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秀谈“该有怎样的调研”

导读:目前,上上下下都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应该是项基本功,也是件平常事。然而,调研为什么?调研干什么?搞什么样的调研?路径手段、方式方法是什么?值得深思细想。调研就是要奔着问题去,善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13年前,作者曾提出“被调研”的概念和问题,至今仍有针对性。现把作者关于调查研究的4篇文章集中推出,以期给大家以启发和参考。


01走出“被调研”的围城

02怎样搞好调研

03多听“没有准备的汇报”

04多搞“脚步轻、脚印深”的调研



01

走出“被调研”的围城



时下,一些调研经常遭遇这样的窘境:想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却尽是一些能说会道的来背“标准答案”;想解剖“麻雀”研究问题,却只能看看一些“繁花似锦”的示范点、“样板间”;想深入一线掌握动态,却怎么也走不出步行街、沿江路、大广场等“三大件”构成的隐形“围城”。这种调研,任人摆布,脱离实际,其实是“被调研”。

“被调研”现象,表面上看是基层有人弄虚作假,但根子却是一些干部下基层调研,不少都是心照不宣地做做样子、走走“套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习惯于“隔着玻璃看,坐着轮子转”,满足于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少基层干部正是摸透了、瞄准了一些领导干部心之所想,投其所好。“被调研”现象的滋生,反映了少数干部浮躁、虚夸的工作作风。

有一位领导同志曾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90%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做决定用不到10%的时间就够了。”调查研究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经常事、基本功。调查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研判形势、制定政策、作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些人如果沉迷于“被调研”、“浅调研”等状态,“捞”不到真实情况,甚至听不到真话实话,听到或看到的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形势大好”,问题被掩饰了,矛盾被掩盖了,得到的只能是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调研脱离实际、远离基层,分析问题难免盲人摸象,误打误撞,决策做事就会“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因错误信息导致行为失误,给当地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防止和克服“被调研”,首先需要端正态度。只有真正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感情、带着问题下去调研,虚心向基层的干部群众学习,真心实意地问计于民,面对面、手拉手地与群众零距离“唠家常”,才会受群众欢迎,被基层接受,让大家说真话、道实情。

  调研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到哪调研?找谁调研?怎么调研?里边有着很多讲究。好的调研,要掌握主动权,既完成好“规定动作”,更要有“自选动作”,专门看看“没有准备的地方”。多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式调研,既是一种可贵的作风,也是一种明智的方法,是摆脱“被调研”的有效途径。

  岁末年初,是大搞调查研究的好时节。总结过去,分析情况,研究问题,谋划将来,领导干部尤需保持一份清醒和责任,心明眼亮,目光如炬,多搞真调研,多想真问题,多下发展需要、群众期盼的苦功夫,工作和思想才会豁然开朗。

(原文首发:《人民日报》2010年12月30日)



02

怎样搞好调研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法宝和钥匙,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这是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一番感慨。而如今,我们依然深有感触,依然感同身受。那么,怎样才能搞好调研,或者说一次好调研该是怎样一种样子呢?

就是要能够听到真话。调研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听到真话、实话、心里话。但是,要想听到真话,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难易与否,主要取决于调研者是否用心用力。有心无力不行,有力无心也不行,无心无力更不行。只有真心实意才能以心换心,只有“谈得来”才能“谈得开”。得学会与调研对象聊家常、“套近乎”,在共鸣中共振、在共识中共情。现在有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调研前不“备课”,不做充分的案头工作,心中无数、肚里无货,情况不明、知之甚少,结果下去调研,与不同群体的人找不到共同话题,或偶尔有话题却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寒暄几句开个头便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和困境,甚至不会聊天、不会拉家常,更不会“套近乎”、找不到心灵契合点。没有共鸣哪来的共振?没有共识哪来的共情?而没有共鸣、共振、共识和共情,要想听到真话就很困难。

