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赵奢(生卒年不详),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60余岁。赵奢因屡立战功,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人们便称他的儿子赵括为“马服子”; 赵国灭亡后,其子孙遂以“马服”为姓,后改单姓“马”。是马姓的重要来源。

赵奢收税——奉公如法则国强


赵奢原为赵国的田部吏官,负责征收田租。他为人刚强正直,奉公如法,曾一连杀了平原君府上抗税不交的用事者9人。平原君赵胜大怒,立即派人把赵奢抓起来欲杀之而后快。


赵奢并不害怕,趁机向平原君劝说道:“您是赵国的公族,就应该带头遵守法度,让国家强盛、社会稳固。如果连您都不守法度,那么,下边的人也就不会遵守法度,这样呢,赵国的法令就会削弱,法令弱了,国家就会弱,国家弱了,其他的国家就会来攻打赵国。您看我说的对不?”


平原君被他说服了。不但没有治赵奢的罪,还把他推荐给了赵惠文王,负责管理赵国全国的赋税。《资治通鉴》称:“赵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狭路相逢勇者胜——精妙的阏与之战


后来,赵奢被拜为将军,他非常精通用兵之道。当时,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惠文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


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赵惠文王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不许对军事指挥有质疑,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


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军队离开国都三十里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看来,阏与不是赵国的土地。”


赵奢送走秦军间谍之后,就命令士兵卸下铁甲,轻装快速向阏与进发。军队两天一夜赶到前线之后,赵奢立即下令擅长骑射的部队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


一个叫许历的军士向赵奢提出建议:“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按照您率大军出发时定下的进谏者斩的军令,我请求接受死刑。”


赵奢说:“这个等回到邯郸以后再说吧。”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就可以取得胜利,后到的就失败了。”赵奢同意他的建议,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久攻无法拿下。而赵奢带着赵军却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此时阏与城内的守军也出城配合夹击秦军。在双方的夹击下,秦军很快便败下阵来,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  


这便是著名的赵奢大败秦军的阏与之战。当时赵国败军已久,赵王自然是想打一次。赵奢看透了赵惠文王心意,以“狭路相逢勇者胜”之说以安君心,得兵权,再以计谋取胜。阏与之战是多年来赵国屡次败给秦国后少有的胜利。因此,赵惠文王赐给赵奢封号“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平起平坐。


赵奢之伦制其兵——独道的兵学见解


据《战国策》记载,阏与之战后,曾以火牛阵大破燕军的战国名将田单与赵奢谈论兵法。田单与赵奢的主张相反,认为兵士数目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兵士数目多会影响国内农耕,造成粮食供应困难,是“自破之道”,因为古代帝王的兵力不过三万,便可令天下诸侯臣服,但赵奢却认为当时必须具有十万、二十万兵力才足够“服天下”,这是田单不服气赵奢的地方。


赵奢随后表示,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不过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过三千家,用三万兵攻或守,对将帅来说没有困难。可是当时存世的,只有战国七雄,千丈之城,万家之邑可谓比比皆是。以三万兵野战未可言必胜,围城更加不用指望。他认为田单不只不懂得用兵,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更少得可怜。田单听了,感叹自己没有想得这么深远。


后来,燕王封宋国人荣蚠为高阳君,攻击赵国。赵孝成王打算仿效燕王,以割让济东三城令庐、高唐、平原陵地五十七座城邑给齐国作条件,以换取齐国田单率领赵军攻燕,平原君赵胜也同意这个做法,但却遭到赵奢的反对,评论这种行径犹如“覆军杀将”。


赵奢认为,赵国并不是没有名将,以自己作例子,指出自己曾经担任燕国的上谷守(官职),熟知燕国地理和形势,自己领兵伐燕比田单更适合。田单毕竟是齐国人,由于伐燕成功只会对赵国有利,赵国强大,则代表齐国霸业的终结,作为齐国人的田单不致于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不过平原君赵胜并没有听从赵奢的意见,在第二年,田单还成为赵国的相国。


