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荀子比孔子更能闯荡

孔子晚年周游列国,然而如果你看地图的话,会发现,孔子游历的范围并不大,大体只在今天的山东、河南一带。



而等到战国晚期,另一位大儒荀子出游时,足迹基本已经遍布华夏的七大王国。


串台了


为啥孔子转了十几年,也不过在鲁国周边几个国家转悠,而荀子的足迹却能遍布战国的主要国家呢?


这就得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换句话说,就是搞明白怎样在春秋战国时代做一次长途旅游。


首先你要对当时的地理条件有一个基础了解。


虽然现在有的先秦地图,你能看到各国国界线。


但其实,真正有参考价值的地图,是只有一个个用来代表城邑的黑点的地图。



这些城邑才代表一个个诸侯国真正控制的地方。


城邑周边会散落一些更小的村里,剩下的地域99%以上都是荒无人烟的山林水泽,各国既没有兵力,往往也没有必要驻守。


所以史记写各诸侯国之间开战,记下的除了斩首多少多少万以外,便是夺取几座城。


但很少会说夺取了哪一片土地,因为只有城邑才有夺取的价值。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出远门不仅艰苦更充满危险,何止是自虐游,俨然是荒野求生。


森林里的毒蛇、猛兽、疾病、强盗都会威胁着旅客们的人身安全,哪怕正好遇到一棵树倒下来、一块山石落下来,也有可能当场领盒饭。


哪怕是帝王,死在出行途中也是常事,从舜帝到周昭王、秦始皇都是如此。


楚汉传奇里的秦始皇之死


《抱朴子》有一段:“入山而无术,必有患害。或被疾病及伤刺,及惊怖不安;或见光影,或闻异声;或令大木不风而自摧折,岩石无故而自堕落,打击煞人;或令人迷惑狂走,堕落坑谷;或令人遭虎狼毒虫犯人,不可轻入山也。”


虽然是封建迷信,但也完全有可能是古代出行的写照。


所以直到春秋时代,能出远门的也往往只有贵族君子们,为的也是朝觐、会盟、征伐、联姻这些公事。


当然也有逃难的,术语叫“出奔”,齐桓公、重耳、伍子胥等名人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孔子论出身虽然算是底层,但他周游列国之前在鲁国已经是高官,又有那么多弟子扈从,不缺钱不缺人才有长途旅行的底气。



剩下的就是依附贵族的商旅们,一般的庶人就别想了。


真正的个人旅行,是到战国时代才蔚然成风的。


一方面,当时生产力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大城市不断出现,商业娱乐业繁荣,比如齐国临淄、魏国大梁、赵国邯郸、宋国陶邑、楚国宛城等。


交通条件也比以前改善了很多,各国之间都有官道,尤其是还出现了鸿沟等运河,可以走水路。



另一方面,各国争相变法,国君都在招揽人才,还必须是外来的,这样才能听自己的话,帮着自己打击那些贵族。


私学也纷纷兴起,诸子百家收徒讲学,平民也能拥有曾经被贵族垄断的文化。


学成后或是去游说国君混个客卿甚至相国,或是投奔权臣当门客,总之都比以前有更多的人生机会,那些稍有经济基础的士人当然更愿意出去闯一闯。


出门之前当然要收拾行囊,换洗的衣物不用说了,作为士人,笔墨简牍也是必备,别忘了还有表明身份的证件,“符”“传”“验”等。


没了它们别想过关住店,当时各国都有户籍管理制度,商鞅“作法自毙”的故事尽人皆知,《秦律》也有《游士律》,规定你要是没有“符”就在县里晃荡,得罚一套铠甲的钱。


不过除此之外,你要准备的行李还多的是。


首先就是粮食和铺盖卷,这时候客舍、逆旅之类的客栈仍然罕见,吃住都没地方解决,必须提前准备足够的口粮。


《庄子•逍遥游》就说,去郊外踏个青,吃三顿饭就能回来了,肚子还是饱的;去百里之外,就得带着舂好的干粮;可要是去千里之外,必须得准备三个月的粮食。(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短途旅行可以准备“餱”“糗”等干粮,一种是晒干的小米饭,另一种是炒熟的米麦豆等,口感干涩,经常得就着水才能下咽。


