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的伙食怎么样?

二战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这场规模空前、波及广泛、伤亡惨重的全球大战仍然深刻地刻在了许多人的记忆中。这场由德国引发的世界战争,是在疯狂的独裁者希特勒的领导下,彻底打破了一战后的世界秩序,给人类带来了难以磨灭的战争创伤。



二战在欧洲战场上,特别是德国,几乎以孤军作战的姿态挑战了全球,面对多国的敌对势力,表现出色。可以说,尽管德国最终战败,但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德国军队的战斗力仍备受赞誉。因此,有关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话题一直备受战争历史爱好者的热议,涵盖了德国军队所使用的武器、战略布局、战术等等各个方面。



除了辉煌的战绩外,有些人开始思考德国军队在二战期间的伙食情况。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伙食对于战斗部队来说至关重要。那么,二战期间的德国军队的伙食是怎样的呢?



德国人的伙食习惯通常包括每日的三餐,其中午餐占据了一天伙食的50%,早餐占据了33%,而晚餐只占13%。这意味着在德国,午餐是每日伙食的重点。这一模式也在战场上得以延续,士兵们在每天用餐时,午餐提供了最多的热量。



然而,德国军队对士兵伙食的供应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享有相同的饮食待遇。按照部队规定,德国军队的伙食供应分为四个级别,级别越高,供应的食物越丰富。一级伙食是提供给前线士兵的,他们是伙食供应的最高优先级。根据二战时期的资料,一级伙食通常包括黑麦面包、黄油、香肠、果酱、蜂蜜,以及咖啡、巧克力、香烟等,这些食物不仅提供了能量,还提供了补充体力和舒缓士兵压力的物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日的餐食内容可能会根据战争环境和后勤供应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不是每天都会提供相同的食谱。



此外,除了一级伙食外,二级、三级和四级士兵的伙食供应会逐级减少,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

此外,德国军队还提供专门的行军食物,这种食物不需要烹饪,非常适合快速行军和短暂休息的士兵。这种行军食物通常包括黑面包、冷冻肉、芝士、黄油、咖啡等高热量食物,它们被提前由炊事员准备好,以罐头和纸包装好,每人每次提供3到4份。

另外,战斗食物是德国军队在1943年推出的一种特殊伙食。与行军食物相比,战斗食物的特点是更高的热量和更方便的携带,通常只供应给前线部队。这些食物包括糖果、饼干、罐装巧克力、烟草等。

总的来说,德国军队的伙食供应主要旨在提供足够的热量,以确保士兵在战场上保持最佳状态。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食物的味道已经不再重要,士兵们的需求主要是填饱肚子,而不是追求美味。

当然,这种伙食供应是在战争初期和中期,物资供应充足,后勤供应便利的情况下进行的。然而,随着苏德战场的战斗陷入困境,尤其是苏联逐渐恢复元气后,德国军队的后勤供应变得越来越困难。成千上万的德国士兵在苏德战场上面临着严重的食物短缺问题,甚至连最基本的防寒装备都供应不足。因此,在苏德战场上,由于严寒和饥饿等原因造成的伤亡增加,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影响。德国军队最终战败,许多人认为这种“非战之罪”并非毫无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伙食   黄油   德国   战时   德军   热量   后勤   午餐   士兵   军队   食物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