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前的经济教训:不抵抗,必死无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政权采取了一项备受争议的不抵抗政策,对中国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并对国府的威信造成了严重打击。然而,如今有一股“理解风”在舆论场上盛行,认为不抵抗政策或许有其深远的考量,为抗战争取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他们主要的论据之一是所谓的“黄金十年”,即民国时期的经济繁荣,他们声称如果不抵抗政策能够再延续5年,抗战将会更加有利。本文将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不抵抗、假抵抗和局部抵抗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首先,战争常常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又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经济主权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海关关税一直被视为维护经济主权的最重要工具,因为它能够调节进出口比例并保护国内工业的发展。然而,中国长达80多年的时间里失去了关税自主权,进出口货物一律只能收取5%的低关税。这严重限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使中国工商界不得不承担沉重的负担。



尽管北洋政府多次试图提高关税,但始终无法突破5%的上限。直到五卅运动爆发,列强目睹了国民大革命的威力,才感到有必要让代理人有点财政实力,否则经常天下大乱,自己也没法挣钱。因此,国府在列强的许可下,于1929年实施了7.5%-27.5%的七级关税,到1934年,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提高到了25%-27.2%,部分奢侈品、酒类的关税甚至涨到了50%-80%。



关税的提高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不仅让国民兴高采烈,还为南京政权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1928年,海关进口税折合7200万大洋,而1929年涨幅高达75%,达到了1.67亿银元。这些收入增强了南京政权的实力,使不少人相信,只要给国府更多的时间,实现真正的统一是可能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计划发展。日寇采取了官方走私的策略,利用中国进口关税的上升,开始走私商品,尤其是在东北地区的无阻隔之地。从1932年起,日本已经开始对华走私,但规模相对较小。然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丧失,1932年,日军又进犯热河,1933年5月逼迫国府签订《塘沽协定》,导致华北门户洞开,为日寇提供了走私的最佳基地。



随着局势的恶化,海路和陆地走私都蓬勃发展。海路走私开始时相对谨慎,使用帆船,从大连和旅顺出发,在秦皇岛一带登陆,然后通过铁路运输至天津和江南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走私规模逐渐扩大,甚至出现了千吨级的轮船靠岸卸货的情况。



至于陆地走私,由于塘沽协定、秦土协定以及何应钦的“自动办理”,国军退出了长城各口,入关通道失去了控制。从1934年开始,武装的日本和韩国浪人护送着走私车队,深入山东、安徽等地,走私货物的运输量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这些走私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因为国府的海关缉私员不准携带武器,甚至遭到走私贩子的群殴。这种情况使得海关无法正常执行职责。根据估计,1933年至1935年期间的走私活动导致关税损失高达3000万银两,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血本无归。



白银的大量外流导致了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而走私进来的货物与民族工业形成了直接竞争。例如,走私的日本白糖价格远低于国内生产的白糖,导致国内生产无法竞争。这种差价已经不可能通过爱国热情或抵制日货来抵消,国货的销售不如日货,只能使失业率上升,而走私行为的持续发展将导致国内市场越来越不景气。



总之,不抵抗政策虽然在短期内确实为南京政府带来了财政实力,但由于无法有效遏制走私,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深重困境,使国内工商界陷入低谷。经济问题不仅对国府的威信造成了打击,还给国内的社会稳定和国防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最终导致了更严重的战争和抗战的爆发。因此,不抵抗政策在历史上备受争议,无法被单纯理解为中国抗战前的最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塘沽   南京   日本   中国经济   协定   关税   中国   海关   教训   政策   时间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