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痴迷对外战争扩张?除了抢占土地,更还想靠打仗发财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糖葫芦

编辑|t


1945年8月15日,全日本的民众几乎都同时在广播里听到了一个他们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于当时的日本天皇裕仁。而他正在向全体日本国民宣读的是内阁拟就的《终战诏书》。

但即便战争结束了许多年,我们依旧能够看到日本这个民族极具扩张性的一面。某些日本政客不仅否认过去的侵略战争,甚至还会公开展示一些与战争有关的符号。

当全世界的人们无数次地看到这些日本政客的奇葩行为之后,或许都会产生一种相同的疑惑:

作为一个太平洋上的弹丸小国,日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战争?日本人发动战争的底气到底又在哪里呢?未来的日本又是否有可能再次走上战争的道路呢?

(中国战区的日军受降仪式)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不断膨胀的“东亚小国”

作为一个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屿国家,日本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岛屿国家有着比较类似的处境。这个国家资源稀少,可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平原地带也非常有限。

而且,由于日本自身就处在环太平洋的火山地震带上。他们所处的区域几乎隔三差五就会爆发一次地震、海啸或火山喷发这样的自然灾害。

面对这样的处境,绝大多数的岛屿国家都会选择对外拓展贸易路线。本国的贸易足够发达,他们就可以从其他的大陆国家那里获得本国民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资源。

(日本底层民众的生活景象)


但东亚地区偏偏又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地区。在这样一片区域当中,人们普遍重视,更加安定稳妥的农业,商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当中国“重农抑商”的思想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的政府也开始效仿中国朝廷遏制本国商人的发展。因为他们认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是社会的治乱之源。

可是,当日本失去了发展商业的可能之后,日本人想要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就只剩下了一条简单且粗暴的道路:发动对外扩张战争。

(日本古代画作上的武士)


不管是日本在500年前发动的“东南倭乱”,还是近代以来的“全面侵华战争”,我们几乎都可以从日本军队的身上看到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这些日本军队大多采取一种以战养战的发展模式。军队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杀到哪里,日本军队所过之处竟是一片凄惨和荒芜的景象。

因为在这些战争发动之时,日本人的目的就是要对外掠夺生存资源。至于如何治理和管理被占领的地区他们并没有多少兴趣。

(入侵中国的日本兵)


由于日军疯狂掠夺的特点太过突出,后来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的美军士兵,甚至给日本人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绰号——“蝗虫”。

但可笑的是,由于日本军队内部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无论日本兵们在前线缴获了多少物资,他们的战利品都会被军官抢走大半。

因此,当侵略战争逐步展开之后人们就会立刻发现:获得最终利润的并不是那些在前线冲锋拼杀的日本士兵,而是后方那些脑满肠肥的政客与将领。

为了掠夺他国的资源,这些无耻的政客不惜把一批又一批的日本普通年轻人送上战场。因为在他们的脑海当中始终存有一种非常可怕的思想——军国主义。

(身着军装的日本裕仁天皇)



“军国主义”的生存之道

自从日本人被美国的黑船强行打开了近代化之门后,日本人就接触到了越来越多来自西方的思想和理论。渐渐地,日本高层的贵族和政客们便发现了一种叫“民族主义”的思想武器。

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鼓吹民族主义的确是在短期内团结国民并使之爆发力量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当民族主义被鼓吹到了一个极限时,人们的脑海中就会萌生出另一种可怕的思想——“种族优越论”。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本民族是一个比其他民族都要优秀与发达的先进种族。而因为这种先进,本民族也就享有对其他民族的统治或支配权。

(日本街道上的士兵)


借助着“种族优越论”的思潮日本政府便对其掌握的军队进行了迅速扩编。而后全日本上下就形成了一种极端狂热的“军国主义”浪潮。

在军国主义的浪潮之下,每一个日本国民都以当兵为荣。所有的男人都争相成为国家的预备兵,所有的女人也都争先恐后地从事为战争和军队服务的行业。

而当军国主义的机器运行到了一个临界点时,按下发动战争的开关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了。

(正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日本儿童)


