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给苹果三星出了一个世纪难题,美媒:跟或不跟,都是个问题

在经过了长达四年的“科技战争”之后,美国针对华为的封锁终于宣告失败,Mate60pro的发布和拆解让中外媒体和数码评测博主彻底折服于这个东方大国的坚韧不拔。

在芯片领域的突破自然不用多说,不过随着进一步的使用和解析,华为的卫星通讯功能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当提到卫星电话的时候,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种像上世纪的“大哥大”一样,顶着一根巨大天线,便携程度堪忧的手机。

即使是现在,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卫星手机,除了出现轻便的手机,也依旧无法摆脱其“对讲机”外形。

即使外观贴近智能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呈现出外观和功能都落后智能机20年,以此来换取卫星通讯功能。

前段时间,在穿行罗布泊时遇难的几个车友中,就带着车载的卫星电话,数量少,贵且笨重。

在为了搭救脱队的车友时,队长贾宁车上的卫星电话失效,最终导致遇难,倘若他们手中有Mate60pro,恐怕结局会完全不一样。

而当我们看到华为的Mate60pro的时候,却无法找到任何卫星手机该有的痕迹和样子,像是巨大的天线或是什么碍手碍脚的外设,Mate60pro依旧还是保持着现代智能机的外观。

而同期的中兴卫星手机,依旧保持着“老年风格”不仅售价高,其功能也无法与华为相比。

因此,华为可以说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款集成了智能机的多功能和外观同时具备卫星通讯功能的手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将卫星通讯的模块小型化以及解决其高功耗问题。

想要实现卫星通讯的第一步,就必须要卫星通讯的功能模组,卫星手机看起来又大又重主要就是因为卫星通讯用的零件实在是太大了。

而在华为Mate60pro内部,可以发现,相比于传统的卫星通讯用的主板芯片零件,华为的卫星通讯模组大小几乎只有传统模组的十分之一,可见华为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有多大。

有了通讯模组,那么下一步就是卫星通讯的天线了,手机信号的发射性能和功率上只需要保证正常使用就可以了,而卫星通讯则不一样,卫星电话也因此呈现出又大又笨重的情况。

而手机要保证便携,又要维持卫星通讯的流畅,因此背着一个天线就成了卫星电话的常态。

而华为手机则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天线技术,将多个天线的通讯拟合,使天线小型化的同时保证其信号稳定,并且采用了高穿透性的圆极化天线,实现了外观无天线却能比肩卫星手机的卫星通讯功能。

而能通讯,通讯流畅也并不是完整的卫星通讯功能,通常来说卫星通讯最常用于求救,假如你拨打了卫星电话,手机却只通话了一分钟就没电关机了,那这一分钟里恐怕描述不了多少有用的求救信息。

而华为则通过使用芯片省电策略,在射频段采用了低电压的省电工作模式,不仅如此,卫星短信还支持一键发送经纬度,这应该可以让不少旅游探险爱好者放下心来,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联系不上救援。

二、轮到我们卡欧美脖子了

曾经在芯片领域,我们领教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不过也不能算是坏事,美国的制裁让我们更早的走上了芯片自研的道路,现在已经彻底摆脱了欧美芯片“卡脖子”的境地。

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直都是被中国人民所认可的,那么也许在未来,卫星通讯功能将成为华为的专利,让三星苹果的外国手机公司尝尝当初我们被制裁的滋味。

而这些国外公司则面临着两难的问题,跟进卫星通讯功能或是不跟,都将无法绕过华为,这个第一个实现智能机和卫星通讯功能一体化的公司。

倘若进行跟进,那么先不谈自研和购买华为专利的可能性,首先在舆论上,就已经输了华为一头,相当于承认了自己在卫星通讯领域矮了华为一头。

想当初苏联第一次载人航天永载史册,加加林的名字永久的留在了载人航天的历史上,而紧随其后的美国也进行了载人航天,谁知道美国的宇航员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没人知道。

就像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一样,如果你不去刻意了解和查询,你根本不知道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尽管两个高峰之间海拔只差了两百米左右。

而如果不跟进,那么现在华为就将抢占适用于卫星通讯领域的手机市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自己的卫星通讯技术,将来想要抢占这一部分的市场,将会越来越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三星   华为   卫星电话   模组   美国   天线   难题   芯片   苹果   通讯   功能   世纪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