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胡启立调中央后“闯了大祸”,万里:周总理生前的批示救了你

引言:

1982年,全国人大的一位老同志向中央提交了专项报告,提议在大会堂旁边修建办公楼,胡启立内心是不同意这个提议的。

他将这件事向胡耀邦做了汇报,胡耀邦的也表示不同意,于是胡启立就把这件事情压了下来,也没有将报告上交。

后来这位老同志得知自己的专项报告并没有上交,发了很大的火,这时万里搬出周总理生前的批示,才替胡启立解决了他闯下的大祸

调任天津遇难题

1980年,经过中央的慎重考虑,决定调任胡启立前往天津担任市长,主持当地的工作。在接到通知后,胡启立既激动又紧张。

中央愿意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说明组织信任自己,但胡启立是第一次主持这么大城市的工作,他又有点担心做不好。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认为天津是特大城市,经济发展领先,还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还是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

胡启立来到天津后,开始展开实地调研,他自己亲眼看到的天津似乎跟外界所描述的不太一样。

1976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临近的天津自然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在经历了地震的重创后,四年后的天津还没缓过神来,放眼望去还是满目狼藉。

有数据显示,天津城中竟然有高达15万的居民住在马路上,他们的住所就是临时搭建的大棚。当地的马路本来就不宽敞,临时大棚的搭建让道路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天津市民还调侃自己的城市,并形象地总结了当地的三大奇怪事件:第一怪是有楼房不住偏要住马路上,第二怪是开小汽车竟然还没有骑自行车跑得快,第三怪是当第的自来水都能腌咸菜。

其实这是天津市民对城市问题的变相调侃,这所谓的三怪就是对衣食住行的反映,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都解决不了城市就没有办法发展。

胡启立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这三怪,面对这三大难题,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但却一直没有讨论出可行的应对措施。

胡启立担任市长的第一年,天津就发生了一场火灾,一所大学操场上的抗震棚着火了,四周开阔没有挡风的建筑,加上每个棚之间的间距很小,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众多受灾群众情绪十分激动,很快他们就聚集到一起,想要见一见市长。这时的胡启立正好在北京开会,听到火灾的消息后他立马赶回了天津。

本来生活过得都不如意,这次又发生了大规模火灾,市民们就更加愤怒了,他们都吵着要见市长,这时胡启立站出来稳住局面:

“大家好,我就是天津市的市长胡启立,大致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让大家受惊了,是政府的工作没有做到位。现在大家可以自行推荐代表,明天到市政府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的方案,我保证明年一定做到让大家回家过个团圆年!”

胡启立的发言很真挚,但他却没有看到群众有很大的反应,回去后他便向同事提出了疑问,同事回答他:

“市长,你刚才说的话有点夸张了,一年时间让群众回家过年,好几任领导都说过类似的话,但却没一个能真正做到的,大家听得次数多了自然就没反应了。”

同事的一番话让胡启立感到了压力,他知道天津的发展存在很大问题,但既然自己答应了群众,就一定要说到做到。

万里发火要换掉天津领导班子?

现在从群众到干部,对当地的发展都没有信心,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时之间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内心开始苦恼起来。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胡启立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就是现在常务副总理万里,他打算到北京去拜访万里。

来到北京后,胡启立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告诉了万里,并请求万里能够支持他的工作,万里了解了胡启立的处境,回答道:

“在工作方面我肯定会大力支持你,如果你要问我要钱的话,我就帮不了你。”

胡启立说道:

“我这次来北京不是跟你要钱的,我希望你能亲自到天津视察一番,然后大发脾气,命令我必须解决当前的问题。”

“发个脾气就行了吗?”

“对,你只要大骂我一顿就行。”

很快万里就到天津来视察工作了,由胡启立和当地的几个干部陪同,看完天津的实际状况,万里确实生气了,随即他就组织召开了干部会议,在会上他大发雷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们这些领导干部住在楼房里,却让老百姓睡在大马路上,天津早些年发展的多好,如今出现脏乱差的情况,全国都很难找到如此严重的!”

接着万里直接指着胡启立等领导人说:

“你们这些干部每天在干什么?赶快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给解决了,如果你们改变不了现状,我会直接向中央汇报,领导班子都换人吧!”

发完火后,万里私下问胡启立:“我今天是不是骂的太过分了?”

