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沙俄霸占的库页岛,为何从法理上来说,仍然属于中国?

如今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有目共睹,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我国在军事、科技、经济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正因如此,虽然现在国际局势混乱,但我国仍然能够和平稳定,任何国家都不敢贸然侵犯。

回首往昔,我国也曾有过一段屈辱的岁月,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致使西方列强将我国视为一块肥肉肆意瓜分,我国的诸多领土也在那时被迫割让出去。


时至今日库页岛仍被俄罗斯占据,值得一提的是从法理上来说,这片岛屿至今仍是我国的领土,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历史的渊源

在我国黑龙江省入海口的东南部,有一座形似匕首的狭长岛屿,这片岛屿便是库页岛。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库页岛紧邻黑龙江,自古以来便与我国有着极深的渊源。

在上古奇书《山海经》中,便有关于库页岛的记载:“毛民之国,为人身生毛。”也就是说,当时的库页岛上生活着一群身上长着长毛的人。

库页岛所处的地理位置过于寒冷,当地人拥有茂盛的体毛来为自己保暖,这一点十分可信。

又或者当地人将动物的皮毛制作成衣物穿在身上,以至于作者在见到这些人时,误以为这些人原本就长成这样。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禁得住揣摩和推敲,可见该书的作者并非猜想臆断,而是切实地前往库页岛观察过那里的状况。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朝初期,这说明在当时我国便已经知道了库页岛的具体位置。到了唐朝时期,华夏文明盛极一时,许多国家都仰慕天朝文明纷纷前来依附。

这其中便包括库页岛,当时唐朝在这里建立了黑水都督府,这里也正式成为了唐朝在北方建立起来的行政部门。

从岛上挖掘出来的隋唐时期的耳环、玉器等物品,也证实了当时库页岛已经与唐朝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这些物品的出现,使人们可以看到当时岛上的居民已经完全接纳了中原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到了元朝时期,彪悍的蒙古军队征服了当时世界上的大部分土地,库页岛自然也归入到了元朝的版图之中。

在这里元朝政府设立征东元帅府,以库页岛为跳板准备继续向东扩张,库页岛也就成为了元朝政府的军事重地。

随着女真人的崛起,满清的军队开始向中原地区发起进攻,最终成为了新的统治者。

作为根据地的一部分,库页岛在满清入住中原的过程中也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清政府提供了坚实地后勤保障。

在诸多描写清朝的影视剧当中,经常可以看到皇帝做出“发配宁古塔”的判罚。

宁古塔地区就包含库页岛,犯人在宁古塔将军的管理之下,需要为驻守边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这里经常是一副人声鼎沸的景象。

贪婪的沙俄

康熙继位时期,清政府仍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无论是三藩割据还是鳌拜作乱,都使得此时的清政府无暇顾及北方的局势。



沙俄敏锐地抓住了时机,频频趁机南下,我国北方的许多领土就这样被沙俄逐步蚕食。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面对这样的局势,年少的康熙皇帝深知一旦贸然与沙俄交战,内部便一定会产生巨大地动荡。

这样的情况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康熙皇帝只能选择隐忍,将全部精力用于解决内部问题。

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康熙皇帝终于顺利亲政,并平定清政府的内部危机。沙俄在侵占我国西北部分地区之后,更是贪婪地将目光锁定在了东北地区,并不断向这里派出军队。

尽管当时镇守边关的清军英勇作战,但在人数上远不及沙俄军队。

与此同时,沙俄在当地的行径也使得当地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很快入侵的消息便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中。



作为入侵者沙俄皇帝也自觉理亏,派出使团与清政府沟通,希望能够共同开发和治理东北地区及库页岛。

这一提议遭到了康熙皇帝严词拒绝,作为清政府的革命根据地,清政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沙俄共享该片地区。

