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本有42万,挺进大别山减员3万,为何49年整编只剩28万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关注”,持续为您奉上诚意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1949年初,中原野战军整编成为第二野战军,全军28万人。

这个数字有点少。

要知道,1946年刘邓领导下的晋冀鲁豫部队共有42万人马,其中包括28万野战部队和14万军区和地方部队。当时位居全国各大解放区兵力之首!

1949年的二野28万,里面也有部分军区武装。和三年前相比,总兵力少了14万。

哪里损失了?有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挺进大别山,是不是在那里伤亡了很多?我们梳理一下历史脉络。


一、42万大军的由来

刘邓大军的基础是129师。

129师在1937年组建之时,下辖385、386旅两个旅,386旅旅长就是我们的陈赓大将。129师的兵员主体来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还有少部分陕北红军。当时兵力约1.3万人。

129师当时汇聚了一大批杰出将领,尤其在刘伯承这位当代孙武的率领下,不仅会打仗,还非常擅长发展武装力量。到1938年10月,组建一年多,刘伯承就像变戏法一样,把129师从4个团的主力,扩充到13个团,如果按最初的一个团3000多人的编制,那么1938年时的129师近4万人。


与此同时,刘伯承还建立了地方武装3万人。

看过《潜伏》的朋友们都知道,翠平念念不忘的袁政委,就属于这种武装力量。

刘帅深谙建军治军之法,并不会趁着河北山西形势混乱,不分良莠地把土匪和流民都拉到部队里。其他根据地大部分都是基干武装数字比正规军要多,129师却是反着来。

刘帅治军求精不求多,于此可见一斑。

笔者一向把解放战争之初刘邓部队质量列为各大战略区之首,根源性依据便在于此。

1946年晋冀鲁豫部队整编成军,刘伯承仍然坚持正确理念,主力纵队28万人,军区部队和地方民兵武装14万人,仍然是主力比基干武装多。


刘伯承雄心勃勃,所向无敌,在四省交界之处频频主动出击,由于主力纵队实力强大,与之交手的国军全都望风而降。四省国军闻刘伯承之名而胆寒。

正当刘伯承准备扩大战果,准备东连罗荣桓,北接聂荣臻,西与贺龙联手,在北方打出一片超级巨大的解放区时,中央来电,突然改变了刘伯承的战略计划。

毛泽东1947年5月4日,发电指示刘邓,于6月1日前完成休整和准备,率大军出中原,向南进攻,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


这一封电报,让刘邓大军首脑机关都蒙了。

当时晋冀鲁豫挟40万大军之强盛威势,即将把国民党军逐出豫北冀南,实现对这一地区的完全控制,怎么突然改变方向,成了往南打呢?

我们回顾纵览一下内战之初的大形势。

内战爆发以来,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我军基本上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使国民党军转为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军由战争之初前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正规军人数由200万下降为150万人。

这些兵力大部分被用来守备交通线和重要城市,可用于战略机动的部队只有40个旅了。


我军经过一年的战争,通过歼灭敌人来补充自己,总兵力由127万人升到19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由61万人发展到100万人。

但是,我们并非全是一路凯歌,形势逐渐变得糟糕起来。

国民党军改为重点讲攻后,对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造成巨大的压力。

毛泽东为了拖住胡宗南兵团,减轻其他战场的负担,坚持留在陕北,一面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一面与胡宗南周旋。

虽然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镇三次战役的胜利,给胡宗南以沉重打击,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局势。


胡宗南盘踞延安,指示手下部队对安塞、保安地区进行“清剿”,一方面寻找西北野战军决战,更重要的是企图寻找党中央的所在。

毛泽东、周恩来带领中央机关在靖边、葭县、米脂一带黄土高原转移,与敌人周旋。这一带地区荒凉贫穷,毛泽东等人经常以野菜、黑豆充饥,的确是非常艰苦。

在山东战场,华东野战军在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一举歼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国民党军不甘失败,仍然全线推进,压缩我山东解放区。由于战争深入解放区中心地区,严酷的战争耗竭了解放区的财力物力


我军难以在短期内打破敌之攻势,如果任由蒋军肆虐于解放区根据地,我军将一点点丧失元气,战胜敌人的周期将大大延长。

基于这些考虑,中央作出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决策。这个决策的实质在于,将我军主力打到外线,即转入蒋管区作战,使我解放区缓解压力,恢复造血能力。

