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其实是最为接近真理的一种理念,或许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秘密

当我为我国古代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整理,有很多人各种恶语相向,各种嘲讽,虽然你们很恶毒,但是我当然不会因为你们的无知,而放弃对于我国古代知识研研和探讨。

我国古代的一些知识即使放到现在也是很先进的,只是因为某些历史事件导致文化断层,就是因为有了文化断层,很多人对于国学认知依旧停顿在发明火药只是用来放烟花的低智商言论当中。

我也并不是在崇古而忘现,我只是想让文化自信,不要什么都觉得是外国的好,我们领先了五千年,在最近三百年前开始逐渐落后,但是现在又花了三十年追了上来,超越他们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因为我们有底蕴,外国不停打击华夏文化是为什么,不就是怕被超越嘛,不就是怕让世人知道华夏人才是真正的文明嘛。

希望大家能好好看完这一篇文章

道家有一著名大贤列御寇,他有一书叫《列子》,这本书被后世道教收录在四子真经之中,故又称《冲虚真经》

来了《列子》开篇《天瑞》说道:“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

看着是不是感觉很不懂,我给大家翻译一下,这个意思就是:“有生死的事物不能产生其它事物,有变化的事物不能使其它事物发生变化。没有生死的事物能够产生出有生死的事物,没有变化的事物能使有变化的事物发生变化。有生死的事物不能不生死,有变化的事物不能不变化,所以这些事物经常生死,经常变化。经常生死、经常变化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生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阴阳是这样,四时也是这样。没有生死的事物无与伦比,没有变化的事物循环往复。循环往复的事物,它的边界永远找不到;无与伦比的事物,它的道理不可以穷究。”

这就是方圆,算不尽圆周率,是现在的规则。

方外就是方圆之外,是在规则之外,非圆无限多边

上面那段翻译可能听起来还是绕口,我们可以再直白一点理解:“这个世界,总是处在一个莫名的规则之中,就像是白天黑夜、四季更迭的循环一样,我们说不清这种规则为什么出现,也不知道这种规则的最终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世界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超越我们认知的存在,它可能是一种规律,可能是一种现象,总之无论我们怎样探索,都不能准确的描述出它,所以只能将其称为“道’,为什么会有日夜的变化呢?因为地球自转,因为有月球和太阳,为什么会有自转和日月呢?不断地往前追溯,总有我们探索不到的规则,这种规则就是道”

这也是华夏古人一直在追求的“真理”

道的甲骨文就是“路”的意思,只有走上这条路,方才能进入正确的门,而门后面就是“宇宙”的本质,当人感知到了“宇宙本质”,那么真正的人就出现了,这就是跳出方外不在五行的真人。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根据下面这句:“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这种规则,到底是如何创造万物的呢?有四个阶段,分别是无气、气始、形始、质始,就是天地之间本来只是一片虚无,后来产生了一种元素,元素构成了各种形状,形状内部又产生了质量,这里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因为天地规则而生,根据天地规则而演变,这种规则是万物之母,我们只有充分的了解和探索这些规则,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这就像是饿了吃饭,冷了穿衣

物理学中的重力、引力、斥力,化学中的,银汞反应,金铝人体唾液生成电源,这些都属于是一种规则,在这规则之下既是万物的动静之路,故而规则是需要遵守的,但规则也是能被改变的,这就是“大盗”。

老子云:“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为母,子也许能强于母,这也是一种规则,不是吗?

而在中间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谷神是什么,有很多种答案,这里不敢放言,但是根据《德道经》来说,是崇尚“阴”的,阴是起点,先阴后阳。

关于道家对于“阴”的描述是阴有形,阳无形。阳主动,阴主静。

宇宙是从阴的静演化成阳的动,阴组成宇宙的根本物质,而阳是基于根本物质诞生的“不可思量”

好比人类的肉身可以明确知道是宇宙基本粒子组成的,但是人类的意识是怎样诞生的呢?

