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保卫战和淞沪会战,你认为哪场才是民国时期的最大战役

凇泸会战的介绍

淞沪会战,是指1937年8月13日至1937年11月12日中日双方在上海展开的大型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2

上海是扼守长江和首都南京的门户,同时也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日本,因此被日军视为侵略中国的入口要道。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3同年8月9日,日本在上海制造了“虹桥事件”,同时向上海增兵,8月13日淞沪会战正式爆发。4淞沪会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国军队的攻势作战,中国军队在上海对日军进行猛烈反击,双方在宝山、罗店一带反复争夺阵地。随着上海的战事不断扩大,中日不断向上海增兵,双方陷入苦战。由于伤亡巨大,中国军队于9月中旬后撤,并全线转入防御作战,在持续的反复争夺战中,中国军队伤亡过重,后在日本海、陆、空联合进攻下,中国军队的防线接连被突破。10月26日,在大场镇被日军攻陷后,日军对中国军队形成合围,战况急转直下,中国军队被迫西撤,负责掩护撤退的孙元良的第88师第524团副团长谢晋元部在四行仓库对日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11月12日,日军全线占领上海,淞沪会战宣告结束。

凇泸会战示意图

武汉保卫战的介绍

武汉会战(Wuhan Battle,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之间展开的一场会战。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下旬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止,历时4个半月。武汉会战是中日双方继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徐州会战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会战。

近代以来,日本奉行向中国扩张的政策,加剧对中国的侵略。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事变后,中共中央于次日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表示全国团结共同抗日的愿望。9月22日,中央通讯社播发《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至12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为战略要地。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企图通过进攻武汉,摧毁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枢。


1937年12月以来,国民政府虽然宣布首都内迁至重庆,但主要政府机构集中在武汉,武汉也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1938年5月,华东重要战略要地徐州沦陷,国民党高层意识到日军势必南下谋求武汉,于是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制定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

蒋介石深知中日国力、军事实力差距巨大。

早在一年前的淞沪战场上,中国集中当时最精锐的王牌德械师以及各地方支援部队70余万,在三个月时间里被少于自己一半多的日军消灭殆尽。

所以这次武汉会战绝不能与日军硬碰硬,而是以消耗战、持久战为主,力求拖住日军,实现工厂内迁,消耗日军有生力量,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

为了达到此目的,蒋介石自任总指挥,调集第五、第九战区全部兵力和海空军各一部,沿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南北两岸,组织防御。

武汉会战示意图

凇泸会战双方实力比较

一、凇沪会战

时间: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国军指挥:蒋介石,顾祝同。

日军指挥:松井石根。

参战兵力:

国军步兵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炮兵7个团,兵力总数在60万人以上,实际参战40万人左右。空军,约200架飞机。海军,约40余艘海军舰艇。

日军8个师团,海军陆战队,共20万人。空军,约390架飞机。海军航母4艘,舰艇30余艘。

双方伤亡:

国军战场伤亡,约18.7万人,后撤途中伤亡约为10万人,合计约为29万人。国军海军全军覆灭。

日军伤亡,23104人,负伤约5万人,合计7万以上。

会战结果:

中国战败,伤亡是日军数倍,直接导致南京失守,华东地区沦陷。正面意义,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

日军被阻滞在上海三个月,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侵华战争。



日军部队

在虹口集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

日本方面,日军在战争之初迅速组建“上海派遣军”,先后增兵三次,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最终投入9个师团,总兵力达30万。

日本8月15日编组上海派遣军的时候,只有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9月11日增加第9、13、101共3个师团另2个重炮旅团等部队,这时上海日军共有13万人(同期华北日军有5个师团15万人),10月20日,华北平原战事基本结束,华北日军以一个师团继续南下,3个师团为主力攻入山西山地。除维持治安外把多余的1个师团投入上海战场,11月4日在金山卫登陆,次时上海日本陆军总兵力为8个师团又2个支队,一个混编陆战队共20万人,其中隶属上海派遣军的为第三、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六、第一零一师团等6个师团;隶属于第十军的有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等共3个师团;另有从华北的第五师团分遣出来的国崎支队和原属台湾守备队的重藤支队。已经超过部署在华北的日军5个师团,成为对华作战的主战场。