二、付出代价也要南进

能够理解中央这种战略意图的,只有刘邓等数人。

刘伯承、邓小平坚决执行中央命令,下令全军休整,准备南进。

大家虽然都开始按命令行事,但思想上的疙瘩靠命令解决不了。刘伯承、邓小平一商量,南下之前,得做一次思想工作,让大家想通了再走。


邓小平于是决定,在石林召开一次会议,统一思想。

石林在今河南鹤壁市山城区,是一座太行山东麓的小山村,村里有一座佛寺叫法隆寺。会就在这里开。

邓小平做思想工作向来只抓主要矛盾,与会的都是纵队司令政委,以下的干部不用来。刘邓首长只负责把纵队首长的工作做通,余下的各纵自己回去做,谁做不通,板子打到谁屁股上。

刘邓分别在会上做了报告,一方面说中央的意图,一方面讲自己的困难。

中央的意图大家都理解,自己能有什么困难呢?刘邓在上面一边讲,底下王近山、曾思玉、陈锡联等人就议论开了。


邓小平的风格是,不爱讲大道理,习惯于开门见山。

他举了三件实例。

第一件,今年春天,我军在邯郸扩兵,原本布置了1200名。县委支持工作,两天就完成了1600人,超额完成。接着又布置了1600人,两周内又完成了。于是又布置了2000人。虽然后来都完成了,一口气在一个地方招了4600人,但当地老百姓负担太重,青壮劳力都去部队了,农业生产没有人干,引发当地群众集体去请愿。

第二件,大军在豫北作战,向一个县派了3000付担架,县委为了保障好野战部队,加派了一倍。但是下到县里时,时间太紧了,只给一天时间。根据地老百姓意见非常大,完不成。当即就有800多群众逃走躲了起来。


第三件,豫北作战紧急时,冀南政府要运四百万斤粮食到豫北,由于时间紧急,只好把滏阳河开闸放水运粮。河水是磁县老百姓的救命水,一放开,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活了。又到县政府去请愿。

邓小平说,这三件事,都发生在我们的人民群众头上。要兵要粮要担架,我们能不要吗?不要的话部队就没法打仗。但是一直这么要,老百姓也承受不了。

两边都有矛盾。根源在哪?就是国民党军一直压着我们打,一直在消耗我们解放区的人力物力。国民党军只是损失了一些军队,而我们消耗的是生命力。老百姓无以为继,军队也就不存在了。


这个道理一讲,纵队首长们个个觉得汗毛直竖,都意识到了危机。

石林会议之后,统一了思想,大军决定抛弃根据地,不惜代价地南进。

但刘邓首长还是打了点折扣,42万大军全部南下不可能,这么多人,粮草是最大的问题。南下的兵力主要由一、二、三、六等4个纵队组成,总兵力12万多。我们习惯上称呼的刘邓大军,多是指这4个纵队组成的南下部队,而非全部晋冀鲁豫部队。实际上刘邓大军最严格的定义应当是晋冀鲁豫部队。

三、沿途损兵折将


刘邓大军经河南山东交界处向南挺进,蒋介石隐约察觉到刘邓南下的意图,集中主力在菏泽一带拼死堵截。

一开始刘伯承只走不打,遇到硬仗就绕着走。但是敌人用精锐之兵穷追不舍,刘伯承也恼了,欺负我刘伯承不会打仗吗?

经过精密筹划,刘伯承指挥大军在羊山集围住了蒋军宋瑞珂率领的整编66师,宋瑞珂誓死抵抗,但是架不住刘伯承四个纵队的猛攻,打到最后见实在支撑不住,率残部投降。

羊山集战役对刘邓大军造成了一定损失,其中二纵有19名团以上干部受伤,营级干部死伤32人,连以下干部阵亡率更高。押送宋瑞珂的途中,二纵有一名干部忍不住悲痛,把宋打了一顿。


