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概况

国号:汉

都城:长安(陕西西安)

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画像

末代君主:刘衎(汉平帝)

主要城市:洛阳、彭城(江苏徐州)、临淄(山东淄博)、邯郸等

知名人物:韩信、萧何、张良、董仲舒、卫青、霍去病、李广、苏武、张骞

知名事件:楚汉之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王莽篡汉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

疆域:东并朝鲜、南据交趾、西逾葱岭、北抵大漠

西汉疆域

人口数量:由于琴魔长期战乱人口锐减,西汉初期人口约1300万。经过汉初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达3600万。西汉末年人口为6300万(汉平帝元始二年)

政治:

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置一丞相,十一国更名相国。汉惠帝、吕后时期分为左右丞相,汉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在想的具体权力分为五个方面:选股安全、督察百官并有一定的执法权、上计考课权、总领朝议与奏事权、封驳与谏诤权。汉武帝时期,为加强皇权、弱化相权,设立内朝逐步对相权进行削弱,但内朝根源于皇权的巨大依附性,脱离皇帝领导,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力机构存在,宰相不得过问内朝事务,使得内朝成为政权内部一个相对于外朝的独立单位。除丞相制度外,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军事、政务和监察,与丞相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局面。

西汉中央地方官制

选官制度:汉初,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按军功爵位高低选任,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汉武帝即位后,颁行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武帝时,开始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这样使察举制逐步完善。征召制: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武帝召见,确有才能,授予官职。与此同时相配合的还有“公车上书”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长,授以官职。

西汉选官

法律:西汉建立后,刘邦令萧何根据《秦律》制定《汉律》。除去秦律夷三族连坐法,在秦律的基础上,又增加三章,合为九章,故称《九章律》。除法律外,皇帝的命令也起法律的作用,必须无条件执行。

军事:为巩固统治,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汉武帝时期强化军队,着手组建职业兵为侍从军(期门、羽林、孤儿)和禁卫军,增设楼船(水军)等军种。军队的加强,使中央集权有了更坚强的支柱。同时也加强了对外和对内镇压的力量。期门军:汉武帝于前138年建立,由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等六郡良家子能骑射者组成,共约有一千人,归光禄勋掌管。因常为侍从汉武帝而期待于殿门,故有“期门”之名。羽林骑:是于太初元年(前104年)选六郡良家子组成,约七百人,亦属光禄勋。羽林骑原叫做建章营骑,因守卫建章宫而得名。后更名“羽林骑”,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之意。八校尉:禁卫军是于前111年建立,共八支,每支士卒约七百人,由八个校尉率领,因称“八校尉”。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士卒招募而来,是职业兵,这是中国古代有募兵制开始。后发展为西汉王朝军事主力,经常用于镇压劳动人民或进行民族战争。

经济:西汉时期牛耕和铁器的使用非常普遍,手工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纺织业瓷器制作发达。西汉是中国古代商业非常发达的一个朝代,国家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国内贸易,而且对外贸易也非常发达。通过丝绸之路西汉甚至与古罗马印度等国家有间接的贸易关系。西汉时期汉服丝织业发达,纺织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长安和临淄是当时全国丝织业中心。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马王堆汉墓出土织物、国家一级文物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

金缕玉衣-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文化:汉朝借鉴秦亡经验,先用道家之法治国,即黄老之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深深影响中国文化之始。《史记》由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西汉的宫殿建筑也是西汉的文化标志,融合了传统文化、传统建筑方式、文化审美,讲究“天人合一”,展现出了西汉建筑的壮丽之美。

西汉未央宫复原图

科学:

数学:《周髀算经》是中国《算经十书》之一,最早利用勾股定理,提出“一周三”的圆周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是《算经十书》最重要的一种,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著作。

天文:西汉时期开始中国有非常详细的天文记录,包括公认的人类第一次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此外针灸和造纸术可能是在西汉时期发明的。

历法:西汉历法成就较大。汉初,使用秦时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汉武帝时,司马迁、落下闳邓平唐都等改订历法,太初元年(前104年)编成新历,就是有名的《太初历》,以正月岁首,第一次把24节气订入历法,可预知日食,校正朔望,指导农时,是中国历法史上一次重大改革。

太初历

农学:《汜胜之书》总结了农民耕作经验,最突出的是区田法(即点种法)和浸种法(在种子上粘上一层粪壳作为种肥)。

医学:西汉时医学有很大发展,建立了较完整的中医学体系。《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难经》是西汉医学理论的代表作。

中国最早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评价:中国古代综合质量最高的朝代,作为封建历史时期第一个维持着长时间统治面貌的政权,不仅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在思想文化、文学造诣、艺术创造以及天文历法等方方面面都有着相较于当时来说先进的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太初   西汉   秦律   官制   校尉   历法   汉武帝   丞相   中国   概况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