赵奢作为良将,有着高尚的品格。他不循私情,“受分之日,不问家事”。其子赵括少学兵法,言兵事,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并无实践。赵奢对于自己的儿子赵括有一段评价,后世很出名。


他曾忧虑地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而他的忧虑,最终得到应验。赵奢死后,赵括为将,果然在长平之战大败于秦军,为秦军所杀,赵军全军覆没被坑杀四十余万。


赵奢勇敢善战,且执法无私,行法不畏上下,用人不以唯亲,这是难能可贵的。其墓在邯郸西紫山上,紫山又被称为马服山。(选自《邯山区文史资料》第二辑 邯山人物篇)

马姓的主要来源

马姓最主要的来源,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赵括的老爹,因为封地在马服(今河北邯郸市西北),人称马服君,后代子孙以赵奢的称号马服为氏,后来简化为单字马姓,赵奢成为马姓的得姓始祖。下面就来详细聊聊跟赵奢有关的故事。

【佞臣当道,远走他乡,响应燕昭王招贤纳士】

赵奢年轻时候效力于赵武灵王赵雍,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坚定支持者,追求实用主义的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战斗力大增,成为早期对战北方游牧民族取得胜利的少数君王之一,被梁启超评为华夏皇帝之后第一伟人。可惜赵武灵王在晚年晚节不保,继承人问题上犯了错,废长立幼提前禅位给幼子赵惠文王赵何,造成长幼之间王位之争引发沙丘之乱,导致自己困死沙丘(今河北邢台市广宗县)。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驾崩后,辅佐赵惠文王坐稳王位的佞臣李兑排挤迫害赵武灵王旧臣,赵奢被迫离开赵国。

正值燕昭王即位后,通过千金买马骨高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贤士,天下贤士齐聚燕国。赵奢发现这是个机会,通过努力在燕国谋得一个上谷守的官职,上谷郡治所在现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的大古城村一带,秦国统一六国后沿用了燕国时期的叫法在此设置上谷郡,属于秦朝初期设置的三十六郡之一,上谷守也就是上谷郡郡守,按全国三十六郡之一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若论地理管辖范围大小,可能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市长。

话说燕昭王姬职作为庶子本来在韩国做人质,其父燕易王在公元前314年被齐宣王攻破燕国并杀死,赵武灵王紧急护送姬职回国即位史称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第一目标就是想找齐国复仇,为了实现目标,他深知以燕国现有的实力完全不是齐国的对手,所以打算广招贤士,使燕国变强大。为了强大国家,特意向燕国的名士郭隗wěi请教,郭隗出了个妙计,既提升了自身的地位,同时也帮燕昭王实现了他的愿望。

话说燕昭王姬职作为庶子本来在韩国做人质,其父燕易王在公元前314年被齐宣王攻破燕国并杀死,赵武灵王紧急护送姬职回国即位史称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第一目标就是想找齐国复仇,为了实现目标,他深知以燕国现有的实力完全不是齐国的对手,所以打算广招贤士,使燕国变强大。为了强大国家,特意向燕国的名士郭隗wěi请教,郭隗出了个妙计,既提升了自身的地位,同时也帮燕昭王实现了他的愿望。

【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税官到将军的华丽转身】

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年,权倾一时的佞臣李兑罢官,赵奢返回赵国,被任命为负责收田租的田部吏,《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都是从赵奢当田部吏开始对他有记载的,赵奢担任田部吏期间,收税收到赵国官二代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的时候,遇到了阻力,平原君府上的人仗着主人的地位,对赵奢的征税要求不当回事,拒不缴纳,赵奢直接派人抓了平原君家九名负责人并依法处死。

平原君赵胜作为赵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哪里咽得下这口气,马上就要问责赵奢以泄私愤,赵奢则趁机对平原君劝谏道:您是赵国公子,您不尊重国家税法,就会使得法无效力,进而导致国家衰弱,国弱了他国自然就会前来进犯,国灭了,您有再多的财富有什么用呢?作为赵国最大的受益人和主人,您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遵守国法,国家才会公平有序和强大,国家强大了,您还愁缺乏地位和财富吗?

