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达人分享攻略 世遗古城不可错过的舌尖“风景”

泉州老街中售卖的什锦炸物(陈士奇 摄)

“古早味”小吃、时节“限定”美食、周边县市区的传统小食、带有美好寓意的伴手礼,多位旅游达人分享攻略,带您一起探寻

泉州网10月4日讯(记者 陈士奇)假期来泉州游玩,除了游赏风景名胜之外,不少游客也会拿着地图潜入街头巷尾,挖掘隐藏在这座古城中的风味小吃。

油条与面线糊,是泉州人熟悉的搭配。(咱厝人陈陈 供图)

细览这些带有闽南风味的小吃,大多沿用古法来调制,所用原料或就地取材或应季而选,运用的烹法、工序或简单或繁琐。因融入了别具匠心的工艺,且被赋予各种美好寓意,这些古色古香的传统小吃在为人们的味蕾带来美味享受的同时,也成为闽南饮食文化的传承载体,让八方访客也借此感受到闽南饮食文化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记者邀请多位旅游达人分享攻略,带您以不同的“视角”,一起探寻各式有趣又美味的泉州特色小吃。

带有“古早味”的牛肉羹(咱厝人陈陈 供图)

走街串巷尝传统小吃

“来到泉州,尝尝这里的‘古早味’小吃,你会发现升腾的热气里藏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不久前来泉州参与采风活动的文旅大V“漫悠旅行”,对不少泉州小吃一“食”难忘,为了让广大网友们也能尝到这些美食,她在整理的泉州游玩攻略中,特别分享了多道走访泉州老街旧巷时不可错过的传统小吃。与“漫悠旅行”的推介角度不谋而合,来自广东的大湾区百万粉丝博主、网络大V“樑石麗”表示,“潜”入刺桐城中的古街老巷,“淘”些散发着“古早味”的地道小吃,如今已成为许多旅游达人十分推荐的一种泉州古城别样玩法。

来泉州旅行,可以近距离观看传统小吃的制作工艺。(林婕 供图)

“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漫步,不时‘邂逅’几样‘老味道’美食,是这座古城赋予City Walk(城市漫游)的独有乐趣。”在旅游美食自媒体人、网络大V“不太闲”看来,除了在西街、东街可以尝到的满煎糕、润饼菜、烧肉粽等传统小吃之外,在水门巷中售卖的炸物、糕点,在聚宝街寻到的蒜蓉枝、水丸、鸡卷,在天后路见到的绿豆饼、石花膏,在中山路、涂门街上歇脚时可以选吃的海蛎煎、牛肉羹、马蹄酥、贡糖、牛排、灌汤包等,穿行在金鱼巷时能吃到的元宵丸、甜芋泥、菜头酸等,皆是在泉州走街串巷时值得一品的传统好味道。在“不太闲”看来,这些藏在城中街巷的“古早味”,不少经由数代人的用心传承、精心打磨,融入了许多闽南风格的传统制作工艺,通过味蕾去品尝感受,能让访客们从另一个“近距离”的角度,了解泉州的风土人情,感受这座古城的别样韵味。

在游览古城时,可以吃一笼小笼包作为正餐。 (林婕 供图)

若是来泉州游玩的时间有限,又想尽量将有特色的小吃“一网打尽”。资深旅游达人麦小侠建议,不妨跟着本地人的“一日餐单”去逛吃古城。例如早餐选择以油条来搭配一杯加蛋的花生汤,或是喝一碗混搭什锦配料的面线糊,又或是尝试碗糕与三合面的传统早饭“组合”;在午餐时段,或以一份加入各色海鲜的卤面来作为主食,或选食包裹馅料的芋圆时,搭配上一份热乎乎的肉羹汤。下午小憩时,可以喝一碗清爽的四果汤,或是嚼几块酸甜脆口的腌水果、吃一碗配佐蒜泥的土笋冻;晚上去吃一笼皮薄馅大的小笼包,或是来一碗加入什锦食材来烹煮的面线米粉芡,同时搭配一些刚出锅的炸醋肉、炸紫菜丸、炸菜粿;宵夜时再选一份荤素相搭的卤味,以此来为一天的“逛吃之旅”画上句号。

风味独特的土笋冻(咱厝人陈陈 供图)

金秋时令小食别错过

在泉州,伴随一年四季变化的,不单有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也有不少应运而生的应季“限定”小吃,成为各地访客们来泉州时不愿错过的美味“景致”。

正值仲秋时节,除了应节所食的闽南风味月饼之外,在刺桐城中,还可以找到多种时令小吃,例如柿饼、芋食、烧鸭等,这些小吃不仅由时令食材所制,也因带有美好寓意而被代代传承至今,成为闽南人度秋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物件”。在城中经营传统小吃店的红臻介绍,以此时应季上市的柿子为例,将其去皮后捏成饼状,经过曝晒,直至柿饼内的糖分外溢,并在阳光与寒风的共同作用下,晒制成表面染有白霜的柿饼。午后闲暇时光,用这一果味小食来搭配清茶同食,亦是一种具有泉州风味的下午茶方式,值得访客们尝试体验。中秋节前后是芋头的收获季节,将之作为烹制小食的主材,既能制成人们熟知的喷香芋头饼,也可以制成包裹着肉馅的芋圆,或是与糯米、红葱头、猪肉、虾米等搭配制成芋粿,也能被制成与石花膏、仙草冻等同食的粉圆,这些小吃,也都是此季来泉不可错过的芋味佳食。