在量子力学中有一些定律指出,我们的意识有时候是以量子的状态存在,就算在我们的大脑死亡后,这些量子仍然可能会携带者一些信息进入宇宙,就像是万物都是基本粒子组成的,人类拥有自我意识,而石头就不具备自我思维的能力,这就是阴阳的力量,而人是天地之精,故而阴阳的力量是最为完美,这就是道教强调的“天人同构”。

道于虚无之中化生一气,一气动而为阳,静而为阴,一气鼓荡,阴阳迭运,遂化生天地万物。

自然科学谓物质有三基态:固态,液态,气态,可以互相转化,一气化生万物,亦是如此。

整个宇宙,只有一气而已,故能此感彼通,天人感应,超越时空,而人亦能认识天地万物。

这一气,非物质,非意识,实含物质与意识于一体,道家称之为先天一气、太和一气、虚无一气、元始一气、先天元始祖气、先天真一之气等等,可分化为先天的精气神三者,约略相当于科学所说之:物质、能量、信息。

而《天瑞》就是在阐明“道”,只有知道了“道”的规则,那么才能明白这路怎么走。

在我看来谷神就是“规则”

谷并不是现在的稻谷,现在的稻谷在春秋战国叫“穀”

而神在春秋战国的描述是雷电

谷是水从两山之中流出,神是落下的雷电

雷水反应会分解出氧气和氢气

雷电交作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高温高压激变成了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还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达3万摄氏度,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原先浑浊的空气在一场雷雨之后变得纯净清新!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本来,大气中含有78%的游离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经过闪电时的高温加工,空气分子被加热到了3万摄氏度,以至大气中的这些不活泼的氮跟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稀硝酸并随雨水降至地面与其他物质化合,最后变成了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氮肥。据计算,全球每年由雷雨(放电)而“合成”的天然氮肥就有20亿吨以上。这就是说全球每年单是由雷电”制造“的天然氮肥就相当于20万座年产1万吨的小氮肥厂全年产量的总和。

这也是道教长说的:“雷是造化也是毁灭。”

只有知道规则才能超越规则,这才是真正的“谷神不死”

《列子》:“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则?生覆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声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皆无为之职也。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员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羶能香。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

天地没有完善的规则,人类没有完善完备的能力,万物没有完善的用途,意思就是我们喜欢清凉,但总要出现炎热,我们喜欢生长,但总要出现凋零,如果没有死亡,那世界就承载不了这么多生灵,如果没有炎热,那万物就失去了生长所需的养分,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这种规则的不完善,所以才有了这个世界,因为不完善,所以世界才会如此的完善,也就是说世间万物的好与坏,不能只局限于人类现有的认知,世间万物皆有其用,不能求其全能,越往下探索就越能发现,一切的规则都恰到好处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我们现代物理学的所有发现,都会给人一种恰如其分的感觉,简直就像是“神明”的杰作一样,不过物理学不相信是“神明”,他们相信“力”。

姑且我们不说别的,暂时就将“道”认为是一种我们还探索不到的秩序,同样我们对人,对他人对自己也是这样,不能求其全能,一切皆有所用

世间万物,都处在这天地规则的覆盖之中,或喜,或怒,或生,或死,我们都脱离不了这种规则,而如果能够发现,并利用这种规则,也就是所谓的窥见天机,这就像是我们创立了各种学科一样。

在这些学科中,华夏古人相信“数算”是能够得出真理的一道重要钥匙,好比现在科学一直在算圆周率,如果有一天π真的被算尽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圆。在我们之前所有认知里的圆,所有光滑的曲线都是由无数个小线段所构成的。

这就会使得以前所有的数学以及物理法则全部都崩塌瓦解,微积分的定理也会被颠覆。

以前所有的科学认知以及所有的科学结论测量理论,都将会彻底被推翻,需要重新来建立一套新的科学体系。

这就是规则,这就是未知,这是感官之外的世界,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谓真人”

因为人类只能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这也是人类认知的最大局限,人类不能得知超出感官认知的事物,人们也不能相信只由感官所认知的事物,比如有很多细微的生物,我们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发现,比如我们眼睛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不能得知事物的全貌。

这就是《列子》说的:“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

意思就是形体动,不产生形体而产生光影,声音动不产生声音而产生回响,同样无动的时候,也不会产生无而产生有,眼睛看到的事物不是由眼睛决定,而是靠我们固有的想法和思维决定,身体上的变动,也不是由身体决定,而是由我们的欲望和偏好决定,就拿一棵树来看,我们在发现一棵树,总会在脑海中形成各种,对于这棵树的描绘,但这种描绘,本质上也是由我们固有的想法,以及此刻的情绪来决定。

其实诸子百家中的名家对于此,也曾经进行深入的探讨过,可是这个“真理”太过于深奥,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就像是直面“神明”,会让人失去理智。