平原君还算有度量,觉得赵奢说的有道理,并且很能干,将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于是任命赵奢担任全国的税赋总管,赵奢上任后管理得井井有条,民众富足,国库充盈。

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赵奢被任命为将军,从税务总管转行做了将军,担任将军后不久就旗开得胜,帮助赵国攻下了一座新的城池麦丘(今山东商河县),赵惠文王大喜,赏酒以示庆贺。

赵奢率军打仗,执法如山,赏罚分明,从不贪功贪财,军队的奖励全部分给将士们,与士卒们感情极深,深得将士们信赖。正因如此,赵奢率领的赵军将士们在战场上都愿意拼尽全力,凭借高尚的个人品格和出色的治军能力,赵奢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

魏国范雎,因被诬陷通齐卖魏,被魏国国相魏齐排挤,后来改名张禄偷偷跟着秦国使者王稽来到秦国。面见秦昭襄王后,为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秦昭襄王深以为然,拜范雎为卿,为秦国军政大事出谋划策。

公元前284年,燕韩赵魏秦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国力大减,赵国成为六国中秦国最强大的对手,秦国一直希望找机会削弱赵国,之前碍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赵国战斗力大增,秦国也一直不敢对赵国下手,赵武灵王去世后,秦国看到了机会,公元前273年,秦国瞅准机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下赵国三座城池蔺、离石、祁

公元前270年,赵惠文王提出用焦、黎、牛狐三座相对富庶的城邑来交换已被秦国占领的3座战略要地蔺、离石、祁,并且派公子部到秦国作为人质以示诚意。秦昭襄王欣然应允,如期归还了之前占领的三座城池给赵国,结果赵惠文王收回三座失去的城池后反悔了,不愿意交出之前承诺用于交换的三座城池焦、黎、牛狐给秦国。而且找了个非常低级的借口:三座城池换三处失地这件事是下面臣子承诺的,我并不知情,拼命将责任甩给下属。

秦昭襄王看到赵惠文王的借口,感觉智商被侮辱,勃然大怒,公元前269年,派大将进攻赵国的军事要塞瘀与(今山西顺平县),瘀与位于赵国新都邯郸和旧都晋阳(今太原)之间,一旦被秦国占领,赵国就被战略切割一分为二,到时候就会非常被动。赵惠文王立马慌了,赶紧找来老将廉颇和乐乘商量该如何应对。廉颇觉得阏与距离首都邯郸太远了,而且二者之间的道路非常崎岖难行,救援存在极大困难。赵惠文王转而求助乐乘,得到的类似的答案,总之就是觉得瘀与这个地方前往救援难度太大,赵惠文王顿时很失落。

关键时候,赵奢主动请缨,表示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虽然阏与与邯郸相距较远,地势险要,道路狭窄难行,但这就好比两只老鼠在毫无退路的洞里打架,狭路相逢勇者胜。赵惠文王觉得有道理,于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立刻任命赵奢担任主帅率军前往瘀与救援。

赵奢受命带兵出邯郸三十里后,突然停下来不走了,就地安营扎寨,固守堡垒,不仅如此,赵奢还下令有以军事谏者死(军中任何人敢对战局指指点点进谏一律处斩)。秦国在进攻瘀与之时就已经预判赵国会派援军前来救援,因此分兵一路去进攻邯郸附近的武安,企图引诱赵军前去支援,这一点也被赵奢提前侦查到了,于是赵奢将计就计,为了麻痹敌人,就地扎营装作赵国不敢救援,示弱出赵国援军毫无进取之心的一面。武安危急,军中有人建议赵奢火速救援,赵奢依据之前制定的军令将建议者斩首示众,从此不再敢有人再对战局指指点点瞎提建议。