但要是一走几个月,只怕什么干粮都得发霉长虫,那就只能带生的大米小米了,这样一来又得背锅上路。


孔子出游到陈、蔡时挨了饿,子贡想办法弄到了米,颜回、子路负责煮米,显然带着炊具。


蔡泽则是路上遇上了强盗,釡鬲都被抢走了。


有鉴于此,你还得带防身的武器,你肯定想得到剑,但其实它的杀伤力很有限,不到万不得已近战的时候,不要用它。



有条件最好带一把弩,这是战国时代的新兴武器,好上手、杀伤力强,又可以远距离伤敌。


面对强盗或者猛兽,用打了就跑的风筝流战术就可以,只是记住平时要把弓弦取下来,否则会伤害弩机机身。


再不济也要带一把手杖,可以探路可以防身。


这些东东你全部收进皮囊“橐”、竹箱“箧”“笥”里面,怎么带它们可是个问题了。


家里有条件的当然可以准备车马,在当时相当于私家车,最次的是劣马拉的破车,以桑木为轮,车上放着草编车箱,这叫“罢车驽马,桑轮蓬箧”。


但如果是瓮牖绳枢之子、堀穴穷巷之士,就别奢望能自驾游了。


请自我代入到《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剧版是沙僧),这一大堆行李全靠自己用扁担挑走,那时平民出远门都要这样挑着担子步行。



史书提到陈胜起义后,大家纷纷“赢粮景从”,意思就是挑着自己的口粮追随他。


《里耶秦简》里也有一封通缉令,通缉一个叫“缭可”的开小差的士卒,他的行李包括“衣络袍一、络单胡衣一,操具弩二、丝弦四,钜剑一”,以及“米一石”,想想挑着担子逃跑也挺带感的……


可以想见这样的步行必定会极尽辛苦,所以记得多准备几双草鞋,尤其是准备一副绑腿,这叫“行縢”。


除了保护双腿不被荆棘划伤、免遭虫蛇叮咬,还能防止长时间行走后血液下积到腿部,从而缓减腿部疲劳。


苏秦出行时就是这样裹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书、担着皮囊的造型,这叫“羸縢履蹻,负书担橐”。


都收拾好了,准备出发吧。


前面说了,当时出远门等同于冒险,所以按风俗习惯得先占卜选择吉日。


秦简《日书》就写了各种出行禁忌:正月五月九月这天,往东走会死;往东南走会与妻子父母失散,往南走会不祥,往西北走会受辱……


还要祭祀路神“祖”,荆轲易水送别时就是“既祖,取道”。


当然你要问这些管不管用,从心理安慰的层面上讲,还是管用的。


艰苦旅行就这么开始了。


这一路风餐露宿,触尘埃,蒙霜露,脚上磨出厚厚的老茧(足重茧),每天走上一百里才投宿(日百而舍),晚上还经常没地方住。


《周礼》虽然要求官道上每隔多少里就要设置“庐”“宿”“候馆”之类的客栈,但这部书其实是汉代的,很多内容都只是理想化的状态。


事实上,旅客更常见的还是露宿荒野。


《诗经•东山》就描写了士卒归乡途中的窘迫:旅途中飘起细雨(零雨其濛),野蚕在桑树上蠕动(蜎蜎者蠋,烝在桑野),自己睡觉时只能把身子蜷成一团,躺在车下(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苏秦有一次好不容易天黑时遇到一座城邑,但此时城郭的大门已经关闭不许出入了,管人借草席也没借到,他只好在城外的田野里露宿,突然听到旁边丛祠中的对话,于是有了那个“土偶木梗”的寓言。


虽然如此,但只要在历经艰辛之后能面见国君,游士们的命运就能见到曙光了。


本事与名气只要有一样,你就很容易像苏秦张仪那样咸鱼翻身,诸侯公卿们哪怕不听你的游说,为了敬贤的表面功夫也要送些财物意思一下。


比如孟子周游列国,齐宣王送百金,他发扬风格没要;宋国送他七十金,薛国送他五十金,等于走了这一圈虽没当上官,讲课费倒没少挣。


苏秦游说奉阳君李兑,同样失败了,但李兑还是送给苏秦不少礼物:明月珠、和氏璧、黑貂裘,外加百金,客客气气把他打发走。


虞卿游说赵孝成王,也是获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


所以游说国君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真能得到国君的青眼,那你就更是风光了:吃的是粱肉,穿的是锦绣,坐的是高车驷马,用的是金镒白璧,揣的是金印紫绶。


再次出行也是前呼后拥,结驷连骑,苏秦游说赵王成功后,赵王资助他“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好不风光。


虽说国君的心思都是反复无常的,说不定今天看你顺眼明天就翻脸,“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别说富贵转瞬即逝,自己的小命也有可能搭进去,那些战国士人的命运大多如此。


但是毕竟,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比起绝大部分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平民,他们终究还是登上过人生巅峰,狠狠的爽过一把,这交易仍然划得来。


不难想象,那时候的官道运河上,必定日夜拥挤着已经富贵的和渴望谋求富贵的各色旅人们,争先恐后投入到这旅途与人生的双重冒险中,“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


正是这个时代差别,让荀子更有动力去闯荡,比孔子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荀子   孔子   城邑   苏秦   国君   游士   富贵   士人   官道   干粮   尘埃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