规则之下,弱肉强食,物竞天择

规则之外,定下规则,重新定义概念

也行上面写了几段形动不生形…,大家可能不明白,下面我给大家把这段全篇发上来,大家可以细细感悟一下。

《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形,必终者也;天地终乎?与我偕终。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有生则复于不生,有形则复于无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也;无形者,非本无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欲恒其生,画其终,惑于数也。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黄帝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黄帝书》说:“形体动不产生形体而产生影子,声音动不产生声音而产生回响,‘无’动不产生‘无’而产生‘有’。”有形之物是一定会终结的。天地会终结吗?和我一样有终结。终结有完尽的时候吗?不知道。道终结于原来没有开始的时候,完尽于原来就没有事物的地方。有生死的事物则回复到没有生死的状态,有形状的事物则回复到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生死的状态,并不是原来就没有生死;没有形状的状态,并不是原来就没有形状。凡是产生出来的事物,按理是必定要终结的。该终结的事物不得不终结,就像该产生的事物不能不产生一样。而要想使它永远生存,制止它的终结,这是不懂得自然之理啊!精神,属于天;骨骸,属于地。属于天的清明而分散,属于地的混浊而凝聚。精神离开了形骸,各自回到它原来的地方,所以叫它为鬼。鬼,意思是回归,回归到它原来的老家。黄帝说:“精神进入天门,骨骸返回原来的地根,我还有什么留存呢?”

《列子》:“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闲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

人这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婴儿、少壮、老年,以及死亡,人在婴儿阶段,不会被现实中的事物侵扰,所以他自身就是一个完备的状态,到了青壮阶段,各种欲望兴起,被外物所侵,自身开始变得愈加浑浊,到了老年,情绪被生活消磨殆尽,逐渐开始复归于完备,但还是不能与婴儿相比,直到死亡后,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人们穷尽一生,只是在追求人生最初的阶段。

我就问各位,科不科学,而同时代的西方还在抓跳蚤,不要提什么古希腊文化有多厉害,这完全就是孤证。

西方的历史充斥着大量传说。本不应该称为历史。

欧美历史哪怕只有一张纸都是史实。华夏不挖出清晰的脉络,欧美都不承认那叫历史。

所有的古希腊历史都是16世纪西方人在十字军东征后在中东发现的用阿拉伯文字记录的。这些阿拉伯人也是厉害,自己的历史什么的都没有,光记录(翻译)了几百万古希腊文明!

而阿拉伯帝国有一个叫百年翻译的活动,他这个翻译活动完全就是在翻译东方书籍,然而西方人却说这些阿拉伯人在翻译他们的古希腊文化,真扯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精准的天文历法,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没有基础的粮食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庞大的人口人力,就不可能推动社会的变革。

直接从几乎茹毛饮血的放牧经济直接过渡到工业文明,连冶炼都不发达,陶瓷都要从中国进口的年代,突然就发明了蒸汽机、发明了电。

这就像穿越了一样,简直开挂了好吗?就像降维打击一样,直接冲出宇宙了

我就问一下当时的西方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吗?欧洲有延续性的工业进程吗?欧洲的人种智力上真的突破人类常态了吗?

亚里士多德文集有300多万字,您想想在公元前300多年,有300多万字的著作,你拿什么记载呀?那个时候没有纸呀。

难不成你拿羊皮来写300多万字的著作吗?您想想这得需要多少张羊皮呀?

当然牧羊派会洗白说,不是记载在羊皮上的,古埃及的时候是有莎草纸的,是用纸张来记录的,而且现在大英帝国的博物馆还保留一批这样的文物啊。

可是牧羊派们你们知道嘛,莎草纸不是真正的纸,它有点类似于像树皮那种,非常的脆,不能折叠。

300多万字啊,莎草纸根本记录不了这个东西,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莎草纸会自然损毁。

你西方随便保留几张纸,写了一些不知名的文字,就能说明一个文明吗?

即使莎草纸能够保存,你墨水怎么保留下来呀?现在钢笔写的字都保留不了太久,你2000多年前的墨水怎么还这么新呢?你以为你西方有咱们华夏这种“墨水文化传承”呀!

而且亚里士多德写书就写着一本书吗?他不给别人印吗?他不需要誊抄吗?这么大的文字量,你抄书又需要多少人呢?

咱华夏讲究盛世修书,当年为了编纂永乐大典的时候,皇帝在全国召集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聚到京城,专门给他提供地方,什么都不干,有酒有肉有饭有水果,这些人不过誊抄了两部永乐大典呢,你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就把这些事情都搞定了吗?当时的社会条件允许吗?

牧羊派又说了亚里士多德那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啊,背后是强大的马其顿帝国呀,可以调动各种资源满足亚历士多德的需求,而且亚历山大大帝呀,横跨地中海,一路开疆脱土,把马其顿的疆土扩大到欧亚非三大洲,而且从希腊一直打到印度河的流域,这么强的国力,他的老师要什么样的资源没有啊?所以这件事情绝对不会造假。

我再问一问牧羊派,你们这些资料从哪来的?都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当中来的吗?

