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无可查,判无可判,人性诡谲,一桩悬案

#古籍里的历史#

(科举考试)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这一年,明王朝迎来了一次十分普通又不太普通的科举考试。

说它普通,是因为明时科举三年就办一次,老百姓也很喜闻乐见,而说它不普通,则是因为朱元璋同志对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十分重视,皇帝甚至亲自选拔了大臣刘三吾为主考官。

这个刘三吾,资历很老,八十五岁高龄,是翰林院里名气响当当的大学士。

刘三吾资历老到什么程度,他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在元朝做官,还担任过当时的广西提学,相当于主管当地教育工作的领导,明朝建立之后他入仕大明,在教育方面更有建树,比如,明朝的科举制度,那就基本上是由他制定和建立的。

而且,刘三吾不仅热心教育事业,他也一个文化大儒,无论法律,人文,社科,他都有所涉猎,朱元璋的法外之法《御制大诰》是由他作序,明朝有本叫做《寰宇通志》的大百科全书也是由他主编的。

正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刘三吾这个人,他为人坦荡,光明正大,没有什么心计,说白了就是一个纯粹的文化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洪武三十年二月,在刘三吾的主持下,大明朝廷成功举办了这一次的丁丑科会试,一共录取了五十一人。

通过会试,那就是进士,既然成了进士,那就表示以后大概率都有官做。

但是这些进士呢,还要逐一进行排位,分一分名次高低,所以会试之后还会有殿试。

这个殿试过后,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谁是倒数第一,那就一目了然了。

殿试过后,名次公布,学生陈䢿是今科状元,尹昌隆为榜眼,刘仕谔为第三名,是探花郎。

考试到此圆满结束,刘三吾又成功的为朝廷吸纳了一批人才,按理说这事儿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看一眼当年的这份进士名单,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状元郎陈䢿,福建闽县人,榜眼尹昌隆,江西泰和人,探花刘仕谔,浙江山阴人。

(恩科放榜)

头三名都是南方人很正常,但问题是,除了这三位仁兄,余下的四十多号人,竟然全都是南方人。

一场全国士子都参与的科举考试,最后录取出来的进士,竟然全都是南方人,你哪怕有一个是北方人呢,不好意思,一个也没有。

按照正常逻辑来讲,这个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了反映了当时的南方文教比较发达,读书人的整体素质比较高,但问题是,这种情况实在是太罕见了,从本朝开国以来,还没有说一个北方人都没录取过的情况。

所以,殿试发榜之后不过六天时间,北方士子们就开始联名上书,质疑这场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北方的举人们纷纷跑到礼部去申诉,而他们矛头直指主考官刘三吾,说他肯定是暗箱操作,在考试中过分偏袒南方士子,这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北方士子这么怀疑不是没有根据,因为主考官刘三吾本人也是南方人,祖籍是湖广长沙府茶陵。

这事越发酵越厉害,越闹越凶,很多北方士子们走上街头呼吁科举不公,更有很多读书人干脆沿路大喊冤屈,更有甚者,直接拦住出行的大明官员的轿子,跪地陈词,诉说自己的遭遇。

(主考官 刘三吾)

那有读者可能说了,今年考不上,可以过三年再考,你要是有实力,那总归是能考上的。

然而实际情况,还真不是这样。

对文人士子来说,科举,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科举制度起于隋,隋时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开始用这种考试的办法来为朝廷选拔人才,所以有一票网友时常说,啊,谁都可以瞧不起隋炀帝,但唯独读书人必须要感谢他。

但其实,进士科到底是隋文帝杨坚创立的,还是隋炀帝杨广搞出来的,这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

而且,即便是杨广设置了进士科,也有很多史料表明,他在位的时候,朝廷所采用的人才录用制度仍然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就是靠地方上的官员来向中央朝廷推荐人才,而九品中正制度则更简单了,只靠家学渊源,靠身份背景,靠门荫入仕就可以了。

我们通常又说,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巅峰发展期,似乎只要一提到科举制度,我们就能联想到盛唐时的恢弘气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固然快乐,但问题是,唐朝的科举制度虽然健全,但是似乎并不兴盛。

在将近三百年的唐朝历史中,一共举行科举考试二百六十八次,录取为进士者一共七千四百四十八人。

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平均下来,大唐朝廷每年靠科举入仕的官员,只有二十七人。

唐朝有个诗人叫做孟郊,考试考了大半辈子,将近五十岁才考中进士,老孟相当开心,不由得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里吟诵他那一首在后世脍炙人口的名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毕竟如孟郊这种人是少数,大部分人只会如另外一位唐朝诗人张继一样,只能是悠悠感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之后的宋朝,倒可以说是科举制度真正发展兴盛的时代。

