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皇帝们:那些没有二次立后的统治者

#古籍里的历史#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1月3日),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他是司马懿的曾孙,琅邪王司马觐与夏侯氏之子。

司马睿于15岁时嗣琅邪王位。八王之乱期间,他依附于成都王司马颖,后来又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

307年,请求移镇建邺(后改称建康,今江苏南京),朝廷命他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晋愍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

316年,刘曜攻陷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

317年三月,司马睿在建康称晋王,设立百官,改元建武。

318年,愍帝去世的消息传到建康后,司马睿称帝,改元大兴,东晋王朝正式成立。

322年,王敦以诛刘隗为名在驻地武昌起兵,直逼建康。同年闰十一月,晋元帝在忧愤中病逝。


晋元帝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的原配是元敬皇后虞孟母,她在公元312年去世,当时司马睿还没即位。司马睿称帝后在公元320年追封元配为皇后,此后再也没有立后。

司马睿对虞孟母的怀念非常深,他在称帝后曾多次表达过对虞孟母的思念之情。他曾因为思念虞孟母而生病,甚至在一次祭祀活动中因为悲伤过度而昏倒。因此,他可能认为,只有一个皇后已经足够表达他对原配的怀念和尊重,没有必要再立新后。


司马睿也是一个比较谨慎和稳重的人。他在处理政务时非常谨慎,对每一个决策都会仔细考虑。对于立后这样的大事,他可能会认为需要更加慎重考虑,不能轻易做出决定。因此,他可能在考虑各种因素后,决定不再立皇后。司马睿在称帝后,虽然没有再立皇后,但是他有其他嫔妃来管理后宫事务。这些嫔妃在后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了后宫的稳定和秩序。因此,不立新后并没有对后宫的管理造成太大的影响。


司马睿也是一个重视家族和传统的人。司马家族的统治需要维护传统的稳定和延续。因此,他可能会认为,只有一个皇后已经足够维护司马家族的传统和稳定,没有必要再立新后。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司马睿当皇帝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林立,汉人政权面临许多挑战。为了稳定局势,巩固南方正统的地位,司马睿需要展现出对汉族文化和传统的尊重和维护。不立新后,可以被解读为对原配皇后的深情,同时也是对汉族文化和传统的尊重,这有助于增强他在汉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望。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七月),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在位期间也有一些过失。例如,他曾长期不上朝,导致官员腐败和机构瘫痪;他还派太监充当矿监税使,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间反抗和暴动。这些过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朝的发展和稳定。他在位前期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对于明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他也是一位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对于明朝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没有二次立后的原因可能如下:

  1. 孝端皇后王氏并无过错。王氏为人母仪天下,无可挑剔,她侍奉婆母,得其欢心,行事谨慎,对贵妃处处忍让,还曾用后宫开支来赈灾和发军饷,也数次劝说万历皇帝任用忠良,赏罚得当。因此,万历皇帝找不到废后的理由。
  2. 皇后家族势力较大。王氏的父亲是朝廷重臣,家族势力庞大。如果万历皇帝强行废后,可能会引起朝廷动荡和王氏家族的不满和反抗。
  3. 万历皇帝本人并不执着于立后。相比于立后,万历皇帝更关注自己的统治和国家的发展。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明朝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因此,他对于立后一事并不是特别在意。
  4. 受到了文官集团的阻力。明朝的文官集团势力强大,对于皇帝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万历皇帝废后另立的举动可能会遭到文官集团的反对和阻挠,这对于他的统治和国家的发展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5.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他的皇后王喜姐去世后,他由于过度思念爱妻也跟着薨逝了,前后相差不到四个月。虽然他曾想在临死前册封郑贵妃为皇后,但最终没有实现,只在遗诏中提到了一句,没有给出具体的册封指令。