靠着军国主义思潮和其中所蕴含的“种族优越论”,日本政府不断扩大对外战争的规模和烈度。在他们的宣传之下,原本为了掠夺资源而发动的战争被他们伪装成了所谓的“圣战”。

在这种思想的感染之下,每一个民众的生活似乎都是为了战争而服务的。而当1937年12月日本军队攻克南京的消息传回本土之后,日本国民更是举行了一场举国欢庆的“大游行”。

然而,前线的日本军官为了配合国内的军国主义宣传也对士兵寄给家人的包裹和信件进行了严格的管制。

(日本军队里的“娃娃兵”)


在所有被寄回日本国内的信件当中,都不许出现有关日军战争暴行的字句。所有由日本国内寄往前线的包裹,也必须经过上层军官的排查。

而在排查过后,那些原本由日本民众寄给前方家人的礼物,就几乎被贪婪的高层军官给搜刮殆尽了。所以,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本质上就是一种对民众的掠夺和欺骗。

当战争进行到1945年的时候,日本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已经遭受了美军燃烧弹的攻击。无数的日本平民不得不在残酷的现实与虚幻的军国主义幻想中挣扎。

(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各方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对外宣读了《终战诏书》。无数的日本国民在听到了天皇的声音后痛哭流涕,完全无法接受“圣战”失败的现实。

不过,他们大概也不会想到在战争结束的多年以后,依然会有不少人为当年的战争摇旗呐喊。军国主义更是呈现出了一种在日本国内“死灰复燃”的迹象。

(靖国神社前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



令人警惕的现实

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美等国需要防范苏联的势力在己方蔓延所以原本被逮捕并定罪的许多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都由于政治原因被释放了。

这些战犯的脑子里大多还存有旧日本时代的军国主义思想。虽然他们接受了日本战败的现实,但他们却无时无刻不想恢复旧日本时代的所谓荣光。

比如在日本战败之后第一个出任首相的政客吉田茂就是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狂热分子。在他的主导之下,日本的外交政策逐渐向美国靠拢,成为了美军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基地。

(日本的前首相吉田茂)


随后,岸信介、佐藤荣作等右翼日本政客陆陆续续地走到了日本政坛的最中央。在他们的鼓噪和推动之下,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潮再一次出现了抬头的迹象。

但彼时的美国一直致力于对抗苏联,所以他们也默许了日本国内这种军国主义复活的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国内的右翼政客不仅掌握了政坛上的话语权,甚至还有不少人成为了富甲一方的生意人。以至于日本的右翼政治势力已经成为了日本国内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正在发表讲话的日本前首相岸信介)


今年以来,包括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内的多位日本政客不断挑战世界各国的底线,发表否认战争的言论,甚至参拜供奉有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

这一方面是由于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本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余孽岸信介和吉田茂的后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日本站在了美国对抗中俄两国的最前沿。

与当年对抗苏联一样,日本在美国如今的地缘政治博弈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靠着美国人的纵容,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正在一天天壮大起来。

(日本自卫队的军人)


2014年7月,经过无数日本右翼政客的不懈努力,日本终于突破了战后和平宪法的限制废除了宪法第九条中关于“永远不在海外发动战争”的条款。

这预示着日本政府已经拥有了直接对外发动战争的权利。而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用“解禁集体自卫权”来表述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日本自卫队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开始变得愈发活跃了起来。日本军队的军备扩张速度也超过了二战之后的每一段历史时期。

(正在接受检阅的日本自卫队)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很有可能再次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而首当其冲的很有可能就是中国、韩国这样的邻国。

毕竟,只要军国主义思想仍然在日本的土地上泛滥,日本这个国家就具有发动战争的潜在能力和思想土壤。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其实早在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看透了日本这个国家“畏威而不怀德”的本质。所以想要制止日本发动战争的最好方式就是使我们自身变得强大起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当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在世界的东方时,全世界的正义之士都会为之感到兴奋和鼓舞。未来的中国不仅会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大国,更会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只有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之下,战争才会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而当全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和平地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时,人们的脸上也一定会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参考文献:

Japan and Germany Are Again Preparing for War Ian Buruma

Why Japan Is Gearing Up for Possible War With China Hal Brands

Report provides look at why Japan went to war NHK News

Japan doubles down on defending the post-war order

Japan goes all in with the West after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but big strategic choices remai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日本   自卫队   战争   都会   军国主义   政客   日本人   中国   土地   思想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