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们被鬼子侵犯,一名女军医要求衣服晾外面,却成就传奇人生

1942年的一个深夜,缅甸的野战医院笼罩在浓密的黑夜中,寂静无声。这时,一个阴险的日本鬼子悄然潜入了帐篷,对一位女医务人员进行了可耻的侵犯。

然而,第二天的早晨,女医生方寿纯却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坚强与智慧。她走向同事们,坚定地说:“把我们的内衣、外衣都晾在外面的绳子上吧!”

同事们不禁纷纷疑惑,这不是明显地将自己暴露在日军的眼前吗?方寿纯为何要这么做呢?

方寿纯,生于1921年,湖北黄石,她来自一个世代行医的中医世家。然而,在1937年,还未满17岁的她却毅然决然地投身抗日事业,加入了157后方医院,开始了她作为一名实习生的抗战征程。

方寿纯的家庭背景让她对医学有着坚实的基础,很快,她适应了医院的紧张工作氛围。此后,她跟随军队参加了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积累了丰富的战地医疗经验,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医务人员。

方寿纯一直梦寐以求的,是从医院的一名医生变成战场上的医疗兵。但现实情况却让她感到头痛不已。战场上,医疗设施匮乏,物资极度紧缺,战士们频繁受伤,让医疗兵根本来不及休息。

每天的生活对方寿纯来说都是早出晚归,她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战士们的生命必须摆在第一位。医疗条件的限制迫使她不得不选择最经济高效的治疗方式,有时甚至要跳出学校学到的医疗流程,凭借着经验和直觉判断伤势,以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救治。

更让方寿纯感到惊讶的是,战场上的生活不如她预想的那样安全。理论上,医疗兵无需上前线,他们只需要留在后方的救助站,而且通常不会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但现实却充满了不可预测的意外。

一次战斗中,方寿纯所在的救助站突然遭到敌方炮击。她和同事们急忙疏散,但仍有几名士兵受伤无法行动。方寿纯毫不犹豫地冲回去,冒着炮火将伤员背出来。她的勇敢行动得到了战友们的赞誉,但她知道,这只是战场上的常态。

1941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建立中英军事同盟,标志着中国远征军的成立。这支庞大的军队,拥有9个师,总人数超过10万,由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入侵缅甸,展开了激烈的作战。

随着战局的紧张,守卫医院的英国士兵被紧急调往前线,迫使医务人员担任警卫任务。这个医院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医护人员,其中包括许多印度籍女兵。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座医院的哨兵岗位由印度女兵担当。这一情况引起了日本侵略军的兴趣和贪婪。一天晚上,几名日本士兵袭击了医院,绑架了三位值夜的印度女军医,并且发动了可怕的性侵犯。这一事件在医院内部引发了巨大的恐慌,甚至导致一些印度女护士因恐惧而离开了医院。

方寿纯的同事邱护士也在夜里遭到日军的侵犯,受到了严重的惊吓。她离开了部队,从此下落不明,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这个事件让医院的气氛变得异常恐怖。几个印度女护士立刻就离开了医院,而其他人也陷入了恐慌和不安之中。

面对这种严重的局势,女院长非常头疼。她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大家的情绪,并将大家聚集在医院大堂里发表了讲话。

“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很害怕,担心这样的事件会再次发生。”女院长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她努力保持镇定,“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

她顿了一下,扫视了一圈众人,继续说道:“我们这里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病人和护士,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那就是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只有通过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战胜恐惧和困难,为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听到女院长的话,大家都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她们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大家开始讨论如何加强医院的安保措施。有人提议增加巡逻人数,并确保每个人都配备了武器。还有人建议与附近的友军建立联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寻求援助。

这时,方寿纯提出一个方案,来应对这些侵略者:明哨结合暗哨,形成双保险。

上级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这一计划。于是,白天护士们全力照顾伤员,晚上则轮流潜伏在黑暗中,担任暗哨的任务。

就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方寿纯轮到了她的暗哨任务。她紧握着一挺机枪,躺在草丛中,虽然蚊虫叮咬着她,但她咬紧牙关,决不发出一丝声音。

而命运似乎对她有着不同的安排。在那一夜,她突然发现了三个黑影,悄悄地朝他们的方向接近。那是敌鬼子!

