事情过夜会泄露机密,于是便从会极门进去上奏,被魏忠贤设计阻挠。杨涟更加气愤,又用对仗的笔法拟稿,再次告发魏忠贤。魏忠贤暗中探听到这个消息,就千方百计阻止熹宗,使之三天不上朝问事。等到熹宗出来上朝的时候,几百名宦官内穿铠甲,外套常服,站立在皇宫台阶两边,故意把皇帝夹在中间,并命令朝臣不得上前奏事。这样,杨涟只好作罢。

到了十月,吏部尚书赵南星已被革职遣送外地,朝廷要公推代理他的官员,杨涟就注销自己姓名而不愿参加候选。魏忠贤趁此假造圣旨指责杨涟犯了大不敬罪,失去人臣的礼节。将他和吏部侍郎陈于廷、金都御史左光斗一起罢了官。

魏忠贤还觉得不解恨,又一次兴起了汪文言案,要编造罪名杀害212杨涟。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魏忠贤的党羽大理丞徐大化出来弹劾杨涟、左光斗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争权夺利,并下令逮捕了汪文言,关进监狱加以审讯。魏忠贤的私党许显纯对汪文言严刑逼供,逼迫汪文言揭发杨涟接受了熊廷弼的赃款贿赂。汪文言仰天大喊道:"世上难道有贪赃的杨大洪吗?"他至死也不承认。许显纯得不到口供,就自己伪造供词,诬告杨涟贪污赃钱二万,于是逮捕了杨涟。

这天,几万群众涌上街道,攀着载运杨涟的槛车痛哭。杨涟所走过的村庄城镇,都烧香建坛为他祷告,祈求上天保佑他能活着回来。等到杨涟被打下诏狱,许显纯就施用酷刑,把杨涟打得体无完肤。就在这年七月的一天深夜,杨涟被他们害死在狱中,死时54岁。

杨涟家境素来贫寒,治罪以后财产没收归官时还不到千两银子。他的母亲和妻子只能在城门上的了望楼里安身,靠两个儿子要饭养活她们。上面催缴赃款的命令很急,同村人纷纷争着出钱来帮助他们,甚至连卖菜的这样地位卑微的人也都解囊捐献。杨涟的高尚品德就是这样地感动人!

崇祯初年,皇上追赠杨涟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等官号,封他谥号为忠烈,还让他的一个儿子入朝做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宦官   南星   金都   奏章   党羽   吏部   天启   赃款   御史   官员   古代   故事   魏忠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