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天下的捷径,岂为寒门所开

#古籍里的历史##时事热点头条说#​#娱乐#​#历史#​#古代中国#​#李白#​#中国历史人物#​

你要讲盛唐,你就要讲李白人们已然不记当年几人称帝,只记得诗仙李白。

王朝已朽,不朽的是精神。从未有一人,如此鲜活地存在了上千年。

余光中曾在《寻李白》中写道:“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

科举是不屑参加,还是不能参加 ?

科举,是唐代政治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彻底铲平了自魏晋以来士族和庶族之间横隔的巨大鸿沟。

给广大的寒门庶族提供了合法的入仕机会特别是以试诗赋为主的进士科,更是给广大文人铺平了一条摆脱寒微、走向高官的仕宦途径。


但李白对科举的态度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疑惑。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豪放潇脱,雄视天下,文彩富赡,渴求功名,按道理他也应该非常积极的投入以诗取士的科举潮流中,去一试惊天下才对。

有趣的是,李白一辈子都没参加过科举考试。总结起种种原因,不外乎是当时的科举考试其实大多都是由权门把持,无权无势力的李白根本难以考中。

还一种就是认为李白不屑于参加科考,他相信自己可以凭借才华与学识获得皇帝的赏识,建立不朽功勋。


权贵把持科考固然在每个时代都存在,但每个时代并不因此而没有士人参加科举。

更何况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如王维、王昌龄、杜甫等人都参加过科举考试,不少人也金榜题名。

或许其实李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洒脱,恰恰相反,他一生纠结于仕途和学道。

有关学者根据史料推测,李白的父亲名为李客,是位商贾,还是巨有钱的那种,这也是大部分人所认可的结论。既不出生于中原,也不生长于儒学之家。

李白早期所接受的教育十分博杂,诸子百家、黄老阴阳,广泛涉猎,所以少年李白心中构建的并不是一种狭隘的功利世界,而是畅游于天地间。


罗翔老师曾讲过李白:“ 黄河之水天上来,但终究要在地上奔流不息;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但依然要在地上休憩进食。

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时也加强了皇权对知识分子的控制,使知识分子以牺牲人格自由为代价,为统治阶级服务。

通过科举,统治阶级不仅给规定死了大家应该读什么书,应该怎样用那些书。而且还将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困集在科场中,几年甚至几十年地苦读应试。


科举制度的选拔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李白的功名欲望,但他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儒生区别开来,幻想一种不读经书而建树奇勋的神奇际遇,推崇一种傲岸雄放、落脱不羁的自由人格。

有学者说:“科举是将天下知识分子熔铸在同一个模子里,士人所具有的种种独特个性,在科场中几乎被磨平了。”

而在李白的作品中,处处潜藏着他对科举制度的不满情绪,对科举制度的尖锐对立。


虽巨贾之子,但士农工商

唐代重农轻商,《唐六典》中明确规定商人之子严禁参加科考,当然还有犯过法的。

商人阶层为最底层,注定只能靠写自荐信和通过那些达官贵人的引荐走入仕途。要是谁敢去偷偷考试,那可是要掉头的大罪!

可以说,李白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家世是讳莫如深的,提及的也只是只言片语,给后人难以考证,只能从侧面去推测。


而李白的父亲李客作为当地的富商,可以说是富的流油。正因为如此,李白才有钱环游中国各地,挥金如土,豪掷千金。

你要说李白只是个会写诗、会花钱游玩的富二代,说的也对,但也错。

李白自从因为商人之子的身份在长安吃了闭门羹之后,他就是有目的的游山玩水。豪掷千金也大部分都是结交好友,维护人际关系,也想用钱打点一下,谋求出路。

中国嘛,自古都是人情社会。

其实可以看出,李白周游各地,尽管人没在长安,可是他的名气已传遍长安城,名动天下。人人皆知李白,人人仰慕李白。


李白的目的是达到了,可他在政治上仍然一事无成。只要封建社会存在,阶级性就会一直存在。

所谓“金龟换酒”,也是李白去长安时拜谒贺知章。当贺知章看到李白的新作《蜀道难》的第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大为惊呼说:“真谪仙人也!”


贺知章一拍大腿,两人简直是相见恨晚,搂着肩膀就去喝酒了。结果一下喝大了,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付,贺知章直接就便把腰间皇帝御赐的金龟解下来押给店家。

后来经过贺知章的引荐,李白才得以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入宫为官,奉为翰林待诏。


但没过多久李白就发现,唐玄宗根本就不想让他掺和进政治,只是让他吟诗作对,得不到重用的他,还违背了初衷。

天下间的捷径,岂为寒门所开!

同龄人已入仕为官,颇有建树。但没有人给过李白在政治上成长的机会。

李白的骄傲人格与官场上那些阿谀奉承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是不可能跪拜求助,也不可能悲苦哀吟,而只能以独立自由的人格标榜,以自负和自傲为武器。


或许唐玄宗也看出来了李白是真的不适合在官场上,政治的事,很多事情,就是一个熬,熬的住很重要。

古往今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有最能忍的人,往往才能够走到最后。

李白也过于清高,爱惜羽毛。在政治上一个人过于清高,是非常危险的。这也导致了,在皇帝身边那段时间,再加上被人排挤,李白始终和贵人搭不上线。


人家都是抓紧攀附两句,李白倒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么狂妄,把该得罪的全得罪了。李白只是不愿意妥协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家族来说,李白就像个花钱的无底洞。

而且李白也不是家里第一继承人,估摸着就是老爸最宠爱的小儿子。父亲李客一过世,家里人就不愿搭理李白了。可以说,李白后半生的潦倒已清晰可见。


即使这样狂妄,最后还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了,可见唐玄宗心里还是欣赏李白的。

永王败,叹李白

李白本来在庐山待着好好地,结果被永王请下山,永王还是挺坑的,他其实就是需要李白写点东西来为他造势。

快来当我的幕僚,我需要你。李白一听,这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机会终于轮到我了!

此时不抓住,更待何时!李白太想要这个机会了。

大家也别说李白一时间昏了头非要跟永王,其实安史之乱后,永王这边还是挺有实力的,但这个实力并不是指能力。

而这一波站队,也确实能看出李白的政治才华是远不及他的文学造诣的。

你看人家高适,苦熬数年,总算是熬出头,当了个节度使,升了又升。最后还把永王的队伍给干掉了。

而李白也因此落得个阶下囚,差点命都没了。


都说永王叛国,李白投奔。但实质上不过是皇子争位、成王败寇罢了。

有人骂李白愚蠢,作死,把李白贬的一无是处。

但那是杜甫知道后人把他跟李白合称李杜,都要高兴死的李白,是两任宰相孙女千金买壁、慕名而嫁的李白;是一生光明磊落、精通书法诗歌剑术的李白;是巨富之子挥金如土又一心经国济世的李白;是没有他,大唐盛世会失色神州大地会模糊的李白。


垂垂老矣的李白,最后在流放的路上留下那千古名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学上的巅峰又怎样!可他一生都没有实现自己年少时就怀有的政治抱负。


结语

李白从未妥协,初唐盛世,皇帝宠臣,都未曾迷住李白的眼和心。

人人都解读李白,人人的笔下都写出了心中的李白。


网上说:心中有李白,脚下有高适。

但大家忽略了,高适也不是布衣,他是寒门。寒门,也是世家,并不是贫民。

历史也是有立场的,我们不过也只是仰慕李白那种自由而已。

毕竟大唐只有一个李白,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坛顶流,唯李白一人而已。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若有误处,请大家指出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寒门   李白   盛唐   之子   长安   科考   科举   捷径   知识分子   中国   人格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