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清太祖清太宗有三大贡献和三大缺陷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通讯员 李尔岑

10月3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南开史学百年大讲堂——让历史学充满魅力”学术对谈在天津举行,由两位清史专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冯尔康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展开对谈。

冯尔康首倡社会史研究,是中国社会史学会创会会长。冯尔康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研究改变了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历史研究,凸显了社会视角下的范式转化,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使历史学走出了“史学危机”的时代,是社会史研究给史学带来的新面貌。

冯尔康

阎崇年专攻满学,是满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人物。他表示,满学研究的中心当在中国,当在北京。明清绝大多数时期的政治中心在北京,核心在故宫,故宫学是研究清史绕不开的课题。

阎崇年

冯尔康表示,从政治体制上讲,清朝是传统中国君主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也是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阶段。清朝根据各民族地区的状况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这对今天也有借鉴意义。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于清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阎崇年对清入关前的帝王与史事用功颇深。他指出,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既埋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亦种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贡献与缺陷均不可忽视。

阎崇年说,清太祖与太宗朝的贡献有三。一是版图,将东北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收归大一统中国。二是族群,将东北地区纷繁复杂、四分五裂的族群部落归于一统。三是文化,对统一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字贡献卓著,这对东北地区的历史、民俗、宗教等文化因素的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缺陷亦有三。一是首崇满洲,此政治观念下的一系列社会与政治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为清朝的灭亡埋下祸源。二是八旗特权,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的八旗特权阶层“异化”成为清朝社会的寄生虫,成为统治阶层腐化的表征。三是文字狱,文字狱在入关前即已存在,入关后更是变本加厉,文化政策的酷烈亦为清朝的灭亡种下种子。

今年是南开大学历史学科建立100周年,本次对谈是百年庆典系列学术活动的首场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清史   南开大学   东北地区   故宫   文字狱   太祖   史学   清朝   中国   缺陷   贡献   社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