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的旅顺口 船坞内的镇远舰

#古籍里的历史#

前言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咄咄逼人,在9月17日黄海海战之后,清军北洋水师损失惨重,日本基本控制了黄海、渤海的大部分水域。

然而,日兵并未善罢甘休,决定将战火引向中国大陆,于是继续发动陆路进攻,并将目标瞄准了军事重镇旅顺。

下面这组照片是由日本人拍摄的甲午战争后的旅顺。


上面两图中,图一原注释是旅顺西面方家屯附近日军山炮中队炮击清军,拍摄时间是1894年11月21日。图二是当时日方第二军司令部组成人员,拍摄于金州城内的清军副都统衙门内,拍摄时间是1895年1月16日,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些日本指挥人员非常骄横。

当时负责进攻旅顺方向的就是日本第二军,由陆军第一师团、第二师团和第十二混成旅团组成,日陆军大臣大山岩亲任司令官。资料显示,在辽东半岛登陆的日本大约2.5万多人、2000多马匹及大批辎重,其前期登陆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此后,日军先攻下金州,再夺取大连,自11月6日-7日,前后仅用两天时间,这期间还夺取了大量清军武器装备。

陷落的旅顺口

自11月17日,日军开始集中兵力向旅顺发起进攻。至11月21日,旅顺这座大清帝国苦心经营的世界一流军港、军事要塞最终陷落,要塞配备的新式克虏伯重炮及各式大炮140余门,还有水师营、鱼雷营、船坞等大批军事设施及各式弹药全都落入日军之手。

不仅如此,凶残的日兵此后还开始了持续数日的烧杀抢掠,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


上面的组图中,第一张是清军的庆字营全景,拍摄于1894年11月24日。

第二张是清军鱼雷营大门,这时已是日军把守,第三张是鱼雷营的栈桥,第四张是鱼雷营的仓库,可以看到在仓库里还摆放着大量鱼雷,三张照片均拍摄于1895年5月14日。

第五张是旅顺大总督府,拍摄于1895年4月26日。相关资料显示,1895年4月16日,日本在旅顺正式设立大总督府。

曾经的镇远号
镇远舰是清末北洋舰队主力舰,在当时的远东是最大的铁甲巡洋舰之一。

1880年由德国伏尔船厂生产。1885年回国列装。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由左翼总兵林泰曾任管带。

甲午战争爆发后,在1894 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中,镇远舰与定远舰配合,多次重创日舰。但在返回威海卫港时,不慎触礁,导致船底板裂缝多处。由于后来旅顺港陷落,船坞及相关维修设备已被日军所据,使得镇远号无处修理。管带林泰曾优愤自杀后,由杨用霖接任管带一职。

到1895年2月,日军舰队进攻威海卫,威海沦陷前夕,杨用霖拒降自杀,镇远舰后被日军虏获,日军又将其拖至旅顺口进行大修,并在日本横须贺港换装了武器,继续沿用镇远号之名。此后,该舰参加了日俄战争,至1915年退役后被拆解。

下面三图即是停靠在旅顺口船坞内的大修的镇远舰。原注释显示,照片拍摄于1895年5月6日。


(本文原创:史说新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镇远   旅顺   船坞   北洋   威海卫   管带   鱼雷   甲午   日本   日军   舰队   战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