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重磅动向:正式官宣,许家印已被采取强制措施,恒大大结局?

#时事热点头条说#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991篇原创文章


#许家印#

#许家印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中国恒大:许家印成被执行人#

2023年9月28日,国庆中秋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就在全国人民无心工作,归心似箭,或百无聊赖熬时间的同时,关于恒大的最新劲爆重磅动向,可丝毫没有过节觉悟:

9月28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公司的股份由2023年9月28日上午9时正起于联交所停止买卖。公司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图片来源:网络

就在当天早盘,恒大系三家公司突然集体停牌。

中国恒大复牌刚好一个月,又再次遭遇停牌,其他两家公司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处境一样,均从上午9时短暂停牌,直至下午收盘仍然未复牌交易。

市场表现方面,9月27日下午,“恒大系”公司尾盘纷纷大幅跳水,恒大汽车跌超20%,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分别跌18.99%、14.49%。

与此同时,9月24日,中国恒大披露境外债务重组更新的消息,鉴于附属公司恒大地产正在被立案调查,中国恒大目前无法满足新票据的发行资格。

图片来源:网络

消息一出,迅速冲上各大主流媒体和资讯平台的热搜榜单,也在舆论环境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关注。

很明显的一个现实结论,也不用谈什么法律界定和司法程序的繁文缛节,咬文嚼字,2023年9月份以来,一系列关联恒大的动向和信号,都在指向同一个事实:

恒大集团及许家印的故事,正在加速迎来最终的结局。

国家层面的动作明显快了很多,力度和效率和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很明显从国家的角度去看,是不想拖了,不想拖,那么就是快刀斩乱麻。

这个信号,至关重要,说明国家对于房地产经济的耐心已经到达临界点,很多事情和问题,接下来的逻辑和定性,可能会迎来更多的确定性,以及处理效率。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聚焦这个最新关联恒大走向的热点动向,梳理过程,研判后续走向。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动向事件梳理:恒大发布最新公告,相关内容和结果,其实早有征兆?


9月28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叫采取强制措施?

意思就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果然,前几天的传言坐实了,许家印,被抓了!

走到这一步,其实从进入9月份以来,一系列关联恒大的动向和信号,都做足了铺垫,并没有多少意外,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而已,这里为大家梳理一下:

9月,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动让本就备受关注的恒大集团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9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案情通报,公安机关近日依法对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财富”)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告知投资人相关报案途径。

工商资料显示,恒大财富成立于2015年11月,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杜亮,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公司由恒大金融控股集团(深圳)有限公司100%持股,而后者是由恒大集团全资持股的企业。层层穿透之后,恒大财富的最终受益人为许家印。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杜亮曾在恒大“爆雷”前,于2021年5月31日提前兑付了自己在恒大财富购买的理财产品。对此,杜亮在2021年9月12日晚间回应称,提前兑付是因为家里有急事。

而据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恒大财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涉嫌非法集资。

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这次发布的案情通报,也将事件上升到了刑事犯罪的层面。

9月22日晚,恒大发布境外债务重组的内幕消息。恒大表示,公司在3月22日发布了拟议境外债务重组的条款,但是自公告日期以来,集团的销售情况不如公司预期。基于公司目前情况以及与其顾问及债权人协商,公司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重组的条款以匹配公司客观情况和债权人诉求。恒大方面称,鉴于上述情况,“有关建议重组的相关协议安排会议将不会举行”。

重组会议被搁置,也意味着,当前恒大集团不理想的销售情况下,债权人无论是耐心还是信心都已经极度不足,留给许家印腾挪周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两天之后,即9月24日晚间,恒大再次发布境外债务重组的内幕消息:鉴于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恒大的主要附属公司)正在被立案调查,集团目前的情况无法满足新票据的发行资格。

这也意味着,被立案调查中的恒大已经从融资端被堵上了“输血”的通道,“借新还旧”的情况不复存在。

而再往前推,9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发布了《关于海港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港人寿”)受让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人寿”)保险业务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复》同意海港人寿整体受让恒大人寿保险业务及相应的资产、负债。

