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原音,是衡量HIFI的最高标准

电声行业的基础有两个,其一是录音,其一是播放。通过这两个必要的环节,我们才能通过音响器材,听到不能亲临现场的音效。

那通过音响播放的音效,与现场是否符合,符合程度有多高?这个基本问题,是一切争议的核心。

作为电声科技之一的录音环节,其实争议不大。传统上,录音环节的起点很高。拥有非常专业的录音设备、执业资质和人员配备的公司或组织,进行各种录音工作,并且有资格和渠道将这些录音,面对公众世界发布与长期传承。这类组织,就是唱片公司、影视公司、广播电视台等等。事实上,自从立体声录音在上世纪50年代大行其道之后,专业级的录音已经被科技人员和公众广泛认可,默认为可以很大程度录制到现场的真实音效。

争议一直是在播放环节。原因在于,播放环节是面向全人类的,迫切需要采用极端廉价的播音装备,将那些影视作品、广播电视中的专业级录音,传送到所有人的耳朵。可惜,极其廉价的播音器材,只能勉强重播录音中的少量频段,且失真较大。对于公众而言,上百年来已容忍并默认了播放环节存在众多失真的现实。在其中,只有极少数对音频非常敏感挑剔的爱好者,也就是俗称的“HIFI发烧友”,会孜孜不倦地对这种现实不断进行挑战,以求更大程度的保真度。

然而,即使在如此小众的HIFI爱好者群体中,仍然难以评判他们的HIFI系统,有多高的保真度。原因在于对HIFI器材进行全面考量,是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的。在实践中,只能以一些极度简化的静态指标,比如频响、失真度、离轴响应、不失真功率等等,作为及格标准,以区分HIFI器材,与非HIFI器材。

应该说,这些HIFI及格标准的推行,还是有效地区分了音响器材。现实中,真实通过了及格标准测试的器材,基本上不会太难听,而且音效能够明确胜过绝大多数不达标的器材。所以HIFI及格标准的推行,在现实中具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

但可惜,及格标准之上的HIFI器材,再进一步考量,就困难重重了。因为音频信号是复杂多样和持续变化的;且功放与音箱还存在频率、阻抗、功率输出的互动变化,这就无法再通过极度简化的静态指标,进行考评了。所以及格线以上的HIFI器材,一直以来是通过现场实听、专家推荐进行评判。其本质,就是主观评判。

既然是主观评判,自然就和听音观、价值观、利益关联,甚至情绪恩怨密切相关了。所以这样的主观评判,从来都没有公论,只有是非。HIFI行业也正是在这样的是非泥潭之中,艰难行进了几十年。

以市场价格而论,HIFI及格标准之上的器材,覆盖了低至1、2千元,高至5、6百万的价位。这个尴尬的事实,实在是让所有人无所适从了。及格标准的,可以用测量器材测试,达标属实就通过;那及格之上的,就全看定价、营销、人品、运气和信仰了。无怪这个行业,会被所有人视作“水深”,甚至敬而远之了。

及格标准之上的,是否真的无法衡量?幸好,HIFI始终是真科技,并非玄学。动态播音,的确无法以简化的静态指标衡量,但它仍然有迹可循。而这痕迹,也的确可以捕获,方法很简单,就是进行录音。

既然音乐现场,我们可以通过录音设备和录音方法,将现场大部分有效音频进行录制。那音响现场,为何不能录?

对于人类而言,他们会有这样的偏见,认为音乐现场是乐器和人在发声,音响现场则是音响在发声。但是对于录音设备,它可没有这样认识和偏见,它只会把音效频率响度,一一如实记录。

如果我们分别对音乐现场和音响现场,进行录音,之后对录音样本进行对比,对照其符合程度,那就是极其客观科学的衡量方法了。

音乐现场-->录音-->唱片原音

音响现场-->录音-->音响录音

方法和思路都没有问题了,接下来则是现实操作。可惜的是,如此简单合理的方法,在现实中仍是困难重重,所以这种方法,一直都难以有效推行。

主要的障碍在于,对于音响录音而言,录音这个环节很难办。前面已经说过,唱片原音是由专业组织,以起点很高的设备和方法制成;而HIFI爱好者,想以这样的装备,再以正确的方法,在并非音乐现场的音响环境中,制成可与原音对照的录音,就实在太难了!所以即使到了2015年前后,这样简单又直接的方法,却几乎无法实施。

幸好,得益于科技的大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大发展,竟然无意间促成了录音设备的世界性大普及。起初的手机mic,功能仅限于通话,内置的小扬声器也仅适用于midi音乐的象征性播放。但随着手机视频的火爆兴起,智能手机厂商们在不断的竞争中,将手机的录音功能与外放功能不断增强。2018年后的主流手机,事实上已经拥有相当不错的录音功能。HIFI烧友们直接采用手机对音响现场进行录音,也几乎能达到5成左右的效果。而手机的播音性能,也一再强化。现今稍好一些的手机,如果接上好一些的耳机使用,播音品质已经达到入门级HIFI播放器的水准。甚至内置扬声器好一些的手机,直接播放也能达到一般电视机的程度。故2018年后,经常有HIFI烧友,将手机视频上传到各个网站,并以此评头论足。