方寿纯镇定自若,压制住内心的愤怒。她屏住呼吸,等待着最佳时机。当鬼子们离她只有短短的十米时,她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机枪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夜晚,一串串子弹扫射而出,将鬼子们送上了西天。

事后的检查确认,这三个鬼子居然是日军王牌师团的敢死队成员。这次的胜利让方寿纯和她的同伴们备感振奋,她们誓言要继续战斗,为受到侮辱的姐妹们报仇雪恨。

这次行动成功后,方寿纯又想出一个巧妙的计策,来对付这些日本兵。

有一天傍晚,方寿纯和她的同伴洗漱完毕后,她提出:“我们把内衣、外衣都挂在帐篷外的绳子上。”

她们按照计划行动,然后回到帐篷内,整理被褥,将枕头巧妙地藏在被子里,仿佛有人刚刚躺下准备入睡。

然后,她们在暗处悄悄等待。

深夜,一个可疑的身影悄然逼近,最终停在帐篷门口。在瞬息之间,这个人钻了进去。

方寿纯和她的同伴握紧手中的枪,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朝帐篷走去。

突然,帐篷的门哗啦一声被掀开,方寿纯迅速行动,“别动,站住!”她稳稳地举起枪,将目标锁定在黑暗中。

方寿纯紧张而果断地发出命令:“不要动,站住!”

同伴们紧随其后,打开手电筒,照亮了整个帐篷。在明亮的光线下,他们看到他们成功捉住了一个日本士兵!

这个日军正是之前那个曾对医护人员施暴的恶棍。当时,他过于自信,没有做出任何警戒。走进卧室后,却立刻被方寿纯等人用枪指住,落入了我方埋伏。

方寿纯的策略再次成功,她的战术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战后,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召开了一个表彰会,特别表扬了方寿纯,并亲自颁发了中尉军衔,并成就了传奇人生。

1944年,随着腾冲战斗的胜利,日军残部躲藏在山区,对远征军构成威胁。方寿纯再次自告奋勇,与其他四名军医组成腾冲小分队,前往前线救援伤员。

某个夜晚,他们在路上遭到突然的日军机枪扫射,整个小分队只剩下她独自一人,方寿纯险些丧命。

此刻,她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成为敌人的目标,要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危险的滚下山崖。生死关头,她毫不犹豫,咬紧牙关,顺势滚下。

侥幸的是,她在坠落途中被一棵坚韧的树桩拯救。幸免于难。不幸的是,其他四名军医在扫射中丧生,她失去了药品和枪支,仅剩两颗手雷。

方寿纯躲在山洞里,握紧武器,屏息凝神,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没多久,结果日寇先搜索到了附近,叽里呱啦在外面说话。

方寿纯摸索着身上的手雷,她知道,如果不炸死敌人,自己也无法幸免于难。毫不犹豫,这位勇敢的女兵将一颗手雷扔向了日军。

手雷炸响后,外面没了动静,她也不敢出去。

她不确定外面是否还有敌人,于是便将最后一颗手雷也投向了敌人。此刻,内心充满焦虑,她依旧无法确定是否摧毁了敌人。

就在这关键时刻,71军野战医院的救援人员听到爆炸声,急忙赶到现场,将方寿纯从险境中解救出来。

在这过程中,他们发现了4名遇难军医的遗体,还有7个鬼子的尸首。他们告诉她,两颗手雷炸死了七名敌人。

这次战斗后,方寿纯的名字在部队中传开了。《人民日报》也报道了她的事迹。尽管第二次手雷炸鬼子一事未见《人民日报》记录,但无论如何,至少方寿纯击毙三个鬼子是毋庸置疑的。

在战争的洗礼下,方寿纯等人逐渐成长为前线的医疗兵。她们不仅要面对艰苦的环境和繁重的医疗任务,还要时刻警惕日军的袭击。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也逐渐锻炼出了一些作战技巧。

每当日军来袭时,方寿纯等人总是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她们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多次成功地将日军拒之门外。她们利用地形和资源,巧妙地设置陷阱和障碍,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抗战结束后,方寿纯与美国医生康威结婚。尽管因各种原因未能随丈夫前往美国,但他们的子女却随康威前往美国求学。

1992年,方寿纯的女儿方励志终于将母亲接到美国团聚,结束了分离多年的时光。

然而,时光荏苒,2019年10月21日,方寿纯去世,享年98岁。

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在多家媒体上刊登,人们纷纷怀念这位坚强的女兵,对她的事迹表示敬意。

写在最后:

在抗战中,方寿纯等人也展现出了女兵们的风采。她们勇敢、坚定,不畏艰难困苦,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她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经历的磨难和奋斗,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军医   腾冲   鬼子   暗哨   远征军   手雷   印度   日本   美国   日军   帐篷   毫不犹豫   敌人   成就   衣服   医疗   医院   传奇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