恒大人寿成立于2006年5月11日,主营人寿、年金、健康和意外伤害等人身险业务。恒大人寿官网的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以来,已在全国开设88家分支机构,累计为748万余名客户提供了保额超6.5万亿元的人身保险保障。

接盘恒大人寿的海港人寿成立于2023年6月28日,股东包括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财政厅)、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财政部100%控股)、深圳市鹏联投资有限公司(股东包括深圳地铁、深圳机场等)、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重庆市渝新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这也意味着,曾经为恒大“造血”的恒大人寿也已经被政府部门进行接管。

到这一步,其实还有空间:许家印想要翻身,只剩下保交楼一条途径。

因为,从经济逻辑和现实情况来看,恒大已没有翻身的希望,恒大能做的就是把烂尾楼建完,把保交楼任务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就结束了,许家印的时代使命也结束了。

然后就是顺理成章的走到了官宣“许家印涉嫌违法犯罪,已被采取强制措施”这一步。

许老板身陷囹圄,进入司法程序,其实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定性和后续走向,已经有了足够的确定i性了。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有依有据,逻辑因果清晰。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关于恒大的动向,抓住一个关键的本质,聊点和主流不一样的观点


许家印,也曾经是中国国内堪称浓眉大眼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怎么就走到了今天如此的境地和结果?

这是一个好问题,而且从2021年恒大债务风险暴露以来,网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分析,洋洋洒洒,不要太多:

什么步子太大了,摊子太大了;

什么没有看准大环境,大形势;

什么经营管理有问题,独裁武断,好大喜功,纸醉金迷等等……

其实都是人云亦云,站在道德高地上说着正确的废话而已,都没有抓住两个重要的关键:

究竟许老板,算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家?

许老板的生意,究竟是败给了时代和周期,还是纯粹就是一个资本跑马圈地的游戏?

先说许老板的性质:

身披各种大荣誉,说着各种大话,使着各种大钱,操持着各种大计划的许家印,他心里住着的早就不是什么缔造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并且为这个企业负责了。

我们不知道那个拐点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发生的,不知道让他拐掉的是主动的疯狂多一点,还是被迫的破罐子破摔一点,但事实就是——

从那个点开始,许家印他不再是之前那个试图通过办企业青史留名的许家印,恒大也不再是那个还讲经营管理成本效益的恒大了。

取而代之的,说简单点,或许就是庞氏骗局般的圈钱游戏。

在过去的这几年,至少有三次机会摆在恒大的面前,恒大没有珍惜:

第一次机会,2020年央妈发布三道红线,恒大不但没理,反手就负债20亿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公司,要去搞汽车。

第二次机会,2022年恒大爆出负债2.4万亿,当时上面的意思是国家队接手优质资产内部消化。

可恒大打着“保交楼”的旗号拒绝国家队注资,然后搞“恒大财富”,继续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加杠杆。

第三次机会,2023年恒大被爆两年内累计亏损8000亿,债权人坐不住了要求债务重组,央妈也是这个意思。

大家正商量着怎么办,恒大反手就是一个“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

自作孽不可活,国家已经够意思了,既然你不想体面,那就帮你体面。

站在今天的结果来看恒大,其实,恒大真的是自己作死的。

许老板走到今天这个境地,不亏,不冤,就是知道活不成了,不如更疯更快活,能骗多少骗多少,能骗多久骗多久,大大大,合合合,买买买……

然后最关键的,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许老板做出了一个极度自私,不体面的选择:

《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许家印上榜身家为200亿元,全球排行第1100名,较去年下降712名,较两年前缩水超过90%。而在“恒大系”股价暴跌之际,许家印的个人身价也进一步缩水。

虽然个人财富急剧缩水,但是许家印似乎“未雨绸缪、早有准备”。

早前,许家印被曝光已经与妻子丁玉梅在2022年离婚,并被外界解读为分割财产。

据凤凰网报道,而许家印的儿子也被曝光在许家印申报恒大财产破产前,得到了一个金额高达23亿的单一家庭信托基金,这也被称为是许家印给他儿子的“富二代保护计划”。

玩的是真的花,但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抛弃自己的祖国和根基生意,将财富大量转移出去,拥抱美元,这能说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可以做的事?