建文帝朱允炆(1377年-?),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时间为1398年至1402年(在位四年),年仅21岁即位。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等,史称“建文新政”。实行削藩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政策导致一些藩王不满,最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陷京师,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传说一他在宫中自焚而死,传说二他从地道出逃,改换僧装,在各地流浪。建文帝在位时间虽然短暂,但他的改革措施对于明朝的发展和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建文帝朱允炆有两个儿子,太子在当时与建文帝一样,下落不明,另一个儿子朱文圭被囚禁,从小被关在凤阳皇家监狱,直到五十多年后才被放出来,不过这时候的他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因此没有了后人。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没有二次立后的原因可能如下:

  1. 即位时年仅21岁,在位时间仅四年,尚未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去处理立后这样的大事。
  2. 建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和改善民生。这些改革措施需要他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立后一事。
  3.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道德和礼仪。在儒家思想中,皇后是朝廷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一定的品德和才能。建文帝可能对于立后一事非常慎重,需要仔细考虑皇后的人选和品德。
  4. 在位期间,推行削藩政策,导致一些藩王不满,最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陷京师,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建文帝可能感到自己未来的统治并不明朗,因此没有考虑立后一事。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史称明景帝、景泰帝,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8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骑兵俘获。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于九月初六日登基,次年改为景泰元年。即位后,任用贤能,励精图治,致力于稳定时局。通过北京保卫战使明王朝转危为安。他发展经济,赈济灾民、安抚流民,安定社会。

在景泰八年(1457年)一月,朱祁钰病重。这时,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迎明英宗复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后,朱祁钰被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他在景泰八年二月十九日去世。


朱祁钰是一位承前启后、力挽狂澜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使明王朝转危为安,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然而,他未能善待明英宗朱祁镇,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命运

明代宗朱祁钰有太子,可是这个太子在朱祁钰做皇帝的第二年就死了,从此朱祁钰再也没有后人。

明代宗朱祁钰没有二次立后的原因可能如下:

  1. 朱祁钰在位时间相对较短,自1450年至1457年,共计八年。在这八年中,他需要先稳定政局,处理与瓦剌的关系,以及应对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立后一事。
  2. 皇朱祁钰的皇位是在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被迫登上的,他的皇权基础并不稳固。他在位期间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威胁,如石亨等人的叛乱。因此,他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巩固自己的皇权,而不是考虑立后这样相对次要的事情。
  3. 朱祁钰在位期间只有一位皇后,即杭皇后。杭皇后在景泰三年(1452年)去世,此后朱祁钰没有再立皇后。这可能是因为他对杭皇后有着深厚的感情,或者是因为他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担任皇后这一重要职务。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18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年号弘治。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


明孝宗朱祐樘只有一个张皇后,张皇后给朱祐樘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明武宗朱厚照,此人压根就没有生育过儿子,三十岁就驾崩了,另一个儿子朱厚炜,早年夭折。

明孝宗朱祐樘没有二次立后的原因可能如下:

  1. 明孝宗的童年经历十分坎坷,他的生母纪氏在宫人的帮助下偷偷生下了他,并在太监张敏、废后吴氏的协助下秘密将他养到六岁。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孝宗,身体比较羸弱,可能对他的心理和情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在成化十一年被公开身份后,母亲及相关人等都“暴薨”,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悲伤和愤怒。这些经历可能使他对于后宫争斗和皇后的人选格外慎重和敏感。
  2. 明孝宗在位期间,深感后宫争斗对于朝廷和国家的危害。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他决定一生只娶一个人,即孝康敬皇后张氏。这样可以确保后宫的稳定和平,避免后宫争斗而引起的政治动荡。
  3. 孝康敬皇后张氏是明孝宗一生唯一的皇后,她品行端庄、为人善良,深受明孝宗的喜爱和信任。明孝宗和张皇后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刻,也在治国理政上互相支持和协助。认为没有必要再立其他皇后,因为张皇后已经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皇后人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神宗   景泰   皇帝   明朝   后宫   统治者   朝廷   万历   双人   皇后   稳定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