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在天津担任市委书记,39岁成为国务院副总理,48岁成为普工

“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只知道,你在这里。”这句网络名言最能概括孙健·同志的一生。



孙健1936年出生于河北定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但他的人生经历却并不平凡。他曾任天津市委书记,39岁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来又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孙健的成长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1951年,15岁的他进入天津内燃机厂,接受砂型铸造工培训。砂型铸造是一项又脏又累又无聊的工作,很多人都坚持不了,但孙健却用他惊人的坚韧和韧性,为这项看似无望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以后的职务上不断晋升。



1968年起任天津第一机械局革委会副主任。 1971年任天津生产指挥部副主任。 1973年11月,37岁的孙健成为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与书记并肩,负责主持天津的工业建设。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与市委书记和孙健一样,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既不傲慢,也不急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每天早出晚归,经常深入工厂考察。他朴实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天津市民的广泛支持。



1975年1月,39岁的孙健在第四次人民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这不仅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巅峰,也是他承担极其繁重责任的开始。从1975年到1978年这三年多的时间,就是孙健担任副总理的整个过程。

那段时期,我国政治环境动荡,恰逢“批邓”运动。许多领导干部受到攻击。周恩来、总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提拔一些工农干部参政,孙健就是其中之一。



孙健是当时国务院最年轻的副总理。几个六十多岁的同志老人并不看好这个年轻人,认为他太年轻了。但孙健没有理会这些言论,只是埋头工作。他专注于工业和交通建设。但由于经验不足,他主动深入基层培训。

孙健担任副总理的三年多时间里,走访了全国100多家工厂,乘坐艰苦的火车,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所到之处,他的生活条件都非常简陋,有时还得和工人面对面睡在临时折叠床上。起初大家都觉得副总理这样很可笑,但发现孙健的诚意后,大家都被他感动了。


1978年,孙健因组织调整免去副总理职务时,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解释和安排。

虽然没有具体细节,但可以看出,孙健离开国务院时,该组织对他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尊重。该组织安排孙健重返该地区工业第一线工作,也希望他继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工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今年,孙健48岁,正值巅峰。按照常理,他可以留在中央并担任其他重要职务。但他选择不甘心,而是自愿回到天津,重新成为一名普通工人。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孙健住在工厂车间。每天我和同事们一起上早晚班,操作机器,执行工作任务。他从不提及自己的过去,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但大家都默默地尊敬他,因为他过去的经历,将他锻造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

1985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工厂不得不新建厂房。经过全体讨论,领导人一致选择50岁的孙健来担负这一重任。在他的带领下,新车间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按时完工,大大提高了公司的产能。这再次印证了孙健的务实作风和过硬本领。



孙健于1997年11月在天津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了人生的多面性:成功、失败、平庸、坎坷……但对于孙健来说,这都不算什么。最可贵的是我一直保持的简单和诚信。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

孙健一生都在解释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意味着什么。他的起起伏伏的经历将继续激励更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如他生前所说:“我不是为了当官而奋斗,而是为了给人民争取真正的好处”。这也成为他最动人的注脚。


请点击“关注”,不仅方便您的讨论和分享,还能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最后,如果你对本次活动还有其他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天津   指挥部   周恩来   砂型   国务院   副总理   巅峰   车间   作风   职务   工人   工厂   组织   工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