敢于触碰红线,就要接受红线的惩戒,金蝉脱壳固然高明,但是很明显,许老板最后的脱身大计,并没有得逞。

如果不抓,接下来许家印可能还要转移资产,所以国家只能出手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后续研判:恒大的终局,还有什么别的想象力可以讨论吗?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恒大老板许家印注定会留下浓重一笔,因为他的选择和做法,完全就是资本玩家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当然,只能当负面案例来用了。

许老板以一人之力改变房地产发展的轨迹,注定载入史册。

对于恒大而言,实际上后续的结果,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其他的想象力了。

抓人这个动作,特别对于许老板这个级别的任务,在中国往往是定性和实质性处理的确定性信号。

都煮熟下锅的鸭子了,还有什么死而复生,重获生机的可能?

自2018年以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被当作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既有经济下行、前期过高债务无法持续的原因,也有前些年金融监管过于宽松产生了很多非法金融(比如P2P)的因素,当然还有期间不断膨胀的影子银行(如信托/资管/私募等)、地方隐性债务等等。

也因此,金融排雷、定向精准排雷被逐步提上日程。

而房地产领域,是金融防风险,化解风险的关键对象。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做房地产生意,土地是不会跑的生产资料,不说什么经济周期和市场调教,情况再差,最多也是“肉烂在锅里”,好理解吧?

但是依附在土地之上的房地产开发和高周转模式,对应制造的债务窟窿,以及关联的金融机构风险,才是关键。

还是以恒大为例,土地储备,固定资产不看行情,能往国外转移吗?

所以,许老板的问题,就是金融维度的问题了。

本来官方就是一直希望他保交楼,给他机会和时间。

但许家印他一边广州跳楼(二楼),一边在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假动作一大堆。

目的就是把债务留给国内,收益留给自己。

万亿级别的债务,国家高度关注之下,还玩这些小心思,在大是大非面前做不体面的选择,都这个份上了,还有什么想象力可言?

接下来,国家快刀斩乱麻,恒大和许老板迎来终局,不是结束,而恰恰是新一轮席卷全国房地产行业的加速出清。

许老板和恒大,份量够,典型意义也有资格,而且这一次已经是在北京处理了,意思也很明确,是准备在给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打样示范。

后续,有样学样,有参考案例,很多躺平的开发商,可能也躺不住了吧?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出清,正式进入加速赛道。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恒大终局,是否是中国房地产经济本轮出清的关键节点信号?


很多事情和结果,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目前来看,恒大系资产还有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00708.HK,以下简称“恒大汽车”)的主要股东为中国恒大集团,后者的持股比例大概为58.54%。另据2022年度报告,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06666.HK,以下简称“恒大物业”)的主要股东有两个,一个由许家印和恒大集团等组成,另一个层层穿透之后也由恒大集团控制。

不过,目前恒大汽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恒大汽车共交付了超过760台恒驰5,公司负债总额为756.92亿元。恒大物业净利润为7.9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7.81亿元。

对于许家印及其旗下的恒大集团来讲,恒大汽车还没有贡献利润,而恒大物业贡献的利润对于恒大集团超万亿元的负债来说也显得微不足道。目前看来,许家印想要持续推进恒大集团的发展,只有老老实实保交楼了。

但是和9月份以前,这个保交楼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了。

国家没有出手以前,保交楼是主动选择,是求生可行之路;

国家出手以后,保交楼就成为了被动任务,就成了恒大和许家印唯一能做的事情,当然,也是恒大和许老板存在的意义所在了。

天堂有门不去走,地狱无路偏要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没有什么悬念的一个结论就是:

恒大和许家印的后续走向,以及最终的处理结果,将成为本轮中国房地产行业出清的范本。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世间因果,循环相报,很多时候,不是不报,只是时机未到,这不,时机到了吧?


以上,就是对恒大最新动向,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深入讨论分析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动向   债权人   大系   重磅   节前   债务   人寿   中国   强制措施   结局   物业   老板   来源   情况   财富   正式   集团   国家   汽车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