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粟裕的冤家对头, 本该授大将, 可惜在授衔前自杀身亡

前两天我们曾提到粟裕因与军团政委乐少华的矛盾而未被授予红星奖章。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乐少华,同样是一位传奇人物。或许现今的人们对乐少华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若他在1955年仍存世,他本应该获得大将或至少上将的军衔,以他的军功和资历。但遗憾的是,他在1952年选择了自杀。

乐少华于1903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与蒋介石同乡,然而他与这位同乡大佬并不亲近,反而时常唱反调。乐少华早期参与工人运动,有些类似于刘少奇,直到29岁才加入红军。一开始,他被任命为红5军团第15军的副政委,几个月后,又被改派至红3军团第7军,担任军政委员,成为正式军事领导。他的崛起速度无人能及。然而,就在这时,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改变。

1933年11月,乐少华被任命为红七军团政委,成为一个军团级别的高级干部。他的军事资历基本上应该使他成为大将,至少也是上将。然而,他后来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他与时任党内领袖的王明结盟。早在1927年至1931年,乐少华被派往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在那里结识了王明。王明回国后获得大权,而乐少华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被誉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乐少华或许是借着王明的背书,在许多事情上表现得非常强硬,甚至略显不通情理,特别是在与粟裕的关系上。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粟裕担任红七军团参谋长,而乐少华则是政委。有一次,红七军团计划阻击敌军,当时粟裕在前线,专程回来请示下一步的行动。军团长寻淮洲同意了粟裕的提议,但乐少华站在一旁沉默不语,既不同意,也不表示反对。众所周知,粟裕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天才,对人际关系不太懂,所以并未再向乐少华征求意见,而是准备返回前线。然而,这时乐少华突然爆发,指责粟裕专横,未经政委同意,不重视政委制度。我们的党强调“党指挥枪”,没有政委的同意,军团长也不能下达命令。于是,粟裕受到了批评,他并没有反驳。晚上,消息传来,红七军团竟然没有追击敌军,中央军委打电话来询问:这是谁的命令?乐少华才恍然大悟,但他不能向中央军委表达愤怒,只好将怒火发泄在粟裕身上。正如前两天提到的“红星奖章”一文中,根据粟裕的地位,他本应获得二等奖章,但由于乐少华的干预,他最终连三等奖章都未获得。此外,在一段时期内,粟裕的职务一直没有得到晋升。与粟裕关系较好的陈毅后来评论道:“在高级将领中,粟裕是受委屈最多、升迁最慢的一个。”粟裕自己也曾表示:“乐少华将我视为试图废除政委制度的危险分子,因此对我保持高度戒备,我那段时间,简直就像在作贼一样。”

1934年11月,乐少华率领的抗日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军汇合,组建了红10军团,乐少华仍然担任政委,而粟裕则是参谋长。然而两个月后,该部队在江西德兴县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埋伏。方志敏和军团长刘畴西都被俘虏,乐少华幸免于难,但却受了重伤,差点丧命,最终被秘密送往上海接受治疗。康复后,乐少华被派往担任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离开了前线。到了1942年,他成为陕甘宁边区兵工厂的厂长,成为我军军工工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解放战争期间,粟裕等人在前线指挥大军,而乐少华则在后方不断提供武器装备,曾经的“冤家”也在这个时候和解。

根据乐少华的资历,即使不获得大将军衔,至少也该被晋升为上将,然而不幸的是,在“三反运动”中,乐少华受到了错误的批判,无法承受这种委屈,于1952年1月15日在家中自杀,未等到军衔授予的那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乐少华还有一个身份,即他是邓小平的连襟,因为他的妻子浦代英的妹妹是邓小平的妻子卓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陕甘宁边区   布尔什维克   大将   中央军委   红星   冤家对头   军衔   政委   参谋长   奖章   敌军   资历   上将   军团   前线   军团长   可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