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古回来后,俄高层直言不讳:第二个乌克兰,就在中俄眼皮底下

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这是美国一家智库公司打的如意算盘,其实这场战争僵持到现在,局面已经很清晰了:乌克兰没吃什么大亏,俄罗斯也没占到便宜,源源不断的资本输向了美国,典型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如今乌克兰的资本大多已经归了美国,美国人在战争中又一次给自己创造了稳赢的局面。

尝到了甜头的美国人或许已经在默默的酝酿第二场“乌克兰危机”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前阵子俄罗斯高官邵尔班·卡拉·奥尔去蒙古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蒙古国街头的俄文标语竟消失了!

在卡拉·奥尔看来,这意味着蒙古正有心的和俄罗斯划清界限,作为“中俄怀抱中的国家”,蒙古此举到底有什么深刻的意味?

改文字的“怪圈”

或许看到这里有人会疑问,卡拉·奥尔这一关注点是不是太过小题大做了,毕竟人家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如今摒弃俄文改用回蒙古传统文字也无可厚非。

但其实卡拉·奥尔的警惕是对的,因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蒙古这一反常之举肯定在暗暗的攒着什么劲儿。

这里还得简单介绍一下蒙古和俄文之间的历史渊源。

当初蒙古的老祖先成吉思汗的铁蹄征战四方时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蒙古族虽然有自己通行的语言,却没有用来记录历史的文字,于是回鹘式蒙古文作为蒙古的官方文字应运而生。

后来的事情想必很多人都了解了,因为清政府的没落,中央对外蒙的控制力也逐渐式微,但与蒙古接近的俄国却取得了外蒙的实际掌控权。

其实在转变为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俄语之前,外蒙还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文字拉丁化的过程,但并取得什么成果。

直到1941年,在斯大林的干预下,蒙古国决定正式更改官方文字,短时间内过渡到了使用西里尔字母的文字。

所以严格来讲,蒙古国的俄文发展到今天已经在无形中加深了与俄罗斯之间的文化认同,对于自己国家的影响力之大,俄罗斯一度深感自豪。

但如今事情好像正在逐渐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蒙古将街边的俄文全部撤换下来,实际上是在悄么声的搞“去俄化”。

其实关于官方通用文字,历史上还有一个怪圈,我们都知道,韩国在很久以前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所以一些贵族非常喜欢用汉字来沟通交流,“讲韩语”有时还会被视为“俗”的象征。

上世纪40年代中期,韩国和美国越走越近,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韩国开始慢慢削弱汉字在他们国家的影响力。

到了70年代,韩国总统正式颁发禁令,禁止全国小学生再接触汉字,所有教科书一律用韩文教学。

尴尬的事情发生了,韩文推行了一段时间以后,相当数量的韩国民众看不懂韩国史书,而中国人却能娓娓道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最重要的是韩国在去除汉字的影响力以后直接倒向了美国的阵营,并且直到现在对我国依旧不是太友善。

无独有偶,汉字在越南也经历相似的待遇,从风行全国到如今被本土文字所取代,就连结局也是惊人的相似,若说如今的越南对我国还保留了多少善意,相信只有越南自己知道了。

如今蒙古正在推行的“去俄化”仿佛正是历史的重演,您说卡拉·奥尔能不担心吗?这不由的让人想起蒙古一直推行的“第三邻国”政策。

蒙古的平衡之术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蒙古的边境线被我国和俄罗斯团团包围,有人说蒙古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如果有谁想对它动手,还得问问中俄同不同意。

这种安全感或许是许多国家羡慕不来的,但蒙古显然不这么认为,因为蒙古人并不喜欢它的这两个邻居

就连当初“亲苏”的那段历史,也被他们视作“被人拿枪顶着脑门”的屈辱,所以为了平衡自己“夹心饼干”的命运,蒙古提出了发展第三邻国的外交理念。

看地图可以发现,蒙古的邻居不是只有我国和俄罗斯吗?哪里来的第三邻国?难道蒙古想要突破地理界线,给自己重新弄一个接壤的邻国出来?

非也!所谓的第三邻国意思是突破地缘政治,从另外一个区域发展出一个类似于“好邻居”的角色,从而形成一个能够与中俄抗衡的平衡力。

那么这个第三邻国蒙古会中意哪些国家呢?