这部书当中漏洞太多,时间线说的不清楚,一会儿是这一天,一会儿是那一天,而且还讲啊,希腊军队是一只脚穿鞋,一只脚不穿鞋,你光着脚的军队打这么远的地方现实吗?

而且古代中国都知道啊,军马未动,粮草先行,你几十万大军出行啊,后边得跟多少粮草的接济呀,得有多庞大的运输队伍能支撑你跨过很多中亚戈壁山丘这些不毛之地,一直到印度河流域呢?

再说一说古巴比伦文明的泥板,这泥板记录文字,那重量都不轻,好几斤重,而你阅读的时候捧着这个读也不方便呢,尤其是历史之父希罗多德,那是精通古巴比伦历史的,他也不能天天绷着几斤重的泥板来阅读吧,这一天才能看多少个字啊?

比如说西方所有出土的文物当中,像古埃及出土的文物,也就是壁画、雕塑、陶器、缩草纸、泥板书、木乃伊,也有一些小型的青铜器,而且整体数量非常少,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且整个西方没有大型青铜器的出土,出土一些陶器呢,规模也比较小,而中国古代出土的文物当中啊,像大型的青铜器,各种金银制品、粮食酒类生活用品多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几百万枚货币,同样文物也是一脉接一脉的,不像西方都是孤证。

最近300多年来,是西方对全世界话语权的统治。西方征服一个地方,就用现代工业的思维和他的话语体系来改变当地的文化结构,中国也是这样的,我们曾经对自己的文化超级自信,但是被西方打了以后,我们瞬间变得极为不自信,言必称古希腊、古罗马。

一大批学者和网友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才是真正代表这个世界上最先进方向的文明。这一点呢,也是不争的事实,毕竟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就在那儿摆着,你不承认也要承认。随着华夏开始不断实现工业化,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西方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啊,华夏也可以啊。而且我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也开始能够自己创造了,华夏人从模仿开始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了。

率先对西方文明提出质疑的是工业党,因为他们的文化复兴真的是不太正常,不符合逻辑,完全就像是得到其他文明的帮助,一下子就工业大爆发了。

而在社会科学领域,还有一大批的学者继续认同西方的价值观,也认同西方的标准,这里面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

因为现在西方掌控世界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掌握真理,你想质疑西方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何况这些质疑当中呢,也有一些不正确的地方,很容易被别人说成民科呀。

但是国人请记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俗话说:“言微末劝人”

等华夏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而且呢,给人类创造出崭新的科技局面。在那种情况下,你让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人民继续来用西方的话语解释世界,门都没有,西方要回到他自己应有的位置上,到那个时候,中华文明绽放的光芒远远超出你这些牧羊派的想象。

《天瑞》之中有一段话:“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

意思就是一个人抛弃了家庭,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抨击他,但如果世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什么能抨击天下之人,这句话不难理解,人类世界中的是非善恶,都只是一种公认的概念,而不是真正的是非善恶,不属于这个天地的规则,这也就意味着人道体系发生变化,人们的观念也会出现变化,这个我们就不举例了,重点在于个人与这个世界接触时,必然要损失一部分东西,我们说不清是损失的好,还是损失的坏,但他损失的一定是最初的你。

“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意思就是万事万物运动转移永不停止,连天地也在悄悄地移动,谁感觉到了呢?所以事物在那里减损了,却在这里有了盈余;在这里成长了,却在那里有了亏缺。减损、盈余、成长、亏缺,随时发生,随时消失。一往一来,头尾相接,一点间隙也看不出来,谁感觉到了呢?所有的元气都不是突然增长,所有的形体都不是突然亏损,所以我们也就不觉得它在成长,也不觉得它在亏损。

这也像人们从出生到衰老一样,容貌、肤色、智慧、体态,没有一夭不发生变化;皮肤、指甲、毛发,随时生长,随时脱落,并不是在婴孩时就停顿而不变化了。变化一点觉察不到,等到衰老来到了才明白。

世界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这是公认的,但人们却只能发现巨大的变化,察觉不到任何微小的变化,这就像是与我们天天想见的人,我们发现不了他有什么变化,只有在一段时间的远离后再观察,才会突然察觉出他的变化,同样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察觉不到自身的变化,我们心态、情绪、身体、思想等,也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但我们也发现不了这种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列子   化生   古希腊   华夏   道家   人世间   万物   真理   生死   事物   理念   人类   规则   秘密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