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注定的岳飞,既不是死于“迎二圣”,也非政治低能

自古以来对岳飞的评价就是两极分化。

崇拜他的一方认为岳飞是有着家国大义的民族英雄。

诋毁他的人则无所不用其极,很多闪光点被恶意抹黑。

大文豪胡适曾就岳飞做出表态“秦桧与金人达成和谈,为南宋带来近一百年的和平,但他却从未得到原谅……

算得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英雄,现在的流行说法是,他对政治敏感度低,而且情商低和自己的同事关系又不好,再加上他手握兵权被皇帝所忌惮,导致被秦桧陷害而亡。

“迎二圣”

先来说说所谓的政治敏感度低,持这一观点的认为是因为,他主张“迎二圣”,直接威胁到当时南宋皇帝赵构的地位,所以被赵构所猜忌。

乍一听,好像是有那么一点道理,因为古代皇帝因此猜忌臣子的就不少,比如李世民。

李二登基后,没多久便将李渊的老朋友们赶走,最出名的就是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还在隋朝时,他便通过经商积攒了大量财富,后来帮助李渊起兵,唐朝建立后,因为创制典章制度,被封为应国公。

李二即位后,武士彟开始四处调任,李渊驾崩后,他也悲痛成疾,紧随李渊而去。

所以乍一听好像岳飞还真是因为主张“迎二圣”而死,但实际上毛关系都没有,因为“迎二圣”本身就是赵构提出的,而且岳飞还曾做出非常明确的表态。

当初金人想要将宋钦宗的太子送回汴京,立他为宋朝皇帝,这根本上就是金人为了威胁赵构统治的阴谋,自此之后岳飞绝口不提“迎二圣”,反而还将对宋钦宗的称呼进行了转变,称呼其为“天眷”。

再者说就算是将“二圣”迎回来又能怎样,动摇赵构的统治?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二圣”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皇帝是赵构,没哪个臣子敢触这个霉头。就算是真有大臣和“二圣”密谋夺取政权,但还有个秦桧托底。

真让“二圣”成功了,秦桧的下场好不到哪去。作为南宋四大权相之首,在朝堂上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朝堂上全是他的派系。

就算是要密谋,也得找秦桧的反对者,初来乍到的“二圣”又怎么能避开秦桧的人,恐怕“二圣”找到第一个人的时候,就已经被赵构知晓了。

所以说因为“迎二圣”受到赵构猜忌,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大权在握被皇帝忌惮

还有人说岳飞手握南宋近五分之三军队,而且岳家军不受南宋管制,赵构也因此忌惮岳飞。

这句话根本就没考虑到宋朝的真实情况,要说那个朝代最强,这是个争议很强的问题,但要说中国五千年历史中那个朝代最弱最软,个人认为毫无疑问就是宋朝,当时很多邻居都能捏一捏这个软柿子。

说起这来,清朝都能在宋朝面前挺直腰杆说话,毕竟清朝还是有维持时间比较长的辉煌史。致使宋朝屡战屡败的原因,还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

宋朝重文轻武的传统从赵匡胤就开始了,因为担心后世再来一手陈桥兵变,索性就将那些武将的权力收归中央所有,正是赵匡胤亲自指定的宋朝国策,不得不说这东西真是有用处的,毕竟宋朝灭亡真不是因为武将造反,赵匡胤解决了历朝历代的一个难题,但他的答案却导致了宋朝的灭亡。

重文轻武下的宋朝怎么可能让岳飞手握南宋五分之三的军队,要是真有这种苗头,岳飞早就被赵构“杯酒释兵权”了。

至于岳家军不受朝廷管辖,这就更属于胡编乱造了。当时宋朝的军队大多以主将的姓氏称呼。

就像中兴四将的军队分别叫岳家军、韩家军、杨家军。所以岳家军是朝廷的军队,只是这支军队主将叫岳飞。岳飞只是大老板派来的总经理。

情商低

说岳飞情商低,那是因为没看到同为抗金名将韩世忠、吴玠和岳飞之间的关系。

吴玠完完全全靠战功起家的抗金名将,因为长期领兵在外打仗,再加上自己有些恃才傲物,所以和其他抗金名将并没有什么联系,唯独岳飞是个例外。

韩世忠是个暴脾气,曾因为赵构和秦桧绍兴议和,所以便准备派兵将议和的人杀了,他对同为中兴四将的刘光世互相看不顺眼,两人甚至一度刀兵相向,两人一旦闹起来,文武百官和赵构下场劝架才能平息两人怒火。

刚开始由于岳飞年纪轻轻,地位就高过岳飞,这让韩世忠非常不爽。岳飞写给他的信,统统不回复。等到岳飞平定羊幺后,从战利品里边,挑选了一艘车船两人关系才慢慢升温。

岳飞作为中兴四将之首,谁能想象到他为官清廉。

岳飞死后,朝廷开始抄家,这群人还指望通过抄岳飞的家,从而实现发家致富,但谁能想到岳飞不说穷得叮当响,对比当时贪官横行的宋朝,也算的上是一贫如洗。可能从秦桧身上掉下一根毛,都比岳飞的家产要厚实得多。

那岳飞到底死在什么原因上?

注定的结局

自岳飞生在宋朝,自从他立志收复失地,自从岳母刺字之后。

首先便是前面说过的宋朝重文轻武,这让宋朝极度不平衡,文臣地位极高,武将又无法抗衡文臣。

再说南宋是从北方逃到南方去的,跟随朝廷前来的臣子,相对这个巨型国家机器,自然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赵构就需要启用南方氏族,大量南方氏族入朝为官,极大提高南方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官员当然是不希望北伐胜利,北伐胜利后,收复失地,朝廷不也就重新迁回中原地区了吗。所以北伐胜利后,必将导致朝廷南方官势力减弱,这不符合此时在朝廷中一家独大的南方官员集体利益。所以说岳飞的远大抱负,便注定了他的结局。

至于中兴四将其他三人为何没被杀害,他们也是抗金名将。

对于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相比其他抗金名将来说,岳飞实在是太年轻,太优秀,潜力太大,这就是岳飞被杀害的真正原因,他死在了南宋和金人联手之下。

出生在这样一个朝代,是岳飞的悲哀,但也成就了岳飞。

岳飞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至于胡适先生说的话,想到胡适是民国那个特殊时期的人,对他说出这句话的原因就可见一斑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胡适   岳家   臣子   武将   宋朝   南宋   朝廷   名将   军队   皇帝   低能   结局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