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显贵们享受和显摆的方式,与现代的Old Money和New Money不一样



现代的超级富豪们用于个人享受和出圈出位的方式无非那么几样。

比如New Money最钟爱五样:豪宅别墅、私人飞机、奢华游艇、私人岛屿、高端管家等。而Old Money一般侧重拥有私人金融、高级荣誉等,有些还在搞生命科学,希望突破人类的自然极限。

现代的Old Money或者New Money,跟唐朝那些真正懂生活、懂享受、懂显摆的达官显贵、豪商巨贾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壹:昆仑奴

这里的昆仑,不是指我们西部的昆仑山。唐朝的昆仑是指南洋一带即现在的东南亚地区。另外,昆仑还有一层含义:泛指一切颜色较黑、较深的事物。

昆仑奴主要指从南洋来的仆役,只有一些社会地位很高、超级有钱的巨富们的才用得起。比如《旧唐书·南蛮传》记载: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这些昆仑奴大多数是被贩运到中原地区,还有少数是通过朝贡的形式,专门奉献给唐朝皇家,一般目的地是长安、洛阳两地。

唐代的昆仑奴俑


昆仑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精习乐舞,从事专业表演,供贵族和富商娱乐,也有乐坊会养昆仑奴,公开表演各类歌舞。另一种是作为奴仆,供主人役使,所以大家称其为昆仑奴。

通过考古对昆仑奴陶俑的观察,他们多赤裸上身,下着羊皮短裤。根据史书和其他文献的描述,昆仑奴皮肤黝黑,头发短而卷,鼻子宽且厚。他们一般体壮如牛、性情温和、忠诚度很高,能够很快学会当地语言,快速理解并认真完成主人的各种指令。

需要说一下的是,唐朝的昆仑奴可不是指非洲的黑人,而是特指昆仑即南洋一带的肤色较黑或者较深的人。

唐代的昆仑奴画像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其实那并不是黑人,只是东南亚当地土著的肤色比我们更深而已,至于头发短而卷,不只是非洲黑人才这样。

早在唐朝初期就有昆仑奴的描述,到了盛唐时期,昆仑奴已经成为贵族和巨富阶层炫耀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之一。他们之间常常会以拥有昆仑奴为傲,越多越好,有时他们还会在一起进行比较,甚至会进行交换。

另外,有些学者推测唐朝的昆仑奴当中,还有达罗毗荼人即印度的一个部族。


唐代的昆仑奴:左边驾车者


贰:新罗婢

新罗婢,顾名思义,是指唐朝时来自朝鲜半岛新罗国的女子。新罗、高句丽、百济都曾经是朝鲜半岛的主要割据政权,所以除了新罗婢,还有高丽婢等。

新罗于公元503年正式确定这个国号,到了公元7世纪新罗向唐朝朝贡称臣,于是新罗女子开始陆续通过朝贡、贩卖甚至走私等渠道进入中原地区。

新罗婢与昆仑奴一样,是唐朝权贵阶层争相豢养的高级奴仆。只有这两种人,唐朝达官显贵、豪门巨富特别喜欢带在身边,到处炫耀。

对此,描写元明时期社会生活的笔记《草木子》中提到:北人女使,必得高丽女孩童。家僮,必得黑廝。不如此谓之不成仕宦。

以昆仑奴为僮、以新罗婢(高丽婢)为仆,俨然成为唐朝高级士大夫享受和炫耀的标配。


唐朝时的新罗婢也非常有特点:

1、新罗婢、高丽婢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其实这主要得益于新罗婢、高丽婢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她们几乎都出身于朝鲜半岛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富农和普通官宦家庭,从小有条件识字且接触的都是中原流传过去的儒家文化。


2、新罗婢、高丽婢普遍聪慧温顺。

新罗婢到达中原后,一般会先进行各种训练,比如学习唐朝官话、培训当地礼仪、学习女红和厨艺等技能。在考核通过后,才会正式朝贡给皇室或者高价卖给权贵阶层。

前面提到大部分新罗婢、高丽婢是被强掠贩卖到中原的。她们即使非常漂亮和聪慧,饱受思乡之苦和生活困难,即使是偶尔得到了主人的青睐,也改变不了地位低下和来自异国的身份。

唐代时的新罗位置


唐代张鷟撰写的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中记载了一位名叫玉素的高丽婢,她的故事非常让人惋惜感慨,大意是:

中书舍人郭正一破平壤,得一高丽婢,名玉素,极姝艳,令专知财物库。正一夜须浆水粥,非玉素煮之不可。玉素乃毒之而进,正一急曰:“此婢药我!”……录奏,敕令长安、万年捉不良脊烂求贼,鼎沸三日不获。……不良往金城坊空宅,并搜之。至一宅,封锁正密,打锁破开之,婢及高丽并在其中。拷问,乃是投化高丽共捉马奴藏之,奉敕斩于东市。