严格而论,手机不到5成的录音效果,只能作为正常播音的证据,并不足以说明音响的优劣高下。因为录音缺失的内容很多,音质劣化失真也比较严重。如果要以此较劲,则往往计较的是某台手机mic的录音性能或缺点,而非音响现场的真实情况。但它始终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式,可以用相对客观的实际证据,对音响系统进行一定的说明与佐证,这的确是时代的进步。

随着自媒体和直播带货的兴起,播主们为了能在影像与音频品质上占得先机,又掀起了一轮摄像头与录音设备的竞赛。这轮竞赛很快就波及到了HIFI行业,一些对录音录像宣传非常重视的商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钱财与精力。经过一两年的各种折腾,这些准专业的录音与视频,基本上能够“秒杀”手机录音视频了。所以2022年后的音响行业,准专业录音与视频,已经成为主流的行规。

在现实中,我们时常还会听到一些“老烧”或“资深行家”的说法,认为这些录音“不真实,不能作准”。但事实上,那仅仅是他们没有录好时的说法而已。一旦录好了,并且获得了很多人认同的时候,就会马上转变态度和说法了。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不断把音响系统搞好,并且不断地想办法录好,而不是找借口,与时代进步对抗。

以我店的经历而论,从2016年短暂尝试的iPhone4S、索尼Z5,到2018年的iPhone6S,再到今年的小米10S,一路见证了手机音响录音,从很渣到还能听,再到还不错的历程。今年以小米10S直接录的视频,也已经能够获得烧友们的广泛接受和好评了。

更专业些的录音,则从Tascam的DR05,到索尼D100,再到外接专业mic,折腾无数。准专业的音响录音,最重要的其实是音响摆位,与mic点位的选择。这些实践,几年间耗去了笔者太多的时间精力。各种方法所作的录音,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问题。自己采用耳机或音响复听,就发现有些方面与音响现场对得上,有些则对不上。所以在之前,我们也一再声明,只最多相当于现场6成。

直到最近,多年的经验积累,终于促成了这些“参考级录音”。与音响现场相比,已经是8成有余!频响、音色、结像定位几乎都对得上了,唯一只有密度稍薄。考虑到我们的录音器材,还是相当平价与性能有限,并且仅仅只是双mic直接录,未做任何处理,所以这样的8成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笔者将这些录音,与唱片原音相对照,竟然发现相似度极高。这完全是颠覆认知的体验!

研发制作音响那么多年,听各类唱片那么多年,其实心里一直有个疑问,HIFI音响到底可以还原到现场多少?是不是真像有些人说的,还原度其实很低,基本上是靠想像自嗨?但现在这些音响录音,能够与唱片原音直接对照,具有如此高相似度的事实,则完全推翻了这些无谓说法。

所以,我们才得出了HIFI音响是真科技,而不是玄学的结论。

诚然,这些音响录音与唱片原音的对比,仍然在声音密度和声场边界上有所区别。密度的变薄,是由业余录音器材和方法的极限导致,而声场的边界,则正好体现出音响房间与音乐现场的区别。这两个差别,以耳机复听对比其实都不是太明显,但如果以好的音响对比复听,则比较明显。但其它方面,几乎都对得上,这实在是非常惊人了!

设想一下,如果唱片公司们,能在音乐现场的环境中,以非常好的音响系统,播放制好的音乐唱片,并且以同样的录音器材和合成方式,进行录音,那这样的音响录音,与唱片原音的符合度,肯定还会继续提升,甚至会接近于99%……

既然HIFI及格标准以上的音响,已经很难用具体指标来衡量,那我们只能再辅以一道录音的工序,将它与原音相对照,通过相似符合度,来最终评判音响的优劣高下。这既是一种非常科学客观的方式,也是一种普惠公道的方式,因为评判将由所有听者自行决定,而非少数拥有话语权且利益关联重重的权威。唱片原音,就是最终的标准。

就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来总结此文的内容吧:

音响现场-->录音-->音响录音 ≈ 唱片原音<--录音<--音乐现场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能够证明HIFI音响高保真的方法,其实已经成熟了。而验证它的最终标准,其实就是唱片原音。有耐心看懂此文的烧友们,今后必将走上HIFI的康庄大道,不断享受高保真音乐的乐趣!

文末,附上笔者最近所做的“参考级音响录音”,给读者们明证,也给HIFI烧友们坚定的信心。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唱片   标准   音效   音响   环节   器材   现场   方法   手机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