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实行的一条强国之策,卖土地换钱……

戊戌变法是由光绪皇帝领导的一次自救变法运动。这场变法被称为自救,因为甲午战败对整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一向自视千年文明古国,但竟然在甲午战争中不敌日本,这种屈辱感使人痛苦不已。然而,要推行变法并非易事,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引领国家走向新的道路。



李鸿章显然无法胜任这一任务。他的淮军和北洋水师明显不敌日本,这证明了他在治政方面的能力不足。此外,他已年事已高,无法承担如此重要的责任。其他督抚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胜任这一任务。然而,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新一代士子提出了变法的主张,他们呼吁学习西方列强,改革政治,使中国重振雄风。这与光绪皇帝的愿望不谋而合,于是一场伟大的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然而,这场变法运动注定会失败。不仅因为它触犯了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利益,更因为康梁等人缺乏实际政治经验,对国际形势缺乏深刻理解。他们更像是口号制造者,而不是有实际行动计划的改革家。中国历史上变法成功的例子非常罕见,商鞅虽然成功,最终也遭到了惨烈的车裂处决。王安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但也引发了新旧党争,给国家留下了隐患。



康梁等人在短短的百日内发布了近300道变法诏令,涵盖了国家政治的各个方面。他们渴望强大的国家,充满理想主义的色彩,但他们的能力受到质疑。他们都是八股科举出身,没有留洋考察的经历,对西方列强的崛起知之甚浅,更不懂得如何将西方制度引入中国并发挥其作用。



相比之下,日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们在开始学习西方之前进行了广泛的考察,派遣使团赴欧洲考察学习。这个使团共有48人,还有50多名留学生。他们深入研究了欧洲各国,历时近两年,访问了12个国家。最终,他们选择深入学习普鲁士模式,为日本的富国强军之路奠定了基础。岩仓使团的成员后来有多人担任日本政府高官,甚至两位首相。这些高层官员在外交和内政方面都具备非凡的眼光和经验。



与之相比,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显然不足够有准备。康有为认为变法只需三年见效,十年成就霸业。他与光绪一起闭门制定了广泛的变法计划,没有与其他人商讨,没有公开测试,甚至没有反馈机制。王安石曾明智地在少数州县试行新法,然后才推广到全国。康有为却选择了激进的改革道路,试图一步到位地现代化。这让本来有意支持新政的一些朝廷官员感到无法跟随,他们转而支持保守派。即使是六君子中的谭嗣同,对国际政治也几乎一无所知,提出了出售新疆和西藏给俄国和英国的建议,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地区守不住,不如卖个好价钱,同时请英俄帮助保护中国十年。这种幼稚的想法令人震惊。

然而,不管怎样,谭嗣同的坚持是高尚的,他宁愿为了变法而牺牲,不像其他人在临刑前哭泣。与之相比,康有为的品德则差得远。维新派试图实施的诏令多达两百多道,但由于执行困难,最终导致保守派全面反击。从此以后,有远见的人不再寄望于变法,而是投身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光绪   诏令   使团   保守派   甲午   日本   强国   中国   土地   能力   政治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