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关羽战死,那曹操孙权都死了哪些大将?讲出来真丢脸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襄樊之战是关羽的辉煌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代武圣的陨落之时。

那么在襄樊之战中,除了关羽陨落之外,曹操和孙权两大阵营又死了多少大将呢?说出来出乎意料。

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公元219年,刘备夺下汉中,自立为王,同时封关、张、赵、马、黄五人为五虎将。

身在荆州的关羽得知此事后却颇有意见,称:“黄忠何等人也,敢与吾同列?”在关羽看来,像黄忠这种一没功绩二又年迈的老头不配和他齐名,幸亏费诗能说会道,才让关羽接受了封赏。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关羽已经显露出了心高气傲的秉性,这也为后来的惨案埋下了伏笔。

同年七月份,关羽趁着曹操在汉中大败,于是发兵北伐,率军攻打曹仁驻扎的襄、樊二城,襄樊之战正式开启。

八月份,襄樊地区连降大雨,汉水水位暴涨,关羽正是趁此机会,引汉水倒灌魏营,导致曹军大乱,数万兵马折损殆尽,史称“水淹七军”。经此一役,关羽名震四海,附近的势力纷纷归附关羽,这也成了关羽的高光时刻。

见关羽的荆州势力渐长,一边的孙吴却有点坐不住了,蜀汉占着荆州不走本就是孙吴的心头大患,现在又让巅峰期的关羽坐镇,所以往后的局势只会对他们越发不利。

就是这个时候,吕蒙给孙权献了一计:

“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

随后不久,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在众叛亲离之下败走麦城,父子二人被吴国所俘杀。

在这之后,荆州被东吴和曹魏瓜分,襄樊之战则以关羽战死沙场,蜀汉大败而告终。

不过在襄樊之战中,蜀汉虽然损失惨重,但关羽也给予了曹魏和东吴重创,曹魏的魏国的伤亡甚至不亚于蜀汉。

曹魏折损

在北伐期间,关羽率三万将士“水淹七军”,镇守襄、樊二城的曹军几乎全员阵亡,前后共折损了五万多兵马。

再来说说曹操损失的大将。襄樊之战中,魏将庞德曾和关羽交战,并射伤关羽,使关羽军中上下对庞德颇为忌惮。能将武艺超群的关羽击伤,足以见得庞德的个人能力有多强悍。

“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三国志》

水淹七军时,关羽率领水军攻来,统帅七军的于禁投降,只有庞德在殊死抵抗。关羽本想招降庞德,却被庞德大骂了一通,无奈之下关羽只能将庞德斩杀。

而投降的于禁也是魏国的一员猛将,他追随曹操三十余年,曾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卓著战功。于禁的投降让曹操颇感失望,而于禁本人作为降将,事后虽然回到了魏国,但却受到了曹丕的羞辱,最后抱病而终。

总的来看,曹魏虽然取得了襄樊之战的胜利,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数万兵马折损,大将庞德被斩,于禁被俘,还把长江以南的荆州地区让给了孙吴,以作为参战的报酬。

孙吴的意外之失

襄樊一战让魏、蜀损失惨重,而作为大赢家的东吴损失虽小,但赢得着实丢脸。且不说孙权在背后捅人刀子的行为,光是东吴的将领也有不少折损。

作为此次联曹抗蜀的谋划者,吕蒙刚将关羽斩杀,便一病不起,不久后重病逝世,这一年他才42岁。

吴国大将蒋钦作为“江东十二虎臣”,在孙策时已是东吴的优秀将领,曾在各大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孙权继位后,蒋钦依然忠心耿耿。在讨伐关羽期间,蒋钦率水军入沔水围攻关羽,成为一大助力。

但在返程途中却染上瘟疫,最后病发身亡。

权讨关羽,钦督水军入沔,还,道病卒。——《三国志》

孙皎是孙权的堂弟,吕蒙出任大都督期间,孙皎是吕蒙的后继。在擒关羽,平荆州中,孙皎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此战的主要功臣之一。但是在襄樊之战结束后,孙皎也离奇病死了。

史书中没有记载孙皎的生年,但作为孙权的堂弟,孙皎应该是在182年之后才出生,219年病死,所以实际年龄不超过37岁。

吕蒙、蒋钦、孙皎,这三人都是东吴当时的巅峰将领,他们虽在襄樊之战中大胜而归,但却和关羽一样,也都在最巅峰时期死亡。

这不禁让世人猜测,认为他们是被关羽的魂魄附体而死,身为将领最后不能战死沙场,却被疾病折磨致死,说出来的确有点不光彩。

小结

关羽是三国中公认的超级猛将,除了后期过于高傲之外,基本挑不出什么问题,但高傲也正是他的致命缺点。他屡次冒犯孙权,破坏了诸葛亮设下的“隆中对”格局,后又惹火烧身,最终落了个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

而三个国家的命运也是从这时起,开始出现了逆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襄樊   庞德   魏国   蜀汉   东吴   荆州   败走麦城   孙吴   水淹   将领   大将   丢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