就是要看到真相。事物最真实的样子或状态到底是什么?有时是看不清、看不明,或看不全、看不到的,有时难免会被一时一事所掩饰,被一景一物所遮挡,甚至被人为的某些假相所迷惑乃至蒙骗。能否清晰完整地看到真相,重要的在于调研的态度和方法。“扑下身子”才能“看清样子”。“端着架子”,只会“到此一游”,必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深入,才具体;一具体,也就深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一域观全局,联系地、深入地和全面地看事物,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就不是“看热闹”而是“看门道”了。发现问题、看出病症,发现案例、看出病因,真相往往是给明眼人和明白人留着的。

就是要取到真经。调研是一个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又带着方案去找问题的过程。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要想取到真经、求到真知,最重要的是摒弃傲慢与偏见,真正拜群众为师,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要深入到基层去、深入到群众中去,便能学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求到真知灼见,才能让一次短暂的经过成为一次难忘的经历。

就是要结下真情。到基层调研,不应该只是一个雨过地不湿的擦肩而过,只停留在打声招呼、打个照面上。现实中,有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躲避基层干部群众,总有一层隔板隔着,更谈不上跟他们推心置腹、交朋结友,偶尔挂在口头上的那句“以后有事找我”实际上成了一句虚以应付的空话,内心深处还是怕麻烦、怕惹事。说到底,这是不把基层干部群众当亲人、当自己人看,是一种不信任、缺乏感情的表现。基层干部群众把你当知心朋友了,有急难愁盼才会找到你,有委屈怨气才会联系你,这是莫大的信任和托付。领导干部要乐于与基层干部群众广交朋友,特别是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倘若如此,则更便于让社情民意坐上“直通车”,让实践中的创新创造和新鲜经验更好地上案头、进文件、入政策。

调查研究只有下真功夫、动真感情、出真招实招,搞的是真调研、行的是调真研,才能让每一次调研之旅有质有量、不虚此行。

(原文首发:《学习时报》2023年4月7日)


03

多听“没有准备的汇报”



1952年10月28日,毛泽东出京视察途经徐州,刚下火车就提出听汇报。徐州市负责人表示,事先不知道毛主席要来,没做准备。、主席说,我就喜欢听没有准备的汇报。针对照本宣科式的汇报,他甚至明确表态:“谁要念稿子,我就打瞌睡,以示反对。”喜欢听没有准备的汇报,耐人寻味,给人颇多启发。

听汇报,是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常见的一种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也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听汇报,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是听什么、怎么听,却颇有讲究。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汇报场面:人人桌面上一叠打印工整、装订整齐的材料,然后汇报者逐字逐句照本宣科,而听者则煞有其事地看着稿子,例行公事地洗耳恭听,有时听得昏昏欲睡、云里雾里。这种简单的我念你听的汇报架势,人们似乎早已经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然而,效果怎么样?不由得让人疑惑满腹,大大地打个问号。

  汇报前先有个准备,当然是可以和可行的,它有利于打有准备之战,并且让汇报时话题更集中、更紧凑和更充分。但也有一些人往往会用力过猛或准备过度,变成了尽说那些经过一再打磨的“正确的废话”,满口标准的“普通话”,没有个性,更没有棱角;有的还常常说那些虚与委蛇或顺杆爬的场面上的话,说些应景式的套话、空话、拜年话,既没有信息量,更谈不上含金量;还有的尽说那些空洞无物、毫无用处的官话、假话、忽悠人的话等等,这样的汇报实质上已经沦为心照不宣的走形式,变得毫无意义了。听没有准备的汇报,会因为没准备而不刻意去雕琢、去粉饰、去加工,更原汁原味。这样的汇报更有内涵和质量,更显难能可贵。

  多听没有准备的汇报,往往是一种考试,考平时的积累和储存,考临场发挥和反应能力,更考心态。没有准备的汇报,并非真的毫无准备,它是准备在“平时”而不是“临时”,是平时功课做得足、功夫下得深而不是临时抱佛脚、临门射一脚。这种考试往往是突然的、即兴的,有时抑或是随意的,但都是有指向、有目标的。这种考试往往考你平时是否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事、肚里有货、手里有牌;考你能否做到信手拈来、张口就来,所以它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现实中,不乏有的人平时工作不用心,整天蜻蜓点水、轻飘飘,不调查研究、不思考问题,经常情况不明、毫无头绪,结果一问三不知、一考便露馅。多听没有准备的汇报,恰好是试金石,甚至是测谎仪,让汇报者水平高低、工作好坏一览无余、一目了然。