从隋到清,由科举制度而产生的进士,大概有十万人,而两宋不过三百出头的时间里,就诞生了约六万进士。

大宋朝廷甚至还有一条十分特别的规定,那就是:

只要你想考,你就考,一次考不上没关系,你可以年年都考,只要你能接受失败,连续考试十五次以上,那么朝廷优待,还会给你颁发个安慰奖,封你为“恩科进士”。

两宋风气开朗,但宋下来的明很显然又有些收紧。

终明一朝也是将近三百年,一共开科取仕八十九次,录取了两万四千五百九十五位进士。

折算下来,一次考试录取二百七十六人,一年录取八十九个人。

所以你可以看得出来,在古代,科举考试真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个人能顺利的通过各级考试而成为进士,那都不是祖坟冒烟,简直是祖坟着火。

而相较于前朝,明朝的科举之路则更为复杂而艰辛。

很多人十五六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从童试院试一路考到乡试会试,往往就到了须发皆白的年纪,其中辛苦,那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所以,面对这样的结果,北方士子们当然是很不满。

(事件发酵 朝廷介入)

他们这么一闹,事情很快传到了朝廷上。

明朝有个部门,叫做都察院,都察院有很多的御史。

这些御史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检查百官是否行为失当,朝廷的运转是否正常,哪儿哪儿是否有冤假错案等等。

那么很显然,这次科举闹出的问题,也在他们的工作范畴之内。

在都察院看来,这种科举硕果南方士子全包揽,北方士子全落选的的情况,那很显然也是极不正常的,所以都察院的御史们纷纷上疏朱元璋,表示应该彻查此事。

朱元璋这个人,最讨厌底下人糊弄他,他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那也是相当诧异,立刻就从朝廷里抽调了十二位心腹大臣,组成了专案调查小组,一来是要调查科举是否公正,二来是要求他们从落榜的北方士子的试卷中选出十位录取,以平息北人之怨怼。

调查小组二月开始接手这个专案,直到四月才有了调查结果。

然而这个结果,却让朱元璋本人差点惊掉了下巴。

首先,调查小组的官员们把这一届科举的北方士子的卷宗们全都看了一遍,发现还真都不怎么样,有的水平不佳,有的立意不好,有的更是极为平庸,以他们的水平,的确是选不上进士。

其次,调查小组为了保险起见,还把被录取的五十一名南方士子的试卷全都看了一遍,发现这五十一个人,写的还真都挺不错,没有一个人是滥竽充数上来的,他们完全都有取得进士的资格。

这样的结果,当然不能说全体北方士子的水平就不如南方士子,只能说明,参加这一场科举中的士子们,南方士子的水平的确是要比北方士子优秀。

所以综上来看,北方士子无一人录取,一方面是他们的确实力不行,来的都不是高人,另外一方面,那就只能说这是一种偶然,不是说谁刻意造成了这个结果,搞不好下一次科举,录取的都是北方士子,而南方士子全都落选,这也是有可能的。

说白了一句话,这次科举,完全公平公正,主考官刘三吾更是清清白白。

这个结论本来足以服众,然后落榜的北方士子们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不仅是北方士子们仍然觉得不公,甚至就连朝廷里很多北方籍贯的官员们也认为还应该再进行详实的调查。

(朱元璋坐像轴)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元璋同志也懒得查了,对皇帝而言,无论一场科举考试北方士子无一人录取的情况是人为刻意导致还是偶然发生,这都是不合理的。

或许,在主考官刘三吾看来,为朝廷选拔人才本来就不应该有南北之分,什么南方士子北方士子,说来说去都是大明的子民,所以刘三吾宁愿凭成绩说话。

但是,如果出于封建王朝的发展角度来说,这就不太合适了。

就说北方士子无一表现为佳,那你一个都不录取,是不是也有点冷落北方士子的心了。

打人他不打脸,打脸他伤自尊呐。

你优待南方士子而冷落北方士子,那就有可能造成南北对立,从而演变成社会矛盾。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眼里,皇权神授,天地万物则浑然一体,所谓人世间,讲求的应该是一个均衡。

刘三吾要公平,但皇帝要的却是稳定。

你刘三吾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你就不适合做官。

所以,朱元璋雷霆手段,把刘三吾撤职免官,随便找了些罪名,将其发配西北,而一干和此次科举有关联的人员也纷纷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其中最倒霉的,要属状元郎陈䢿,他因此事牵连,不仅功名没有了,还因此获罪,先判流放,随后被杀。

事情过去一个月后,朱元璋又重新组织了一场殿试,皇帝更是突发奇想,一口气录取了六十一人,然而有趣的是,这一次录取的进士,竟然全都是北方士子,一个南人,也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士子   都察院   明朝   殿试   悬案   主考官   诡谲   科举   进士   朝廷   人性   制度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