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取消1.8亿部手机订单!产业外移下,中国制造未来在何方?

中国手机在印度消失!每年1.8亿部手机的出口订单取消!2023年8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的一篇文章,向我们揭示一个残酷的真相,曾令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恐被快速取代。那巨额手机订单为何丢失?究竟是谁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未来又在何方?

在过去,人口众多的印度曾是我国手机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市场。在2014年,印度一年就从我国进口1.8亿部各种类型的手机。然而,随着印度政府对本国制造业的持续扶持,印度工业,特别是消费电子制造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不断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根据印度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进口手机的数量仅为377万部,较2014年巅峰时期萎缩98%。其中对华进口手机数量下降尤为明显,2022年仅从中国进口手机219万部。印度能取得如此成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首先,印度政府对本国制造业发展非常重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方针。例如,2014年莫迪政府提出了“印度制造”计划,鼓励本国企业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2020年后,印度政府更加专注于推动“对华产业替代”,并提出了“三替代”政策,即用“印度制造”或“第三方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用“印度资本”或“第三方资本”替代“中国资本”,用“美西方+印度”的政策挖掘目前“美西方+中国”的产业模式,吸引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最终成为新一代的“世界工厂”。

其次,印度出台了多项政策,帮助本土制造业发展。例如,印度政府提出了“生产关联激励计划”,通过财政激励的方式鼓励企业在印度建厂。根据该计划,符合政府产业规划和市场门槛的企业可以获得相当于其销售额4%到6%的现金奖励。此外,印度政府还推出了“电子元件和半导体制造业促进计划”和“改进型电子制造业集群计划”,吸引国际知名科技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

印度还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印度政府在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投资,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水平,为制造业的腾飞提供了条件。此外,印度政府还积极推进经济政策改革,吸引外资来印度经营。通过改革法律法规,印度吸引了诸如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在印度销售发展,并帮助印度手机制造业逐步获得国际市场份额。

然而,虽然印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在短时间内取代中国并不太可能。首先,印度政府在实施改革方面受到选票政治的制约,难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次,印度仍难以破除欧美国家的“援印”天花板,这些国家承接的产业主要是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污染大、人均收入差的领域,而印度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在产业链上获得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最后,印度在低端制造业上的发展无法替代中国的位置,印度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能力与中国竞争,但在中高端供应链上仍然无法撼动中国制造业的优势。

面对竞争,中国制造业应持续提升产业水平。首先,中国应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推进产业升级和发展。目前我国全社会科研投资占GDP总量的比例较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研发,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其次,中国应利用规则,积极发展转口贸易,保持中国制造对欧美市场的影响力。通过与东盟和拉美国家的贸易合作,使它们成为中国对欧美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中国也应向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转移过剩的供应链,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持。此外,中国还需要改革目前的财富分配体制,帮助失业工人升级劳动技能,完善社会福利机制,提高民众的消费能力和幸福感。

产业升级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中国可以吸取欧美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并在产业转移升级完成后保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要始终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革和竞争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三星   印度   产业   手机   中国   制造业   订单   未来   欧美   计划   政府   国家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