海军部队参战的有第三舰队和第四舰队,舰艇30余艘,其中航母4艘。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第八战队(鬼怒号、由良号、名取号)、第2驱逐队、第21驱逐队、第一水雷战队(川内号、第9驱逐队)、第1警戒队(八重山号、坚田号、保津号、二见号、栂号)第2警戒队(势多号、热海号、比良号、鸟羽号、莲号、栗号)

参加淞沪会战作战飞机架约390架,其中陆航210架,海航180架。航空部队为:第一联合航空队(木更津航空队、鹿屋航空队)、第二联合航空队(第12航空队、第13航空队、第21航空队、第22航空队)、第一航空战队(龙骧号航空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第二航空战队(加贺号航空母舰)、第十二战队(神威号水上母舰)及第22航空队(7月28日编入第三舰队)。

国民党兵力

国民党军资料有限来就简单介绍一下

淞沪会战中,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除卫立煌、汤恩伯部在华北外),几乎全部投入战场。桂军、粤军、川军、滇军、湘军、东北军等部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先后投入,共70多万人。当时军事委员会能够指挥的军队约有180个师,参加淞沪会战的达73个师。

双方战况示意图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地面部队总数达80万人以上,伤亡人数达30万,而日军投入总兵力达28万人,伤亡4万人左右。这场淞沪会战的结果是中国军队惨败,虽然30万中国精锐部队的牺牲仅仅换来日军四万军队的伤亡,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但他们全部都是英雄,他们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场战争让世界清楚的看到了中国政府立场,对于日本想三个月灭掉中国,简直是痴心妄想,此战后,日本从不断侵蚀中国的策略变为全体动员,全面疯狂侵略华夏大地。

这场会战也让全世界看清楚了,中国军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中国军人的血性。

武汉保卫战双方实力比较

中国方面:

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时投入的部队是第5战区和第9战区的两个战区所有的部队。有14个集团军总计50个军,还有空军战机200多架,海军舰艇30多艘,总兵力达到了110万!

日本方面:

为了夺取这个重要城市,日本也是投以重兵。日军集中了在华中地区的14个师团的兵力,直接参与作战的兵力主要是第2军和第11军9个师团的兵力,投入飞机300多架,海军舰艇120艘,总兵力总计40多万人!

从兵力来看,中国军队投入此次武汉会战的兵力达到了日军的4.5倍左右,拥有绝对的人数优势。

从双方的装备情况来看

中国方面:中国军队由于军工实力受限,当时陆军装备的主要武器都是汉阳造步枪,只有少量的精锐之师才装备了德国武器。

日本方面:一个甲种军有38式步枪13000支,各种口径的大炮110门左右,还有89式50毫米掷弹筒432门,92式重机枪96挺,11式轻机枪432挺,车辆约200辆。从装备就可以看出,中国方面和日军的差距比较大,海空军不管是数量和质量都不如日军。

武汉位置战略图

而双方之所以投入如此重兵,主要还是因为武汉的重要性。它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之地,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它还是内陆河流的重要港口,是长江流域的航运中心,就是去沿海也非常便利。

伤亡情况:根据战后的统计,此战中国军队消耗了差不多40%的兵力,伤亡40多万人,而日军的伤亡也达到了25万人左右,折损了参战兵力的62%。日军作为进攻一方,虽然兵力不占优势,但是装备却占据绝对优势。

战争影响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最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

日军虽然占领武汉,但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却被粉碎,其有生力量遭到严重打击,军队伤亡人数达到25万。

随着战线的延长,日本再无力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被迫转为战略维持。

而国民政府虽然退出武汉,但却完成战略既定目标,会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40万将士伤亡,打出了抗战的决心和士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武汉   航空队   师团   保卫战   日本   兵力   日军   伤亡   上海   中国   战役   中国军队   民国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