姜母鸭是泉州人秋补时常食的小吃 (咱厝人陈陈 供图)

若要体验泉州人的秋补食趣,红臻推荐说,不妨尝下几道做法特别的鸭肉小吃,比如声名远播的姜母鸭,这道菜加入了立秋后采收的姜所制成的“姜母”,有别于其他姜味肉菜;此外,这道肉香四溢的小吃,入口的味道有些辛辣,由此留给人们味蕾的“印象”也更为深刻。能给予到访泉州的游客们尝鲜选择的鸭肉小吃,也不只姜母鸭这一道,还包括把当季芋头与肥美的鸭子搭配同烹的芋头烧鸭,以及用枸杞、黄芪、当归、熟地、香藤等十多种中药材来搭配红面番鸭所烹制的白鸭汤。

可以搭配作为一餐食用的泉州特色小吃(咱厝人陈陈 供图)

老城区外的“古早味”

“在泉州旅行时,既别错过老城区中的‘古早味’,有时间也可以到周边的县市区走走,在那里也能寻觅到各种各样的传统小吃。”时常会趁着假期来泉自驾游的旅游达人远力,在游玩之余也会将走访泉州不同县市区所搜罗到的各式小吃,整理到自制的游玩攻略中。如今他已对这些闽南“古早味”美食如数家珍,也时常会把自己整理的一份小吃清单分享给来泉州游玩的外地亲友。例如到晋江游玩时,他推荐说,除了可以尝试土笋冻的独特风味之外,猪油粕、捆蹄、冰饼、马鲛羹、拳头母、虎咬草、食珍糕、蓼花、米丸等,也都是能给味蕾带来不同体验的“古早味”小吃。若是到南安,能游览的舌尖“景点”亦是五花八门,包括英都镇的麻糍、洪濑镇的鸡爪、金淘镇的豆干、东田镇的溢鸭汤、桃源镇的鱼条、诗山镇的粕丸、蓬华镇的屁股面等。在惠安游玩时,则可以尝尝螺阳镇的地瓜粉团、崇武镇的鱼卷、东岭镇的菜头饼等以传统方式制作的小吃。在安溪游玩时,不要错过湖头镇的米粉、网油鸡卷、咸笋包、葱头粿,以及龙门镇的花生酪、长卿镇的麦芽糖、官桥镇的豆干等小吃的别样滋味。富有特色的红酒鸡、竹筒饭、煎粿、过饥草汤、苦菜汤、鼠粬粿等小吃,则是到德化游玩时值得歇脚一尝的好味道。在永春观光,还可以品尝金桔糖、芋面线、咯摊、榜舍龟、肉羹汤、红粬酒、炒白粿等小吃。而在泉港观景时,可以“打卡”浮粿、红团、九层糕、涂岭糕、蚵饼等小吃。

各式闽南口味的糕点(张九强 摄)

别忘带走美味伴手礼

游玩时尝过的各类小吃,常会令不少外地访客念念不忘。许多来泉游玩的人们采买纪念品时,也会将目光锁定在那些好吃又富有寓意的泉州风味伴手礼上,想把这些特色美食“打包”带走。

过去现烹的餐食无法带走“远行”,是不少外地饕客们来泉的遗憾,如今得益于真空包装机器,“不太闲”介绍,烧肉粽、姜母鸭、元宵丸、卤料等泉州传统小吃,因能够被密封保鲜且便于运送,这些过去只能堂食,无法“远行”的小吃,逐渐成为热门伴手礼被装入外地访客们的行囊中,随其返家,被赠予亲朋品尝。除此之外,资深闽南旅游自媒体人、网络大V“咱厝人陈陈”介绍,随着如今一系列深度游的开启,对于泉州民俗文化有了更多深入了解的一些资深玩家,有时会将带有闽南特色且富有寓意的传统点心当成伴手礼,尤其是隐含美好、吉祥、顺遂等诸多寓意且尝起来香甜可口的糕粿面点,包括甜粿、桔红糕、雪片糕、麻粩、麻糍、油角、寸枣等。此外,麦小侠介绍,一些泉州本地传统喜事中常用的喜糖甜食,如沿用手工方式制作的红包子、米圆、蜜饯、花生酥、麦芽贡糖、杏仁糕等,以及一些造型讨巧且有趣的风味点心,如可制成动物、水果等造型的白糖松糕、外形颇似爱心的信杯饼、带有海陆动物造型的“五牲”馒头等,也是不少来泉旅游的访客们青睐选购的特色伴手礼。在“咱厝人陈陈”看来,这些古色古香的传统美食伴手礼,都融入了别具匠心的制作工艺,且被赋予各种美好寓意,在为人们的味蕾带来美味享受的同时,也成为闽南饮食文化的传承载体,让八方访客感受到闽南饮食文化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责任编辑:林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古城   闽南   泉州   旅游   味蕾   访客   舌尖   寓意   风味   小吃   传统   风景   攻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