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迷笛音乐“劫”的启示

近日,在河南南阳举办的2023中原迷笛音乐节,发生多起乐迷财物被盗事件,引发网络关注。在音乐节期间,多名乐迷反映自己在现场或露营区的财物被盗,包括食物、衣服、手机、相机、电脑、随身行李等,甚至有人“因车钥匙被偷走无法返程”,话题#迷笛 偷东西#一度登上热搜第一。

本是皆大欢喜的好事,音乐节也已经快结束,结果却因最后一天一些乐迷的东西被当地人偷走,成了大家都不开心的糟心事。

此事在网上传开后,一些网友习惯性地搞地域黑,其实是没有道理的。相信常常浏览新闻的朋友有关注到,以前不少地方都发生过哄抢事件,例如,一辆大货车发生交通事故侧翻,导致货物散了一地,等过一会儿,附近的村民就会过来“捡”东西,拦都拦不住。

这些人之所以敢不管不顾,无非是私心作祟,在强烈的占小便宜的欲望驱使下,仗着法不责众,认为即便处罚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于是便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而南阳迷笛音乐“劫”背后的逻辑,也差不多是这样。尽管有人发布“活动已结束要清理现场”的不实信息,但堂而皇之的把乐迷的身份证、手机、电脑等物品拿走,说完全被误导也显然说不过去。

进而言之,如果缺乏规范的管理,南阳这样的偷拿事件,放在哪都会发生。当然,如果说主办方没有用心用情做好公共管理也不对,毕竟据媒体报道,为了办好这次音乐节,南阳拿出了最大诚意。

据了解,在音乐节开始之前,当地市委、市政府实施“提级管理”,召开高规格筹备会议,调度交通、卫生、市场监管等各部门力量,举全市之力为乐迷创造便捷条件、舒适环境;南阳市委书记和市长更是亲自到火车站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迷笛乐迷,当地公职人员都在国庆期间加班加点。

但依然出了问题的尴尬现实说明,公共部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并不能完全避免意外发生,很多时候只能对相应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做兜底保障。所以,日后更周全的办法是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让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问题发生。

事实上,发生问题也并不可怕,毕竟一场盛大的音乐节,那么多人一起参与狂欢,不可控因素不少,只要为此做好各项紧急预案即可。需要承认,事情发生后,南阳的应对是值得称道的,不管是赶紧抓违法违规之人,还是积极返还乐迷丢失的物品,以及启动相应程序进行补偿、赔偿,都可见南阳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但在舆论应对上,还需要讲求更好的方式方法。应当看到,应对网络舆论最好的方法是真诚,真诚地认错,并把这种真诚体现在行动上,然后让广大网友看到,有时候也需要承受一些误解和委屈,毕竟网络舆论体现的往往是一种群体情绪,而这种群体情绪常常又是非理性的。

正因如此,不管是当地中原迷笛音乐节组委会发出的官方通告,里面出现粗鄙措辞,直接怼别人,还是当地一女主持人的含泪控诉,说什么是网友故意抹黑,动了别人的蛋糕,这种诉诸他人动机的自我辩解,反而激起了对立情绪,引发新的舆情,都是值得商榷的。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毕群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南阳   中原   音乐节   乐迷   财物   舆论   启示   情绪   真诚   发生   事件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