随着唐朝国力的慢慢衰落、新罗政府的禁止打击,唐朝末年时贩卖和交易新罗婢、高丽婢的行为几乎绝迹。


然而新罗婢、高丽婢的良好口碑却在中原地区根深蒂固了。所以从宋代开始,来自朝鲜半岛的女婢又开始大行其道,只是形式更加合法,多是以贡品、奉献等形式进行,一直持续到元朝、明朝。

这时的朝鲜半岛统治者也转变了思路,反而特意挑选官宦家庭出身的女子,从小供其识字,培养各种歌舞、针线女红等,然后以朝贡等形式送往中原王朝。

于是元、明时期,中原地区把出身平民家庭的一般称为“高丽姬”、出身官宦家庭的一般称为“高丽贡女”。


叁:菩萨蛮

菩萨蛮,亦作“菩萨鬘”等,还有多个名字,本是唐朝官办教坊的曲目之一,后来发展为词牌名和曲牌名。不过这里要聊得菩萨蛮,可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唐朝时期的一类女子。

唐代苏鹗撰写的笔记小说《杜阳杂编》中这样描写菩萨蛮:大中(唐宣宗年号,属于唐朝晚期)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意思是她们(菩萨蛮)梳着高高的发髻,戴上金饰点缀的冠帽,身上披着晶莹剔透的缨络,精美宝石缀满全身。

这也说明了菩萨蛮的来历:她们主要来自于现在的东南亚半岛地区。


唐朝时的东南半岛上王国众多,其中有一国名叫女蛮国,有说是古代傣族建立的国家,也有说相当于现在的缅甸地区,不可考证。但有迹可循的是,女蛮国很早就向唐朝称臣纳贡了,女蛮国奉献的有三类宝贝:


唐代舞蹈乐俑

对于菩萨蛮,唐朝政府处理得比较谨慎,没有全部收到皇宫内廷,而是:

菩萨蛮有多么迷人呢?她们从小就能歌善舞,极会取悦于人;她们的舞技多带异国妖娆,声音仿佛带着勾人心魂的魔力。

著名词人温庭筠写过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别得不知道,但温庭筠肯定是见过菩萨蛮真容、看过菩萨蛮舞姿的,不然无法描写得如此生动,即使是借菩萨蛮来赞叹其他人。



肆:波斯姬

唐朝的波斯姬也叫胡姬,虽然“胡”包含的区域和民族众多,但唐朝时的胡姬大多是从波斯国通过丝绸之路过来的,主要从事酒肆经营和歌舞表演。

对波斯姬曼妙舞姿的倾倒和沉迷,不止是唐朝的王孙公子,还有许多鼎鼎大名的文人墨客。

在唐朝,如果有比蒙古的舞蹈更好、比回鹘的节奏更强、比于和阗音乐更动听的,那一定是波斯姬的歌舞和音乐。她们的身影既会出现在寻常酒肆,也会出现在官办乐坊,甚至还会出现在唐朝皇家宴会上。


李白在《少年行》中写道: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在《前有樽酒行》李白又写道: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李白笔下的波斯姬,美貌如花,脸上始终洋溢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当然还有醉人的舞蹈。而且波斯姬在跳舞时,穿得是丝绸里最轻薄的一种面料:罗衣。

通过史书、唐诗、唐词等,我们可以知道,波斯姬在平康坊(位置在长安城东市与宫城之间)里最为集中。

另外在麟德殿即皇帝举行宴会、观看乐舞、宴请外国使节的场所,也能经常看到波斯姬的身影。



结 语

唐朝虽然足够开放,但对官员还是有约束的。所以昆仑奴、新罗婢才是唐朝达官显贵既可以悄悄享受,又能够公开炫耀的。而菩萨蛮往往出现在官办乐坊或者豪商巨富的私邸。至于波斯姬,更多的是去官办乐坊、民间歌院、大型酒肆才能欣赏到她们。

如果唐朝的达官显贵遇到了现代的Old Money或者New Money,他们之间对如何享受和炫耀肯定不会达成一致:

  1. 唐朝显贵和巨富会讽刺地说:缺内涵!
  2. Old Money和New Money会说:小场面!


说到底,还是社会更加进步了、人类更加文明了。

如果没有法治的约束,仅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唐朝的达官显贵就能把Old Money和New Money统统抓起来拷问:今天不讨论王法,只说说你们为什么还是这么没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显贵   中原地区   新罗   唐朝   朝鲜半岛   波斯   达官   巨富   唐代   菩萨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