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屁专家"熊式辉,花式吹捧蒋介石父子,到台湾却遭老蒋闭门不见

熊式辉:拍蒋介石马屁的政治手段1927年,蒋介石率领北伐军在徐州战败后,军威一落千丈。此时,熊式辉作为北伐军第三十七师师长,对蒋介石表达了忠心,并表示愿意追随左右,出国游历。然而,熊式辉的忠心实际上是为了获取权力,这种政治手段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屡见不鲜。熊式辉来自江西安义,曾参加辛亥革命,并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出色。他成功策反了江西军阀赖世璜,因而受到了重用。然而,在与孙传芳部的战斗中失败后,熊式辉与赖世璜互相推诿,导致两人关系恶化。熊式辉的军权不如赖世璜,被迫去上海做寓公。但他抓住了白崇禧与赖世璜的矛盾,诬告赖世璜与孙传芳私通,从而导致赖世璜被枪毙。熊式辉回到部队后,原本期望能接替赖世璜的职位,但只得到了一个师长的职位,对白崇禧不满,并决意另寻靠山。正是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宣布下野,熊式辉得知了蒋介石“以退为进”的计划,并深信蒋介石定会东山再起。

他看到了投靠蒋介石的最佳时机,因此辞去了职务,并发电给蒋介石表达了忠心。1928年蒋介石复职后,熊式辉率部亲自执行警戒任务,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蒋介石对熊式辉的忠诚感到欣慰,并任命他为淞沪卫戍司令,驻守上海。从此,熊式辉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之一。他的忠诚和马屁拍得“稳准狠”,使他成功地获取了蒋介石的青睐。然而,熊式辉并不仅仅对蒋介石拍马屁,他还善于揣摩蒋介石的心思,并及时迎合蒋介石的意图。蒋介石对人的重用标准是亲、黄、陆、浙、故。而熊式辉并不符合这些标准,他之所以得到蒋介石的青睐,主要是因为他能够逢迎蒋介石并及时迎合他的意图。他的政治手段不仅仅是低级的马屁拍摄,而是相对高明的。他善于利用自己的位置,通过拍蒋介石的马屁来获取权力。他的政治手段可以说是“马屁拍得正对地方”。

熊式辉在江西主政的十多年中,以拍蒋介石马屁为手段,奉行“围剿红军,鱼肉百姓;走夫人路线,攀‘太子’关系,拍蒋介石的马屁”。他不仅为南昌市修建了中正路、中正桥、介石公园等,还命名了中正大学、中正医学院等。他甚至让妻子顾竹筠担任新生活运动总会的书记,借此接触党政军界要人的夫人,以获取更多的支持。他的政治手段可谓无下限,为了获取蒋介石的宠信,他不惜牺牲百姓的利益,将他们的财富压榨一空。然而,熊式辉并不仅仅是个政治投机者,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主张“忍辱负重,不与日军开战”,并且劝诫蒋介石要先解决内乱问题,加强军备,才能与日本抗衡。虽然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采纳,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以军事行动支持了自己的主张。他带领第十八军击溃了赣共军,证明了他的决心和忠诚。总的来说,熊式辉是一个政治投机者,他利用拍马屁来获取蒋介石的青睐,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了权力。

他在江西主政期间,为了迎合蒋介石,不惜以百姓的利益为代价。然而,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际行动支持了自己的主张。熊式辉的政治手段固然不可取,但他的忠诚和决心也值得敬佩。最后,我们应该反思这种政治投机的现象是否还存在于今天的社会中。政客们是否仍然在利用马屁拍摄来获取权力和地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留言分享你的想法。陈诚与熊式辉:命运的差距陈诚与熊式辉,两位国民党重要人物,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陈诚凭借娶了宋美龄的干女儿而得到保护,而熊式辉则因为在东北接收失败被牺牲。这两个人的故事反映出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陈诚与宋美龄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亲如母子。他娶了宋美龄的干女儿,成为她的干儿子,并得到了她的全力支持。即使在失宠之时,宋美龄也不遗余力地保护陈诚,而对熊式辉则鲜少过问,显示了他们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关系上,也反映出国民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和辈分观念。与陈诚不同,熊式辉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1937年,当蒋经国从苏联回国时,熊式辉看到了他的潜力,专程前往杭州向蒋介石祝贺,并提议将蒋经国培养起来。蒋介石得到了宋美龄的首肯后,派蒋经国赴江西。然而,熊式辉显然低估了蒋经国的能力,很快蒋经国就在江西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独当一面。熊式辉则在1941年被调往重庆,结束了他自以为是的“十年治赣”。抗战胜利后,熊式辉被任命为东北行营主任,负责接收东北的工作。然而,东北和全国的局势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共产党红军迅速进入东北各地,建立了人民政权。苏联也对与国民党政府的协议不屑一顾。经过一年多的战斗,蒋介石的军队完全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熊式辉成为众矢之的。蒋介石决定改组东北行营,用陈诚取代熊式辉的各项职务。

熊式辉被迫灰溜溜地回到南京,被蒋介石当面痛斥一顿,从此失宠,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与熊式辉相比,陈诚在东北也遭遇了失败。然而,在宋美龄的运作下,陈诚仅仅以身体病重的理由就回到了南京,继续担任要职。这表明在国民党内部,个人关系和权力斗争往往比实际能力更重要。在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由于蒋介石对他的冷落,熊式辉决定不立即随蒋介石去台湾,而是迁居香港。然而,在香港,他遭遇了一系列挫折,包括一家银行和一家渔业公司的破产,以及因涉及“假护照”而被逮捕的危险。由于在台湾受到陈诚的刁难,熊式辉再次搬迁,最终定居香港。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挫折,最终于1974年在香港去世。陈诚与熊式辉的命运差距,不仅仅是个人因素的结果,也反映出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复杂。陈诚能够得到宋美龄的全力支持,是因为他娶了宋美龄的干女儿,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而熊式辉则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胆识,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但结果却是失望和失败。总的来说,陈诚与熊式辉的故事反映出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在一个政治党派中,个人关系和背景往往比能力更重要。然而,这种权力斗争和个人关系的强调,最终导致了国民党的败亡。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现代政治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的问题,个人利益和人际关系是否仍然能够左右权力的分配和决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马屁   蒋介石   江西   台湾   国民党   父子   蒋经国   权力   手段   能力   政治   关系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