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 的湖北力量 - 我们让非洲有了药品“马里造”

视频加载中...

马里是非洲西部内陆国家

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十年前,那里的医药制造业几乎一片空白

缺医少药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常态

2015年,随着西非第一家

现代化药厂的建成投产

马里结束了药品只能依靠进口的历史

今天,《长江新闻号》特别策划

《“一带一路”上的湖北力量》

一起去听听人福非洲药业董事长李文胜

讲述他与非洲大陆的特殊情缘




见到李文胜时,他正在上海为非洲药厂引进新的生产线奔走。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回国一周了,但每天加班加点,就是为了尽快赶回非洲。李文胜说,虽然身在国内,但是作息时间还是和非洲保持同步的。“中国是家,非洲可能就是第二个故乡了。”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李文胜所在的人福医药集团积极响应,决定远赴马里投资建厂。李文胜和同事们调研发现,不仅仅是马里,整个西非地区普遍工业基础薄弱,医药行业技术门槛较高,当地民众面临着疾病肆虐和缺医少药的双重困境,最需要的就是基础的治疗用药。李文胜说,在马里建药厂就是解决当地人民最需要的基础用药,让他们再也没有缺医少药现象。目前为止,人福的产品产能可以源源不断地售往西非国家。







没有办公室,就在芒果树下办公;战火连天,就依靠当地村民的巡逻队联防。克服了重重困难,当地民众期待的药厂,终于在2015年在巴马科建成投产了。为了表彰马里药厂为马中友谊以及马里人民健康所作出的杰出贡献。2018年,受马里总统的委托,马里授勋委员会向李文胜颁发了马里国家级军官勋章。李文胜说:“这代表了马里人民对中国人的认可,认为我们是他们的一份子。”







李文胜介绍说,厂里提出的企业文化叫:务实、融合和高效,关键是融合,融合也是双向的。人福要求中方员工尽量会说法语,同时也要求本土员工也要学一点中文。人福马里药厂的一名员工Oumar,一直跟随公司发展,他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Oumar说,他的孩子也感到非常自豪,常常向他人介绍:“我爸爸在中国公司工作。”





双向融合的,还有中非人民的心。在非洲经营药厂的同时,李文胜经常带着中方员工,向当地孤儿院、学校进行捐助,还多次向乡镇卫生所和医院提供援助。李文胜说,在企业经营好,获得了一定收益的情况下,一定要回馈社会,要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湖北企业在非洲投资建厂,不仅提升了当地制药水平,也带动了当地产业链发展。如今,工厂本地化比例达到95%,生产操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已实现100%本地化,实现了真正的药品“马里造”。李文胜说,非洲缺医少药的状况不是今天才有,西方国家统治了那么多年,但并没有把医疗体系给非洲建立起来。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非医疗合作不断深化。





非洲有了“马里造”,中非医疗合作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一带一路”已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




2021年,马里驻华大使迪迪埃·达科在接受《长江新闻号》记者专访时表示,“人福药业不仅在马里当地广受欢迎,还受到政府的支持。人福药业是在马里生产医药产品的第一家外国公司,它真正推动了马里医药系统的发展。



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李杰介绍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人福已经探索出来一条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既帮助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他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好好地发展。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也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企业就应该积极地响应,积极地贡献咱们湖北的力量。

来源 长江新闻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马里   非洲   湖北   中非   缺医少药   长江   药厂   中国   员工   力量   药品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