遭到拒绝后,沙俄非但没有放弃这片土地,反而在这里修建起了雅克萨要塞,并派出军队在这里驻扎。

在沙俄看来,到手的土地不可能拱手相让,清朝内部混乱的局势也让康熙皇帝无暇顾及这里。

诚如沙俄所预料的那样,康熙皇帝并没有急于向沙俄军队发动进攻,也让沙俄充满了自信,认为清军不敢与俄军决一死战。

然而,到了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经过充分地准备,果断向雅克萨要塞发动了猛烈地进攻。

在清军猛烈的攻势下,雅克萨要塞的守军很快便败下阵来,丢下要塞逃回了自己的领土。看到敌军已经撤离,清军也在成功收回失地之后奏凯而还。

失败的沙俄并没有善罢甘休,清军撤离之后俄军又卷土重来,而且这一次派出大量的军队,俨然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俄军,康熙皇帝决定与沙俄决一死战,让沙俄再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1686年,清军再次率军攻打雅克萨。

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激战之后,俄军主将战死沙场,铩羽而归。这场战争以清军的胜利而告终。

战败之后沙皇向康熙皇帝乞求和谈,经过协商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对国境线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库页岛正式被明文规定纳入到我国的版图之中。




被争夺的岛屿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国家进入到科技发展的快车道,武器更是变得越发先进。

于是,这些国家开始变得蠢蠢欲动,希望通过武力施行领土扩张,从其他国家掠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当时,清政府仍然沉浸在天朝上邦的幻梦当中不肯醒来,闭关锁国的政策更是让统治者无法看到世界的变革。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中国早已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列强彻底认清清政府的军事实力,中华大地被这些国家死死地盯住,所有人都认定我们是一个可以欺辱且弱小的国家,可以让他们一夜暴富。

在这些侵略中国的国家当中,沙俄无疑是最积极的一个,其他国家或许只是为了从中国掠夺资本,沙俄则更多是为了窃取土地。

自此之后,沙俄便以“助华防英”为由,要求从清政府的手中取得对黑龙江地区的管理权。



这一提议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沙俄立刻以武力威逼,清政府最终只好做出妥协,库页岛就此被沙俄侵占。

不过,条约中却只是瓜分了外东北地区,库页岛作为单独岛屿并未提及其所属权,严格来说库页岛并没有直接割让给沙俄,所以这个问题十分模糊。

多年之后,日俄战争爆发,日军在东乡平八郎的带领下,倾全国之力突袭旅顺,之后又在对马海战中击溃俄军舰队,日本就此成为了东亚第一军事强国。

战胜后的日本自然也要对沙俄狠狠侵害一番,双方经过协商之后,对沙俄侵占的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分,库页岛也被转让到了日本的手上。

正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历史时期,库页岛才会至今仍留有大量的俄式与日式建筑。

占领了库页岛之后,俄国和日本都将这里视为理想的根据地,企图以此为据点进一步对中国进行侵略,二者对库页岛进行了不遗余力地建设。



随着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败,曾经的侵略者只能选择撤回本国。

签订下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被彻底废除,从理论上来讲库页岛此时应当那个重新回祖国的怀抱。

理论终究不是现实,当时苏联比较强大,库页岛依然被其占据。建国之后,因中苏双方的友好关系,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因素,库页岛一直没有被要回来。

按照正常的逻辑,现在我国完全有权力也有能力收回库页岛,将这些居民驱赶回自己的国家。经历过长期的磨难与侵略后,这样的做法更显得合情合理。

更何况库页岛上蕴含着丰富的黄金、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将这些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似乎更符合当今世界的价值观。

一旦对库页岛上的资源进行开采,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不过,我国却并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库页岛上的原住民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住民。



这些人早已习惯在岛上的生活,我国也不愿扰乱这些人的生活,便默许他们继续在库页岛上生活下去,这一举动也让全世界都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博爱。

也正是由于这一决定,库页岛上至今仍是一片安宁祥和的场景,尽管住在岛上的居民并非华夏儿女,但这一岛屿从理论上来说依然是我国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也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沙俄   库页岛   俄军   法理   领土   岛屿   中国   康熙   清政府   军队   皇帝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