胡启立回答道:“没有没有,说的非常好。”

在万里离开天津后,胡启立再次组织召开了干部会议,在会议上他是这么说的:

“中央领导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吧,我们再不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的饭碗也都保不住了。大家一起加油解决问题吧,要是谁偷懒被我发现了,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兑现让群众搬新房的承诺

胡启立下令将万里的话传达给所有的干部以及群众,听到消息的市民们都很高兴,因为天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不能再不管不问了。

胡启立此前没有管理这么大城市的经验,于是再次向万里寻求帮助,将有城市建设工作经验的李瑞环同志调来天津当副市长,协助胡启立搞建设。

现在天津最大的问题就是百姓没有地方住,只能睡在临时在马路上搭建的棚中,不仅不安全,还影响了城市的交通。

李瑞环想到一个办法,他向胡启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把全市包括中央驻津的单位,新修建的房子全部暂时借给政府使用,让住在大马路边的群众搬进去暂住,等政府的房子建好后,再还给这些单位,一平方米都不会少给的!”

胡启立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因为涉及的部门比较多,所以执行时自然会遭到阻力。胡启立选择迎难而上,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随即文件下发到各个部门,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些问题胡启立早就想到了,他就让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疏导,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胡启立没想到的是,在某些干部提前听到风声后,在文件下发之前就让人住进了原本空着的新房。

对于此类现象,胡启立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的处置,防止这种不良风气继续蔓延,同时也保证了新房计划的顺利实施,胡启立没有食言,群众们在年底之前就住进了新房子,开开心心地过大年。

解决水资源困境

1981年,华北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旱灾,天津也在其中,根据当年的资料记载,天津位于9条河的下游,在遭受旱灾后有8条河水都出现了断流的现象。

不仅如此,平时为天津供水的几个上水库,水位急剧下降,一度降至死水位以下,当地的地下水也无法正常供应,最终只剩下海河这一个水源。

眼看天津就要断水,胡启立召开会议讨论,最后将河北省的滦河上段的潘家口水库作为引水源,但这件事情天津单方面做不了主,毕竟还涉及河北省。

于是胡启立就将需求上报到中央,中央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万里同志来解决,于是胡启立找到万里,将天津的具体情况向他汇报,万里表示:

“这是关系百姓生存的大事,为了防止互相推卸责任,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全权负责,你们一定要处理好,对人民负责,对中央负责!”

对于引滦济津这项工程,万里还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要保证水的质量;第二要加快工程的推进速度;第三不可浪费水资源。

胡启立接到万里的指示后,立马赶回了天津,与各部门负责人商讨工程方案,经过多番讨论,方案初步定了下来,但在引水路线的选择上,几方出现了分歧。

天津市的方案是选取最近路线,也就是走南线,而河北省和水利部则认为应该走北线,经流唐山再到天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天津的用水问题,沿途的城市也能跟着受益。

双方各执己见,迟迟讨论不出来结果,最后只能找到万里同志,在双方汇报完毕后,万里做出最终选择:“就按照天津的方案来实施吧!”

就这样,引水工程开始实施,在这期间万里经常到天津监督工程,1983年,工程终于完成,天津的居民再也不用担心用水的问题了。

调任中央惹下大祸

1982年,中央调任胡启立到北京工作,担任中央办公厅的主任。来到北京后,胡启立走访了不少的老同志,向他们请教中办工作需要注意的方面。

被调到中央工作后,胡启立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他害怕自己一不小心犯错误,于是他遇到问题就会向万里请教,在学习中进步。

有一天,全国人大的一位老同志提出建议:将大会堂西侧的空地建成办公楼,并且还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

报告交到了胡启立的手上,他认为在这种中心地带,不能哪哪建的都是办公楼吧,还是应该给市民留点娱乐的场所。

随后胡启立就将这件事向胡邦耀汇报,胡邦耀跟胡启立的想法一样,不赞成再建办公楼,胡启立竟将这份报告压了下来,并没有上交。

几天后,提建议的那位人大老同志开始心急了,因为中央一直没有回复,在经过打听后他得知胡启立私自将报告压下来,要前来质问。

胡启立慌张地找到万里,向他请教解决的方法,在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万里眉头紧皱:“这件事情有点棘手,我需要时间想想。”

几天后万里将胡启立叫过来,说了一句:“你还是很幸运的,周总理生前的批示帮了你!”

见胡启立一脸疑惑,万里解释道:“周总理生前曾留下指示,将大会堂西侧的空地建成国家级的歌剧院!”

于是胡启立就将周总理生前的指示传给了这位人大老同志,周总理的意思没有人敢轻易反驳,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生前   中央   河北省   老同志   大祸   天津   办公楼   北京   市长   群众   市民   干部   报告   城市   工程   工作   胡启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