肯定不能从我国或者俄罗斯的好朋友里面入手,不然蒙古更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了。

环顾这些国家,除了美国几乎没有一个能够独立支撑与蒙古的友好关系,日韩等国虽然有心,但苦于无力,因为想要绕开中俄单独和蒙古发展经济以及能源甚至是军事的合作,需要的不仅是胆量,还有协调中俄两国的能力,显然这些丝毫都不具备。

况且这些国家很多还在追随美国的步伐,断然不可能贸贸然绕开美国与中俄腹地的国家发展深度合作,所以选来选去,美国就成了蒙古发展第三邻国最直接的对象。

对于蒙古的盛情邀请,美国自然忙不迭的答应,因为它正愁没什么理由把手伸到中俄腹地呢?于是这两个国家一拍即合,签订了一系列推动美蒙经贸合作的声明。

要知道,自从美国对我国展开芯片制裁以后,我国便限制了镓和锗等稀土资源的出口量,这可是发展半导体必不可少的资源,这一强势反击让美日韩等国挠破了头。

可没想到这个时候蒙古却大手一挥:“我们的稀土资源不限量!”

这下好了,美国正瞌睡呢,蒙古毫不犹豫的塞过去一个枕头,于是这两个国家突然之间达成了3100万吨稀土的交易,但是就蒙古的地理位置而言,想要将如此大宗的稀土运出去谈何容易?

即便两国如今正商议用空运解决运输问题,但最终的结果不还得看我国脸色?要知道俄罗斯至今都不允许美国飞机踏足俄罗斯上空。

倘若这般讨好美国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那蒙古前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还曾就俄乌冲突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说:“蒙古一定得出手(援助乌克兰),哪怕我们介于中俄之间。”

且不说蒙古有没有这个行动力,单就拿援助乌克兰军事武器来说,“遍地黄金”的欧洲各国如今尚且勉强维持,而蒙古这个债务是GDP两倍的国家,老百姓的生计尚且顾不过来,哪里来的费用去支援乌克兰呢?

不过话虽如此,额勒贝格道尔吉的发言之前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蒙古正在极力的拉拢美西方各国,寻求加强与他们的政治合作,而中俄的侧重点则更多放在了经济上。

蒙古的军事

至于卡拉·奥尔“第二个乌克兰”的担忧,其实有些过于高估蒙古了,蒙古虽然同样也是一个海陆空三军齐聚的国家,但受限于地理位置,其中规模比较大的陆军也不过8500人。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的,如果不是必要情况,蒙古根本不会发生战争,如果真的发生了,也没有什么抵抗的必要,所以严格来讲蒙古的这些兵力其实是为了向外界宣示国家的主权独立,而非征战所用。

至于海军,那就更不必说了,蒙古的海军常年守着国内的一片内陆湖,人数规模更是令人惊叹,一支7人组成的海军部队甚至还没我国的民用渔船队伍庞大,指望这7个人能翻出什么浪花?

“我希望终有一日能看到真正的大海”,这是蒙古曾经的海军船长的一句肺腑之言。

所以按照蒙古目前的经济实力,供养不到十万的兵力已属极限,根本无法造成乌克兰这么大的破坏力。

况且俄乌战争之所以能持续这么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西方集团持续“输血”,而蒙古的地理位置,一旦爆发战争,这些西方国家也是有心无力,难道要把自己的精锐和武器送到我国和俄罗斯的包围圈里吗?

综上所述,即便蒙古想要朝着乌克兰的方向演化,现实的条件也不允许。

写在最后:

如果蒙古足够聪明,他就不会打破目前的平衡,更不可能彻底选择站在中俄的对立面上,毕竟用铁蹄打天下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和平”仍然是主要旋律。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利为自己的独立和强大去筹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最中庸的办法,既不打破如今的动态平衡,也不能让合理的竞争发展成冲突。

参考资料:

【1】战争史:蒙古国军队有多强?海陆空齐全,飞机坦克数量过百,放非洲能称霸

【2】主持人刘美希:与美签稀土订单后,蒙古又找到中俄,想搞平衡外交?蒙古要想清楚

【3】文昊破局:蒙古已拥有“第三邻国”:未来或成为中俄中间的“定时炸弹”

【4】孤影潇湘:蒙古国“去俄化”:将恢复传统蒙古文,从文化上“抛弃”俄罗斯

【5】易烨卿yyds:从蒙古回来后,俄高层直言不讳:第二个乌克兰,就在中俄眼皮底下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乌克兰   蒙古   俄文   卡拉   汉字   越南   直言不讳   俄罗斯   邻国   韩国   稀土   美国   眼皮底下   高层   文字   蒙古国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