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动脉(一):川湘公路

一起因:一二八松沪抗战之后,国民政府深感日本人狼子野心难以填壑,于是开始着手计划迁都,将四川作为根据地。

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路,为加大川湘公路修建力度,蒋某人亲自兼任公路建设总指挥。

1936年初,为赢取战略时间,蒋严令各县必须在11个月内完成886公里川湘公路建设。

川湘公路起自重庆綦江区雷神店,经万盛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到湖南花垣洪安镇,全长698公里。

湘川公路起自沅陵县三角坪,经泸溪吉首花垣,在边城茶峒镇与重庆相接,全长188公里。

解放后全称319国道,至今仍在使用。


二修路:初期,地方政府强行义务征集,民工自带口粮工具。

公路修建主力主要征调当地民工,计划綦江3万人,南川33390人,武隆6万5千人,彭水7万人,黔江2万人,酉阳3万5干人,秀山3万2千人,但实际人数与计划相差甚远。

为完成任务,县府强制乡村各级每家每户出劳力劳工,由于环境艰苦恶劣,有民工出现逃跑,甚至打伤管理人员事件。

之后,公路局酌情发放民工伙食津贴,每人每天大米两斤、菜金五百钱,但经过大小包工头盘剥,所剩无几。

地当床天当铺,天天汗流浃背,但大多数民工们依然坚持下来,他们自带扁担箩筐锄头钢钎二锤,依靠着这些原始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打好毛路,安整碎石搅拌河沙,没有压路机,民工们便衣衫褴褛赤裸身体肩背手拉拖着高大石碾子,喊着口号压路。

整个川湘公路段到外响着不朽的抗战悲歌!


三通车:川湘公路山多林密,靠着人力没有机械,施工困难重重,计划施工时间五个月,实际上花了一年多。据说,还是政府威胁误工枪毙县长情况下。


1937年1月16日中午綦江段通车典礼在綦江北较场举行。1月18日上午9点,南川段在西门外余园举行。1月17日,武隆段通车典礼在白马铁佛寺举行。1月19日早上,彭水段通车典礼在社稷坛举行。1月20日早上,黔江段在南门外大桥头举行。1月21日午后,酉阳段在北门钟灵山麓举行。1月22日,秀山段举行通车典礼。

实际情况,只是各县段毛坯路打通,桥梁涵洞堡坎路牌等基本设施都没有完成。公路还不能正式投入使用。

但这已经创造了奇迹。川湘公路靠着人力全线完成总计石方260万立方米,土方1000万立方米,桥梁206座,涵洞2489座,堡坎17万立方米,渡船8处。

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川湘公路终于完全修通,投入使用。

为民国政府迁都重庆作出了巨大贡献!


湘川公路比川湘公路修得早一点,1935年7月,湖南公路局总工程师周风九就带领测量人员亲自到湘西选线踏勘。

1936年4月22日,全线开工。公路路基土方工程共征用沿线民工约392500个,招工3万余人。

1937年2月,3月15日,隆重举行通车典礼,全线通车。

值得一提的是,湘川公路从吉首往西40公里有个苗族村寨叫矮寨,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十分陡峭,山坡度在40-70度之间,山体结构大部分是石头。

矮寨盘山公路实长6.3公里,由于垂直高度440米,在没有任何机械化的1936年,修路困难重重。

依靠人力打钎放炮,手搬石填土,2000多人奋战了7个月,才把这段路打通。

修建矮寨公路,死亡200多人,120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中国人民为这段抗战路的建设付出了沉重代价。

而多数民众都只是为响应抗战义务出工,甚至自带干粮工具。

这段路,宽不足1公里,迂回13个急转弯,26段几乎平行的路面蜿蜒爬升。工程技术人员边施工边设计,山顶的坡度达到令人震惊的70度。

面对峭壁工程师们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何翻越山顶?

经过无数次现场勘察,决定把最后一段路面提升,到达最高点向后回旋,再绕过一个桥洞下山。

伟大的公路设计人员无意之中,成功设计建设了中国公路史上第一个立交桥,又创造了奇迹。

向伟大的抗战公路川湘公路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武隆   黔江   吉首   秀山   綦江   南川   公路   大动脉   重庆   民工   典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