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平西王,是亲王还是郡王?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重要的军事人物,在大顺军围困北京时,崇祯帝急召吴三桂入京勤王,但还没等吴三桂进京,崇祯帝就自缢煤山。此时手握三万关宁铁骑的吴三桂,首鼠两端,在多方势力下挣扎斡旋,最终选择投降多尔衮,吴三桂在明朝时的爵位是平西伯,归降清军后,多尔衮连名字也没改,继续沿用了“平西”二字,封他为平西王,所谓“即日承王制,进三桂爵平西王”。

那么,吴三桂的平西王,是亲王还是郡王呢?

搞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厘清清朝爵位,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十二等大致可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几级。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汗号世袭罔替。异姓功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都骑尉,咸丰帝曾放言谁平定太平天国便给他封王,但曾国藩仅被封为侯爵

在整个清朝,异姓生前被始封王爵的只有五人,分别是清初的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和义王孙可望。史书并没有明确表明这几个人的王爵是亲王还是郡王,在皇太极时期,三顺王的政治地位还是很高的,仅次于八大贝勒,位列满族、蒙古贵族之上。

清朝入关后,孔、耿、尚、吴四人率部平定反清武装和明朝残余力量,和清初开国诸王和功臣们一起在战场上厮杀,为清王朝统一中原建立了赫赫战功。顺治六年,多尔衮以幼帝的名义下旨:改封恭顺王孔有德为定南王出征广西;改封怀顺王耿仲明为靖南王,与孔有德攻打广西;改封智顺王尚可喜为平南王进军广东;平西王吴三桂封号未动,率军入川。

不久广西、广东、云南先后攻克,这几个地方也就成了四王的常驻地。这个时期,四王的性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起初南征北战的异姓王演变为镇守一方的藩王。

按清制,和硕亲王的年俸是一万两,郡王是五千两,而四王的年俸为六千两,且护卫仪仗等都可享受亲王的规格。由此可以看出,这几个降将王爷的等级应在亲王之下,郡王之上。

到了康熙元年,吴三桂入缅甸擒杀了南明永历帝,为表彰其功劳朝廷下旨册封为“亲王”,封号为平西亲王,吴三桂也是四王中最先获得亲王封号的。

到了三藩之乱时,康熙皇帝为了笼络尚可喜及其部众以牵制吴三桂,下旨晋封尚可喜为亲王,即平南亲王。此时的耿仲明早已去世,由他的孙子耿精忠继承王爵,而孔有德被李定国击败自焚,没有子嗣,他们二人都没有获封亲王。至于孙可望,在南明灭亡后没有利用价值了,经常被清廷敲打,摇尾乞怜,乾隆时期还被取消世袭罔替,自然也不会是亲王。

“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

由此看出,吴三桂的平西王一开始是次于亲王,高于郡王的存在,在吴三桂纳了投名状,绞死永历帝后,才被正式晋升为亲王。只可惜的是清廷并没有让吴三桂永镇云南之意,兔死狗烹,不然今天还有人会堂而皇之的祭奠这个两背其主的“贰臣”。

本期完结。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部分地图手动绘制,存在误差,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清史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平西   郡王   亲王   贝勒   平南   王爵   蒙古   宗室   爵位   清朝   吴三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