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竟如此开玩笑?30年前,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而美国想阻止他

文/南柯纪实

编辑/南柯纪实

<<·——前言——·>>

冷战期间,作为曾经的世界两极,美国与苏联可谓是一对死对头

为了能够独霸世界,美苏两国都使出浑身解数期望能够瓦解对方。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苏联解体前,美国却一度表现出想要阻止苏联解体的意愿。

美国为什么会流露出保住苏联的想法?苏联解体对美国的影响又是什么?

<<·——美国的目的——·>>

对于美国而言,搞垮苏联当然是美国的最终目的。但对当时的美国来说,这个曾经的竞争对手,倒下的速度似乎有些太快了。

美国创立北约组织,其首要的目的就是为美国称霸世界以及阻止苏联的扩张。而北约成员国之所以会与美国走到一起并允许美国派驻军队,更多的是为了本国的领土安全。

但是,在苏联解体前几年,世人都已经看出苏联存在着巨大问题,因此不少美国的盟友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以摆脱美国的控制。

就比如说西欧,在最近几个世纪,西欧地区一直是地球上最发达的地方,这里诞生了多个世界强国。因而并不好控制,美国之所以能够控制西欧国家。

一方面是因为二战的战火使得整个欧洲都沦为一片废墟,而美国则在这个时候给欧洲送来了“马歇尔计划”。在美国援助的基础上,西欧经济才得以从一片废墟中快速的站起来。

马歇尔

另一方面,西欧能够成为美国的盟友,还有苏联的威胁。自冷战以来,西欧诸国就一直活在苏联百万大军的阴影之下。

苏联大军

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政权,西欧诸国纷纷请求美国派出军事力量以对抗苏联

然而,在苏联解体前,西欧国家发现,苏联这个威胁即将消失。对此,这些西欧国家一方面准备攫取苏联的遗产,比如西德吞并东德

另一方面,西欧国家也开始寻找摆脱美国控制的手段。比如德法两国

作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两个创始国,两国开始拉拢一些欧洲国家,建立起一个能够将欧洲联合在一起的大型国际组织。

最终,在1991年年末,多个欧洲国家在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这也标志着“欧盟”的诞生。

欧盟

而同样的事情也在全球其它地区纷纷上演。因此,为了能够稳住这些曾经的盟友,美国需要苏联不要垮的那么快。

除了这些盟友,还有一些美国国内有识之士的担忧。

这些人认为,冷战时期美苏争霸,使得美国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科研领域。一批批科研成果加强了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霸权。

但是,如果竞争对手突然没有的话,美国政府对于科技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势必会大大减少,美国的科技优势极有可能被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追上。

因此,在美国国内开始出现一些阻止苏联解体的声音。

而这一系列的事件则导致美国政府对于苏联解体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国方面开始通过多个途径给当时的苏联高层发出提醒,希望他们能够重视一下国内急转直下的局势。

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则是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在访问苏联期间,对着台下民众说:追求自由并不是独立的理由。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方面并不希望这个曾经的“死敌”倒下的太快。

<<·——苏联的轰然倒塌——·>>

但事件的发展却并不是美国人所设想的那样。因为,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高层已经很难在掌控苏联了。

1991年8月19日,为了能够挽救苏联,以时任苏联副主席亚纳耶夫以及国防部长亚佐夫为首的一批苏共高层,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事件”

但是,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局势已经是积重难返,导致亚纳耶夫等人的政变,仅仅三天就彻底的宣告失败。

亚佐夫

而在“八一九事件”失败后仅仅两天,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宣布停止苏共在俄罗斯境内的一切活动。

叶利钦的这一措施,导致了在苏联的最大加盟共和国中,苏共的正常活动已经无法保证。同时也说明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已经成为受叶利钦摆布的傀儡

苏联的解体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八一九事件”结束后,美国人也看出,苏联的快速解体已经是一个既定且不可挽回的事实。因此,美国人将主要精力转为如何瓜分苏联的“遗产”以及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上。

最终,作为世界一极的超级大国“苏联”,在1991年的天主教圣诞节之后成为了历史。

<<·——苏联解体的后果——·>>

苏联的轰然倒塌,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美国寻找到了一批新的盟友,波兰、捷克等前华约国家,成为美国坚定的盟友。这些新的盟友使得美国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而在思想上,随着另一个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苏联的倒塌。导致美国的价值观一度成为一种“真理”。通过好莱坞电影等手段的传播,美国在世界思想舞台上的影响力达到了顶点。

对于美国而言,冷战的胜利无疑是美国两百多年历史中最灿烂的一页。但是,在这胜利的背后,却掩盖不住新的挑战。

在苏联解体后,西欧国家彻底没有了威胁,因此许多西欧的政客开始质疑北约组织的存在意义。

但是,北约组织是美国控制欧洲诸国的重要手段,这样一个组织美国不会容许它的消失。因此,美国人认为:如果对北约最大的威胁没有了,那么就再创造出一个敌人。

而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无疑就成了这个最好的人选。

尽管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俄罗斯做出了北约不在东扩的承诺。但是,为了能够确保北约的存在,美国人放弃了自己的承诺,将北约的势力范围向东逼近。

最终,忍无可忍的俄罗斯终于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派出空降兵抢占了科索沃的普里什蒂纳机场,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威慑力。

俄罗斯的这一举动,令北约的军事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是,由于俄罗斯毕竟不是苏联。在北约巨大的优势下,北约的势力范围还在不断扩张。

在北约的扩张中,不仅是一些前华约国家,甚至一些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都已经成为了北约成员国。

这就使得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

最终,当北约的手伸向乌克兰时,俄罗斯再也坐不住了。对于俄罗斯来说,失去乌克兰将意味着其将完全失去大国地位,失去重新崛起的可能。

在这一局面下,俄罗斯先后制造了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和2022年的俄乌冲突。这场在今天仍未结束的战争,每天都在吞噬着无数人的生命。

除了地缘政治方面,美国的独霸世界也使得科技壁垒变得越来越严重。冷战结束后,由于没有了竞争对手,使得美国在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大幅下降。

但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正在逐步的缩小。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方面却并没有像冷战时那样,加大科技投入与中国进行一场新的科技竞赛。而是通过建设一系列的制裁措施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

这是因为,数十年的“马放南山”,已经使得美国的科技研发能力出现了断档,面对拥有着制度优势的中国,美国难以与中国竞争。因而不得不通过政治手段维护自己的科技霸权。

从这些例子中不难发现,尽管苏联的解体令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果,但也正是这些成果,带来了种种新的挑战。正是这些挑战造就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结语——·>>

苏联解体是上世纪末期震动世界的大事件,这一事件深刻的影响着今天的世界格局。

希望中国能够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认真而理性的看待当前的国际关系,努力的提高自身实力,在越来越动荡的国际时局中迎接新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苏联   叶利钦   戈尔巴乔夫   美国   北约   西欧   俄罗斯   盟友   中国   年前   历史   世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