  多听没有准备的汇报,说到底也是对会风、文风和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的有益改进。我们的实际生活、实践活动是生动的丰富的,我们的会风、文风也应该生动丰富起来,生硬、僵化、死板和呆滞不应该是汇报者固化了的一副面孔。汇报会从来不应该只是一种样子,要有套路但别掉进套子,多听没有准备的汇报就是摆脱“套子”限制的一种努力和尝试。让汇报会开成听真话、取真经、摸真情、求真知的会,开成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的会,让汇报者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既受激励、又受鞭策。

  多听没有准备的汇报,不容易做到,但既然有诸多好处,就应该下决心去做。只要下决心、用真心,有时甚至用“打瞌睡,以示反对”,或敲桌板,以示拒绝,就一定能够实现和做到,达到预期目的。

(原文首发:《学习时报》2023年3月27日)


04

多搞“脚步轻、脚印深”的调研



新年伊始,有的地方又恰逢换届后新班子刚到位不久,想做要做的事情很多。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下决心静下来、沉下去,拿出相对集中一点的时间,花上相对多一点的精力,去多搞“脚步轻、脚印深”的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掌握实情,不失为事半功倍的“牛鼻子”事。

搞“脚步轻、脚印深”的调研是真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发言权、赢得决策权的根本途径。调研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奔着问题去的。“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所以,“当我感到困惑的时候,我就去调查研究。”这是毛泽东同志的切身感受,也是他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可以说,调研的价值就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一切不奔着问题去的调研,一切不着眼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调研,都是意义不大、效果不佳、质量不高的调研,也是可有可无的调研。基层干部群众特别需要和盼望的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调研,而要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得扑下身子、放慢步子、去掉架子,认认真真地听真话、看真相、取真经、结真情,就得去多搞“脚步轻、脚印深”的真调研。

然而,检视我们的一些调研并不尽如人意,有的成了变味的伪调研、假调研,突出表现在调研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动静大、声势大,下去调研前习惯三番五次发通知、做方案、打招呼,人还未“下楼”,早闻“楼梯响”,生怕大家不知道,喜欢“报纸有名、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痕”;有的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雨过地不湿,“隔着玻璃看,坐着车轮转”,打个卡而已,搞成了“到此一游”,等等。基层干部反映,有的上级机关和领导调研时似乎永远只会说两句话,一句是见面时竖大拇指说“干得好”,另一句是临走时拍拍你的肩膀说“好好干”,结果什么实际问题也不解决,什么实事也不办。诸如此类,说白了是调研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怪,这样的调研既发现不了问题,又搞坏了风气,做的是“无用功”。

搞“脚步轻、脚印深”的调研是好调研。衡量一个调研好不好,说到底要看它是不是有效果。现实中,有的调研是调而不研,对调研获得的材料信息不分析不研究,往往束之高阁,不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做了当作做好了、结果当作效果;有的为调研而调研,本应该“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而回来后却不分享,自己吃独食,信息不能最大化;有的甚至把调研当成了散心,搞成了一场“秀”,等等。事实证明,那种被安排得好好的调研就是在作秀、走过场。曾经有一位领导同志在一次去江西兴国农户家调研时就说,“我早说过,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我不看!”对“被调研”要这样敢于说不。要脱下西装穿便装、脱下皮鞋穿草鞋,多搞"自选动作"、多做随机调研,多坐炕头、少坐车里头,多走田埂、少躲会议室,多进车间、少待房间,最深的脚印永远在群众的心里。

"脚步轻、脚印深"的调研只是一种比喻。"脚步轻"莫过于放下架子、放低身段,莫过于不打招呼、不声不响,莫过于朴素无华、扎扎实实;"脚印深"则莫过于钻“矛盾窝”、接“烫手芋”、解“百家愁”,莫过于听真话、看真相、取真经、结真情,莫过于走进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坎里。

(原文首发:《党建文汇》2022年第1期)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公众号名称,侵权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目的   蜻蜓点水   真经   调查研究   说到底   真话   领导干部   莫过于   脚印   基层   真相   脚步   群众   领导   发现   徐文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