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毛主席收回被占兵营,英美联合施压,毛主席:限时7天!


此篇文章为今日头条首发文章,其他账号如出现相同文章,均为搬运

1950年1月6日,北平人民政府举办联合会议,会上,党的各位领导一致决定要收回外国在东交民巷兵营的一切权益。这个决定的背后,涵盖着中国历史的一段沧桑。但在实际行动中,外国军队却坚决拒绝中国的要求,称占领东交民巷兵营是“合理合法”的行为。毛主席对此冷静应对,限定了一个7天的时间,扬言要收回兵营。这背后隐藏着一段复杂而悲壮的历史。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那个充满纷争与决心的时刻。

东交民巷,这个名字自古以来就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元朝时期,它还被称为“东交米巷”,是海外进出口粮食交易的中心。然而,明清时期,东交民巷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朝廷特地在这里设立了“迎宾馆”,供外国人提供住宿。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交民巷变得愈加繁荣,不仅吸引了中国人,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甚至外国大使馆也纷纷在此建立。


然而,这一繁荣的景象在外国列强的入侵下发生了巨大变化。1860年,《天津条约》迫使中国放弃了东交民巷的管理权,将其移交给了外国列强。1901年,《辛丑条约》更是导致中国人被赶出了东交民巷,外国人将这里变成了他们的“国中之国”,甚至在这里组建军队、建立银行、教堂等,甚至粘贴告示,明示中国人与狗一样,不准擅自入内。

这一历史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决心收回东交民巷的一切权益,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949年,北平迎来和平大解放,毛主席将工作重心转向东交民巷问题的处理上。北平的和平解放,对毛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可以激励解放军和北平人民,庆祝全国解放的胜利;另一方面,它为清理“脏东西”做好了准备工作。

在毛主席的坚决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备战,甚至毛主席亲自到军队进行指挥和操练。


尽管北平解放,但一些外国侵略者不肯放弃他们在中国的“成就”。为了确保一切顺利,毛主席找来了马句,让他秘密进入城内,进行安全部署。当马句看到东交民巷上满是中国人不得入内的告示时,他深感悲痛和耻辱。

1949年2月3日,北平阳光灿烂,人山人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踏入北平城,庄严的军乐响起,坦克、甲车、士兵整齐划一,威严神武,北平人民纷纷跟随解放军前进。当解放军进入东交民巷时,大使馆中的外国人都目瞪口呆,而中国人则感到心痛和耻辱。


入城仪式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的庆典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

然而,仍有一些侵略者不愿意放弃在中国的“成就”,不愿交出东交民巷的兵营权。毛主席坚定地表示,侵略者在中国的权利是基于旧中国的条约,而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特权必须取消。于是,1951年1月,毛主席决定收回东交民巷兵营。

中国采取了先礼后兵的态度,派代表前往东交民巷各大使馆,粘贴告示,并解释中国的立场。


然而,外国军队对此置之不理,美国更是采取蛮横无理的态度,召集其他国家进行会议,一致同意联合起来拒绝交出兵营。毛主席的回应是坚定的,他强调中国人民的东西不容他人干涉,要求7天之内交出兵营,否则将采取强硬措施。

毛主席的决定引发了激烈的外交交涉,但中国不妥协。7天后,刘少奇请示毛主席

是否动用武力,毛主席果断地准许了。1949年1月14日,中国军队出动,来到各国在东交民巷的大使馆,面对中国军队的压境,侵略者们丧失了底气,纷纷接受了中国的要求,撤出了东交民巷兵营。


收回东交民巷兵营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一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实力,以及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毛主席强调,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东交民巷的耻辱,以史为鉴,砥砺前行。这段历史教育着中国人民,坚守主权和尊严,捍卫国家的尊严,永不妥协。收回东交民巷兵营,不仅是一项胜利,更是对中国历史的敬意,对未来的承诺。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兵营   北平   侵略者   列强   条约   告示   耻辱   中国   解放军   外国人   尊严   军队   决心   外国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