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去看望罗荣桓,罗荣桓当面批评他:你糊涂啊!

1953年夏天,罗荣桓因为身体不好,在北戴河疗养。

这天,彭德怀过去看他,两个人都是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又是湖南老乡,关系很密切,不过,这次两人见面,罗荣桓却当面批评起了彭德怀。

罗荣桓说,自己看过前不久召开的会议简报了,如果真的像苏联顾问讲的那样,我们的军队也实行单首长负责制,也就是军事首长负责制,那我们“党指挥枪”的光荣传统就要丢了。

罗荣桓说得很严肃,对彭德怀说,这种想法要不得,也不能学!

那么,罗荣桓说的会议简报是什么情况呢,那次会议到底讨论了什么?

原来,在那段时间,苏联顾问经常向彭德怀建议说,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军队里已经没有政委这个职务了,苏联军队里以前有,现在也取消了,一个师就应该由师长作决策,一个军就应该由军长负责,这样更利于领导和管理,指挥作战会更加高效。

当时,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在各条战线上都在指导着我们,因此,这些苏联顾问的意见非常重要,经常能左右我们的一些决策。

彭德怀起初还有点抵触,但在苏联顾问的不断建议下,也开始动摇了,就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国军队要按苏联顾问的意见,逐步试行一元领导体制,渐进式完成单首长负责制。

直到罗荣桓这次严肃地提出了批评,彭德怀才醒悟过来,觉得不能被苏联顾问的意见所左右,不要丢掉了我军的光荣传统。

确实,我军最重要的建军原则就是“党指挥枪”,军队是由各级党委领导的,这样才能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党的手中。如果真的按照苏联顾问讲的那样,我军实行军事首长一元化领导,貌似指挥决策更高效了,但这样的弊端也有很多,从长远来看有着很大的隐患。

首先,党委领导作战可以集大家的智慧,实行集体决策,政委下最后的决定,这样就可以避免军事主官的盲目决策,这是我军在革命年代战无不胜的法宝。

另外,政委制度之所以从革命战争年代一直延续到建国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切实有效的,我军官兵正是在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下,才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制度,我军官兵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很少有掉队的,也很少有逃离部队的,这是任何其他部队都很难做到的,正如张学良晚年时说,如果让他带长征的红军,很多人都跑了,只有毛主席才有这个能力把红军带出来。

所以,政委制度就是我军与其他部队的本质区别,这个光荣传统绝不能丢!

罗荣桓是我军在政治工作上的杰出代表,他对这个制度的了解也最深,因此,当他看到那份会议简报后,非常着急,当面批评彭德怀不能盲目轻信苏联顾问的意见。

罗荣桓还对彭德怀说,盲目轻信苏联顾问的意见,我们在红军时期就有过深刻教训了,一开始我们盲目轻信李德,结果他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差点葬送了红军,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实行军政主官双重领导,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领导军队建设最有效的经验,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如果真的丢了,那么我军的建设就会走向歧途了!

其实,彭德怀又不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当年李德“瞎指挥”时,彭德怀还跟他当面拍了桌子,怒斥他“崽卖爷田不心疼”。

因此,听了罗荣桓的话后,彭德怀也醒悟了过来,回到北京后,立即让人修改自己的会议讲话,收回会议简报,并在全军干部会议上,专门强调在学习苏联的经验时,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要符合我军的实际情况。

这就是罗荣桓的可贵之处,在大关节处看得非常清楚,为了确保我军的健康发展,敢于当面批评彭老总,这在我军高级将领中,是无人能比的。

正如毛主席评价的那样:“罗荣桓的品格,用十句话概括: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

(参考资料:《罗荣桓传》《罗荣桓元帅》《毛主席与十大元帅》)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批评   苏联   负责制   政委   首长   我军   简报   红军   糊涂   老总   盲目   军队   顾问   意见   领导   制度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