任凭秦军如何引诱,赵奢坚持原地扎营不出战,足足停留了28天,就是不行军,而且还继续在原地加固防守堡垒,赵奢这一做法让秦军迷惑不解,于是安排间谍潜入赵军来侦查,赵奢早已看穿混进来的间谍,但是并不打算揭穿他,反而装作不知道,好酒好肉款待,继续原地按兵不动,间谍回去后向秦军将领如实禀报赵军军营打探到的情况,认为赵军主将胆小无能,没有救援瘀与的打算,于是秦军准备放手进攻瘀与。

间谍一走,赵奢觉得迷惑麻痹敌人的目的已经达成,连夜叫将士们脱下铠甲轻装上阵,偃旗息鼓,急行军两天一夜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瘀与周边,在距离瘀与5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秦军没料到赵国援军这么快赶到战场,顿时有点慌乱,正在攻城瘀与的秦军调转方向,准备与援军大决战,赵军营中有个关键人物许历,冒着违反赵奢军令掉脑袋的风险,向赵奢建议:秦军没料到赵军如此快赶到,现在他们势头正劲,将军必须认真部署军队严阵以待方能取胜。谁能先占领北山头,谁就能够取胜。赵奢采纳许历建议,立即派兵火速占领北山头,集中兵力,严阵以待秦军前来决战,秦军赶来,集中兵力主攻北山头,赵军居高临下,占尽优势,猛击秦军,秦军久攻不下,此时瘀与城内守军看到援军赶来也出城来支援,两面夹击秦军,秦军死伤惨重,队伍溃散败逃,赵军乘胜追击,最终大胜秦军。

此次战役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赵奢一战成名,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成为战国八大名将之一,在唐朝唐肃宗时期,被唐朝皇帝评为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名垂青史。瘀与之战后,赵奢因功被封马服君,此战中冒死进谏的许历也被封为国尉(仅低于将军一级,负责所有军官的任免和考核。)

注:战国四大名将是秦国王翦白起、赵国廉颇李牧,战国八大名将除了四大名将之外,包含《孙子兵法》的作者吴国将军兵圣孙武、瘀与之战击败强大秦国的赵国将军赵奢、率领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打破齐国70城的燕国将军乐毅、晋楚城濮之战、崤之战中击败楚国的晋国主将先轸

【功高盖主,遭人嫉恨,晚年郁郁不得志】

瘀与之战后,赵奢从地位和声望上与赵国老将廉颇、老臣蔺相如平起平坐,也因为功劳太大,引得曾经举荐他的平原君赵胜都有点惶惶不安,不敢再重用他。

公元前265年,燕国发兵攻赵,平原君不请赵国名将赵奢、廉颇出兵,反而去向齐国借田单为大将,田单的屁股坐在齐国,当然会为齐国的利益着想,他率领赵军作战的思路基本上就是慢慢消耗赵军,削弱赵国的力量,最终赵国付出惨痛代价,割让三座城垣和五十七邑给齐国。

针对此事,赵奢见到平原君后,曾义正言辞地质问他:难道我们赵国没有自己的将领可以为国出征吗?为何割让如此多的城池给齐国?这些城池都是赵国将士们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却轻而易举送给他国,怎能不叫赵国将士们寒心啊?为何不让我为国效命?我曾做过燕国太谷郡守,对燕国关卡要塞了如指掌。我愿立下军令状,百日扫平燕国,以雪国耻。但平原君为了一己私利,置马服君赵奢的忠肝义胆之言却无动于衷,赵国王室腐败无能和嫉贤妒能让赵国贤能之人无用武之地,由此可知赵国注定会走向衰败灭亡。

马服君赵奢还跟外来的和尚齐国借来大将田单针对用兵有过一番辩论,田单曾傲慢地对赵奢说:古代打仗所用的兵不过三万,就可以征服天下,如今你带兵动不动就十万二十万,这种以量取胜的作战兵法,不能令我信服。

