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潜伏32年,金龙鱼伪装国货大肆收割百姓,一年狂揽2575亿!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丨拉宾德的独白

编辑丨拉宾德的独白


“1:1:1黄金配方”,曾经广告铺天盖地的金龙鱼,一直以来被许多国人认为是值得骄傲的国产品牌,但是它却是纯种的“马来西亚鱼”

自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在长达32年的时间里,一直伪装成国货。

还曾被选入国家品牌计划,在去年更是直接狂揽2575亿。

作为外企的金龙鱼,是如何伪装成国货,在华大肆收割32的呢?

«——【·丑闻频出,口碑暴跌·】——»

2004金龙鱼因为“大豆风波”,金龙鱼就因为在安全性问题上存在对消费者隐瞒和欺骗的行为口碑受损。

要知道中国市场可以说是金龙鱼产品最大的受众市场,而金龙鱼这种以牺牲中国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营销模式,激起了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

2015年,温州市又曝光了一起制假售假的金龙鱼使用事件,温州警方发现了5000箱、重达2吨重的假冒金龙鱼食用油,并且这些假货已经做好了标签和封盖,是随时可以进入市场售卖的。

据造假人员称,一箱假冒伪劣的食用油仅仅需要120元的成本,但是一箱真品却需要210元的成本,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警方的及时破获,这批假冒伪劣的产品会产生多大的危害。

2020年,中国海关拒绝了来自金龙鱼旗下哈萨克斯坦子公司的600多吨未标识准基因的初榨菜籽油和大豆油入境。

一时之间,准备全力冲击上市的金龙鱼,再次陷入“转基因”的丑闻中。

要知道,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我国明确规定,只要是列入标志管理目录,并且用于销售的转基因农业生物,都应当进行标明。

如果未经标明或不符合要求的,都禁止进口或者对外销售,而金龙鱼的这波操作也是明知故犯,往枪口上撞。

而金龙鱼因为转基因的问题,被中国海关拉入了黑名单,这让金龙鱼的品牌形象也是大受打击,金龙鱼的口碑也直接暴跌。

也就是在同一年,金龙鱼和家乐氏合资的公司就因为从泰国进口了27000多盒家乐氏早餐谷物曲奇饼就被查出霉毒素超标,并处以重罚。

一系列丑闻的曝光,让许多消费者对金龙鱼的产品失去了信任,金龙鱼也是失去了很多客源,直到现在依旧没有改善。

据分析,虽然去年金龙鱼的年收益为2574亿元,但是净利润只有30.11亿,与去年相比大跌了27.12%,完全就是增收不增利。

利润没有增收,金龙鱼的差评却已经高达数百条,许多消费者表示在购买的金龙鱼大米发霉变质、存在质量问题,更有消费者在食用后还出现了肠胃问题。

直到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原来占据我国多食用油市场多年的金龙鱼,是一条“外国鱼”。

«——【·金龙鱼在华收割32年·】——»

食用油可以说是人们日常吃饭中必备的原料,在我国日常的粮油品牌中食用油是最出名的,其中金龙鱼食用油在民众中也是有着极大的名望。

1991年在改革开放时期,金龙鱼以瓶装食用油的形象悄无声息进入了中国的食用油市场,由于那时中国以散装油的售卖为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而金龙鱼就以小包装的创新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改变了国人的用油习惯,然而就是这样家喻户晓的产品,却不是中国的国产品牌。

却一直凭借着金龙鱼这个中国化又接地气的名字伪装成国货,在中国的市场存在了32年之久。

金龙鱼的创始人郭鹤年虽然祖籍是中国福建,但是却早早就已经移民到了马来西亚,并在1991年创立了金龙鱼。

在20世纪70年代,郭鹤年便决定将生意扩展到中国,在1974年时便在香港成立了嘉里集团,之后更是瞄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机,成功将金龙鱼引入了中国市场,开始在中国市场大肆敛财。

而郭鹤年本人也十分的有经商头脑,他先是从国外低价采购大豆、玉米等原材料,然后再将这些原材料做成食用油和面粉后卖到世界各地,在从中赚取巨额利润盈利。

而金龙鱼也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在我国食用油市场超过了40%的市场份额,虽然金龙鱼的起步非常早,但是金龙鱼的终端布局非常的完善。

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金龙鱼的原工厂也是迅速扩展,到2019年时,在全国35个城市已经拥有了110多家工厂,共涵盖了2939个销售网络。

经销商更是达到1585个,分销商也有5000家,光是终端保证供应就已经超过了100万个,这样成为金龙鱼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金龙鱼还特别会做广告营销,不仅将产品大量的投放到电视和报纸广告上,还邀请众多知名艺人最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

那句“金龙鱼1:1:1调和油”也成为了深入人心的广告词,可以说是完全“洗脑”的模式,而金龙鱼也不没有放弃价格战。

在那时被称为是食用油三巨头的鲁花、福临门以及金龙鱼中,金龙鱼的价格占有最明显的优势,凭借这份优势金龙鱼也直接抢占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国货意识的觉醒,已经食品安全的重视,金龙鱼这个资深的外资企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金龙鱼后续发展·】——»

在1988年成立第一家食用油工厂后,金龙鱼便在短短两年你的时间内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第一大品牌。

之后更是从最初的一年的三千吨到十二年后的年产量100万吨,在2006年时,金龙鱼的母公司益丰国际还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为了继续打开中国市场,金龙鱼便以花生油为主的品牌“胡姬花”,在2020年时还以益海嘉里食品的名义登录深交所,并一跃成为市值第三的上市公司。

金龙鱼还通过收购,兼容了许多生产小厂子,来扩大自己的工厂和企业规模,增加金龙鱼的生产值。

不仅如此,金龙鱼还积极探索其他领域,向预制菜等也曾有所参与,但是结果不是非常理想,并没有做出什么名堂。

但是金龙鱼食用油也早已经成为了食用油的第一梯队,光是去年一年的营收就收获了2575亿的业绩,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的“粮油霸主”。

然而,在收获巨大利润的同时,金龙鱼却频频传出质量问题等丑闻,屡次陷入舆论的浪潮中。

身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产业,就要保证消费者吃到的食品是安全的,诚信才是一个企业能够立身的根本,只有被消费者接受才能在市场长久的发展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国货   马来西亚   转基因   食用油   年时   中国市场   丑闻   中国   口碑   说是   消费者   工厂   百姓   品牌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