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自残式”“拉锯式”刷牙!爱牙日,让健康从“齿”开始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摄影记者 王永胜

直播主持 张恒伟

通讯员 胡弘李熙嵚

今年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关爱老年口腔,乐享健康生活。”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养成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单纯刷牙功一半,牙线助力才圆满”“滴水石穿,横刷牙断”“反颌是急诊,发现即矫正”……这些朗朗上口的“爱牙口号”,全部出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彭友俭教授。为了让刷牙更简单更快乐,他还根据临床经验,专门总结创作了“大健康刷牙法”。

《名医来了》直播现场

在爱牙日到来之际,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名医来了》邀请到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彭友俭教授,请他解读原创的这些“爱牙金句”,以及这背后的护牙秘诀和口腔保健方法。

告别“自残式”“拉锯式”刷牙

众所周知,刷牙是大家早上起床干的第一件事。你真的会刷牙吗?相信很多人毫不犹豫回答“会”,但在口腔专科医生看来,很多人刷了一辈子的牙,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对此,彭友俭教授透露,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约有90%的人刷牙方式都不正确。彭友俭教授介绍,目前国际公认有效的刷牙方法是巴氏(Bass)刷牙法,又称龈沟清扫法或水平颤动法,一共分为6步,有几个要点:主要包括牙刷要呈45°角;牙齿与牙龈交界处,使刷毛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颤动牙刷;每次刷2颗—3颗牙。

“但这种刷牙法经过了几十年的推广,目前在国内大众的知晓率和掌握率偏低,且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和繁琐。”于是,为了让市民易学易做,彭友俭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创了普通民众易学易做的“大健康(大家乐)刷牙法”,总结为四句:门牙上下刷,后牙颤动刷,颌面转圈圈,牙线助圆满。

现场演示“大健康刷牙法”

“大健康刷牙法,包括单纯刷牙和牙线两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彭友俭教授通过牙齿模具现场演示,一边模拟刷牙一边向网友们仔细解读:我们的牙齿有5个面,包括唇(颊)面、舌(腭)面、咬合面和两个临界面,而刷牙通常只能刷到牙齿的3个面,不能“面面俱到”,另外两个临界面不容易被刷到,长此以往容易藏污纳垢,腐蚀牙齿,因此,牙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单纯刷牙功一半,牙线助力才圆满。”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滴水石穿,横刷牙断”“横刷牙等于慢性自残”,这两句爱牙口号,也是出自彭友俭教授的原创。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他观察到大多数人,都是“拉锯式刷牙”,也就是横刷牙。长此以往,牙齿表面会刷出一道道槽沟,暴露牙神经和牙髓,导致各种各样的口腔问题。“其实,牙齿没那么坚强,且刷且珍惜。”因此,他也给横刷牙法取了一个响亮的别名“自残式刷牙法”。

牙周病才是“老掉牙”的罪魁祸首

“‘老掉牙’,事实上并不尽然。牙齿牙周保护好,掉不掉牙与年龄也没有必然联系。”彭友俭教授指出,“老掉牙” 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人的牙齿并不会因为老化而脱落,而是由于各种口腔疾病所导致的,而这其中,罪魁祸首并不是龋齿,“牙周病”才是导致人们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牙周病导致的牙齿缺失,最终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让牙齿成片‘倒下’,危害远大于龋齿。”

《名医来了》直播现场

此外,糖尿病和牙周炎存在双向关系,两者互为高危因素;同时,牙周炎还会增加老年痴呆风险……彭友俭教授提醒,牙周病的危害远比大家想象中要严重得多,预防牙周病尤为重要。因此,平时刷牙一定要到位,不要横刷;应半年左右到医院做一次检查,90%以上的老年人都有牙结石,需要做洁治。当口腔出现牙龈出血、红肿等现象,不容忽视,一定及时找牙周科大夫就诊,并系统治疗。谈起牙周病的治疗,彭友俭教授说,“洗牙只是最基础的,治疗还包括龈上洁治、龈下洁治、根面平整、牙周手术等等,炎症消退之后再进行植骨等。通过一系列治疗,控制住牙周病,也有很大的机会能保住松动的牙齿。”

据介绍,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90%的牙齿有问题,8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缺失,而其中,有一半的缺牙人群,没有及时去修补和镶牙。“不管是活动牙,还是固定牙。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或尽快镶牙,否则会影响口腔咬合关系,对口腔、面部、消化系统甚至全身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种植牙不保护好,也会掉;假牙护理,可能比真牙护理更麻烦。”其实无论固定牙,还是活动假牙,或是种植牙,都跟我们的真牙一样,也要好好爱护,假牙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矫牙不一定要等到12岁

“世界那么大,牙齿不齐怎么闯天下!”是彭友俭教授总结出来的一个非常经典的爱牙口号。因为很多家长和同学,觉得牙齿不齐不是大的问题。

对此,彭友俭教授指出,事实并非如此!牙齿难看不仅影响颜值美观,还会导致刷牙清洁不干净,会引发牙龈牙周病,因为咀嚼不完全而增加胃肠道负担,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育,应受到家长们的重视。

“少年强,则国强!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首先从整齐的牙齿,自信的笑容开始。”彭友俭教授回忆起门诊接诊过的一个案例,揪心不已:“那是一个刚高考完的女生,因为牙不整齐,妈妈带她来矫正。一般在矫治前需要拍照记录,其中有一张是微笑照片,但这个女孩怎么也笑不出来。一旁的妈妈说,女儿几乎从小到大就没有笑过。”

“反颌是急诊,发现即矫正!”这句让很多孩子抓住了矫正黄金时机,免于手术痛苦的爱牙提醒,是彭友俭主任20年前总结并提出的。“过去都认为在12岁牙齿换完后才能矫牙,包括很多医生也是这个观点,这其实也是错误的!很多牙颌畸形,一定不要等到12岁。”彭友俭教授提醒,55%-60%的牙颌畸形都需要早期干预,尤其是地包天,一定要做早期矫治!他介绍,除了反颌外,还主要有:龅牙、歪嘴、小下巴、牙齿拥挤、不良舌习惯、不良吮指习惯、唇系带异常、舌系带异常、恒牙不能萌出、龋齿导致乳牙早失、恒牙早萌、双排牙(乳牙不退休)等等,都是需要早期干预的。如孩子有以上情况,家长应及时发现,并尽快带孩子就医。

彭友俭教授还提醒,很多人觉得口腔医生就能胜任正畸医生,其实不然!术业有专攻,不是所有口腔大夫都可以做矫治,正畸市场鱼龙混杂,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正畸资质的口腔大夫。正所谓:“选择矫治器,不如选择好牙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牙口   牙周病   健康   龋齿   假牙   牙龈   缺失   牙齿   口腔   教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