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后,75、83集团军配备空突旅,此事为何?争夺一树之高制空权

军改后,75、83集团军配备空突旅,此事为何?争夺一树之高制空权

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中央军委尤为重视多兵种协同作战,集团军序列内有装甲兵、炮兵、步兵、陆航、电子对抗、工兵等兵种。其中,陆航对集团军而言意义非凡,让“陆地猛虎”变成了“陆地飞虎”,为地面作战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西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组织编队训练


但是,我军因直升机技术的限制,陆航规模一直不大。至军改前夕,陆军系统只有10个陆航团(旅)。军改后,新型陆军被赋予“全域作战、立体攻防”的神圣使命,对陆航力量的需求非常之大。为此,中央军委为五大战区陆军11个集团军配备了陆航旅。

中陆第83集团军、南陆第75集团军则比较特殊,配备的是空中突击旅(下文称空突旅)。空突旅是陆航和传统步兵的“合二为一”,配备多型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着重强调空中投送速度及突击能力,细分为侦查模块、火力模块、机降模块,空地高度融合为其显著特征。

这也就意味着,空突旅极为重视“一专多能,一兵多用”。以中陆第83集团军空突旅为例,该旅“突击先锋连”指导员王留根既能驾驶直升机,又能指挥地面空突步兵分队。王留根之前是武装直升机飞行员,后根据需要交叉任职“突击先锋连”指导员。

▲中陆第83集团军某空突旅演练


像王留根这样的“跨界”经历,在空突旅极为常见,目的就是为了深入骨髓的高度融合。回归到正题,在笔者看来,第75、第83集团军配备空突旅的深层次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争夺“一树之高”超低空制空权,此为新型陆军的历史使命;


我们经常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古训,来形容攻守之间的辩证关系。而空突旅的横空出世,就是为了兼顾攻守之道,让陆军插上“钢铁翅膀”,牢牢的把握住“一树之高”的超低空制空权。空突旅的任务使命很明确,旨在提升野战部队快速反应、全域到达、立体攻击的作战能力,此为新型陆军的历史使命。

现代战争样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体性特征更加凸显。换言之,没有形成超低空作战优势的能力,想要掌握地面作战优势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在完整的火力打击体系中,以“一树之高”为临界点,上有固定翼飞机和导弹、下有坦克装甲车辆,而“一树之高”的超低空对陆军的威胁非常之大。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一旦丧失了“一树之高”超低空制空权,战争结果是灾难性的。1991年1月,“沙漠风暴”空袭行动正式开打前22分钟,美军抽调8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超低空突袭的方式躲避了伊军雷达网,隐蔽进入伊拉克南部,不到4分钟就报销了伊军预警雷达站。

尔后,多国部队战斗机趁机从缺口处进入伊拉克领空,由此拉开了“沙漠风暴”空袭行动的序幕。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阿帕奇在超低空经常对伊军装甲部队“挨个点名”,创造了1:3700的惊人战损比,伊拉克却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由此观之,掌握“一树之高”超低空制空权的重要性。


二、空突旅具有“大机群低空突防,全要素立体投送”的能力;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怎样又快又安全的达到既定战术目标,就需要在快的基础上强调隐蔽性。由上文可知,阿帕奇以超低空方式突袭,躲避伊军雷达网,这就是隐蔽性效果。我空突旅列装的主战装备,隐蔽性能极为出色,这就为大机群低空突防能力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陆第75集团军某空突旅所配备的主战装备直—20


此外,我空突旅列装的运输直升机,具有载力大、续航长、机动性好的特点。诸多优势加持之下,空突旅形成了“大机群低空突防,全要素立体投送”的能力。以直20为例,可以采用超低空姿态飞行,实现空中漂移、准确停靠等战术动作,还可以贴地飞行投放空突步兵。

大家可能对贴地飞行没有概念,笔者给大家讲一下。直20的诸多战术动作中,“低速近地、直接离机”极具实战效能。空突步兵完成离机着陆的动作后,需要快速转换为弯腰前行的战术动作。此时,直20机腹位置到地面的距离,基本上与弯腰前行的步兵身高一致。

整个过程非常短暂,空突步兵投放完毕后,直20迅速脱离作战区域。“低速近地、直接离机”的战术动作,对直升机性能、突击步兵的军事素质以及人机配合的默契程度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但是,类似于“低速近地、直接离机”这样的战术动作,对空突旅而言无疑是家常便饭。

▲空突步兵


综上所述,第75、第83集团军配备的空突旅是军改后的新质作战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75、第83集团军的空突旅也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此话怎讲?犹记得当年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于1988年1月组建直升机大队,由此开启陆航建设的新篇章。

此后,我军其他主力集团军陆续配备陆航团(旅)。至军改前夕,已有大约6成的集团军配备了陆航部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合成体系越来越完善,空突旅会由点到面的不断扩大规模,以助力“飞行陆军”的形成,让集团军飞得更远、跑得更快、打得更准。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部组织人机协同演练


毕竟,“人机合一,协同作战”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是惊人的,这也是战区体制下联合作战体系的冰山一角。再说一句题外话,武警第一、二机动总队所配备的直升机支队,也是为了争夺“一树之高”的超低空制空权,与“飞行陆军”的建设理念是一致的。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制空权   集团军   中央军委   雷达网   配备   伊拉克   机群   低空   战区   作战   步兵   直升机   战术   此事   动作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