赵奢则淡定的回答道:古代三万士兵就能攻下一座城,是因为古代大点的城池居民也不过3000户,如今天下各国,尽是万户大城,现在还拿三万的兵去围千丈的城,恐怕不足以围城池一角。赵奢的一席话,让田单哑口无言,自惭形秽,深表佩服。

【知子莫如父,提前预料儿子赵括结局】

赵奢低调行事,成名之前,对手秦国对他并不了解,一战成名,赵奢的儿子赵括则饱读兵书,从小就牢记各种兵法,但是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并无任何实战经验,也经常跟父亲赵奢讨论用兵打仗的兵法,赵奢从理论上并不能考倒赵括,但是赵奢认为儿子并不认为他擅长于此。

赵奢在长平之战前去世,生前曾不无担忧的跟妻子谈到过儿子赵括,他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大事,而赵括却把他说得非常容易。赵国将来不用赵括为将还好,否则一旦启用他为将领,恐怕让赵军失败赵国灭亡的非他莫属。

后来赵奢对儿子的判断完全得到了应验,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赵丹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不顾赵括母亲和蔺相如的劝谏,撤换老将廉颇,坚决启用赵奢的儿子赵括, 纸上谈兵的赵括上任后,转守为攻,主动出击秦军,被秦军诱敌深入后切割包围,切断粮道后勤供给,围困40多天后赵括率军强行突围,最终被射身亡,赵军45万大军被斩杀和活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02 马姓的其他来源

马姓的其他来源,主要包括:

1.西周官名之马:西周时候有个官职叫马质,主要负责征收和检验马匹的质量,从事这个官职的人的后代,有的人就以祖上担任的这个官职为氏,成为马姓的一个小分支。

2.楚国官名之马: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官职叫巫马,主要职责是给马匹治病,有点像现在兽医,担任过这个官职的楚国人后代,有的就以祖上担任的这个官职为姓,成为马姓另一个小众分支,这种具体始祖都无从考证。

3.鲁国官名之马: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官职叫马廋人,主要职责是养马、驯马、教将士骑马,后来齐、晋、燕、秦都参照鲁国设置了这个官职,担任过这个官职的人的后代,有的就以祖上担任过这个官职为姓,发展成马姓另一个小众分支。

4.秦汉官名之马:秦汉时期主管军队的官职司马,秦汉时期担任过司马一职的官员后代中,有人以祖上担任的这个官职为姓,称司马氏,后来其中一部分后代将复姓司马简化为单字马姓,也是马姓的一个小众分支。

5.复姓马矢简化为马:西汉末期有个担任过大司徒一职的人叫马宫,大司徒是原来丞相一职改的,相当于丞相的职责,这个人本来复姓马矢,叫马矢宫,后来将复姓简化成单字马姓,他的后代都以单字马为姓,成为马姓中一个小众分支。

03 马字的演变和含义

马字出现很早,最早可见于商朝的甲骨文中,是个最早的象形字,完全就是照着马的样子画的一个象形字(下图1)。东汉说文解字对马字的解读是: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马的象形就是威武雄壮的一匹马儿,包含马头鬃毛髦尾四肢,后来也用马来表示掌管军事和武力,比如司马。

04 马姓祖地和祭祖活动

马姓公认的祖地就是马姓始祖马服君赵奢的封地马服,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如今,在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的紫山,也叫马服山,建有马氏宗祠马氏文化苑,其中有马姓始祖马服君赵奢雕像、马服君赵奢陵墓和马服君广场,全球马姓后人都会到此地进行寻根问祖祭奠始祖马服君赵奢。

2005年,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先生曾赴邯郸祭祖并题写诗碑:台马宗亲共立碑,墓前倾诉远人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秦国   武安   楚国   邯郸   齐国   城池   公元前   官职   名将   战国   平原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