在鲁豫皖三省边界转进28天,刘邓大军虽然消灭了国民党军四个整编师部,共干掉敌5.6万人,但自身伤亡也高达1.3万人,半个纵队打没了。

蒋军集结了23个旅约20万人兵力一路尾追,刘邓大军一边应付敌人,一边急行军穿越黄泛区、沙河、汝河、淮河等重重自然阻碍。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刘邓大军不得不含泪将重炮、大炮丢在沿途,一路轻装前进。

后来中野攻坚能力不足,与挺进大别山途中重武器丢失过多有着直接关系。

好不容易穿过黄泛区,后面的困难越来越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蒋介石怕刘邓大军一路南下,抵挡不住,于是让白崇禧亲自指挥部队拦截。大别山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北接中原腹地,南连江汉平原,西可威胁襄阳、武汉,东可出皖南入长江,直逼南京。

国民党方面一听说大别山被刘邓占据,内部一片恐慌,武汉吃紧、长江吃紧的消息传遍长江上下。蒋介石虽然明面上没怎么表过态,但也授意南京警备司令部,每晚9时后将南京江南戒严。

武汉方面更是一夕数惊,武汉行营主任程潜紧急召募兵员,组建“义勇警察总队”,声称要保卫大武汉。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给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称,刘伯承的大规模长袭安徽、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军事情况已呈恶化,中国首都和各地沮丧失望现象日益加重,照这个速度演变下去,很难设想局势还能维持多久。

蒋介石及其参谋本部的敌情判断,认为刘邓大军主力有渡江南下,重返江西,威胁京、沪,赤化江南的企图。蒋介石正手忙脚乱地从别的战区抽调兵力来堵截。但时间上赶不及,于是急令国防部长白崇禧克日赶赴九江坐镇,阻止刘邓大军渡江。


部队进入大别山区后,那里没有稳固的根据地,粮食补给、弹药补给、被装保障、伤员安置都成了大问题,以往我军熟悉的靠歼灭敌人来补充自己的模式也不再奏效。

国军兵力多,我军兵力少,刘邓找不到集中歼灭大股敌人的战机。越是打不了歼灭战,越得不到缴获补充,部队战斗力越弱,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国军方面,除了从河南一路尾追而来的蒋军,驻守武汉的白崇禧,也屡屡调集兵力向大别山区进攻,企图全歼刘伯承于山中。

种种艰难情形,造成了刘邓大军的严重减员。


刘邓起初带到大别山的部队12.4万人,后续新成立的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又陆续派去约2万人,挺进大别山总兵力达到14万多人。但仅仅经过半年多的斗争,刘邓大军减员至不足7万人。

减员的主要原因,一是战斗伤亡;二是伤病员被反动民团杀害、掉队;三是逃亡,特别是在晋冀鲁豫新征集的兵员,以及从俘虏中补充的“解放战士”,还没有接受系统的思想教育工作,遇到困难便开小差逃跑。

四、35万大军并没有平空消失

从直接损失来看,我刘邓大军固然账面数字下降很多,但是并不是全部伤亡。


据统计,从河北南下,沿途伤亡、后留的兵员,大概有1.5万人。

到大别山中,真正牺牲、受伤的,也大概是1.5万人。

减员的7万,除了这些伤亡数字,剩下的4万大多数留到地方上工作了,就地开辟根据地,帮助军区组建地方武装。

那么问题又来了,刘邓大军如果只损失3万多人,那么1949年2月组建第二野战军时,兵力为何也只有28万人呢,而且,当时这28万并非全部都是主力野战军,也包含着部分军区武装。留在晋冀鲁豫军区的近30万人都哪里去了?


有一部分后来也南下了。

比如陈赓兵团。陈赓当时是四纵司令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陈赓率军出豫西配合作战,这个纵队被称为兵团,实际只有一个纵队的兵力,盖因其受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所以规格升高了。

陈赓兵团后来融入中野,成为那28万人中的一部分。

九纵、十一纵也从老解放区南下,支援刘邓,这两个纵队也成为28万人中的一部分。

而其他留守部队,从此就与中野、二野系统从此脱离关系了。

留守的晋冀鲁豫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邯郸局与阜平局合并为华北局。晋冀鲁豫的第8、13、14纵队合编为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由徐向前领导,去打山西了。


著名的开国三杨将军,其中的杨得志上将,原本是刘伯承麾下之勇将,后来就归入了华北部队。

后来刘邓率二野一路南下西进,再也没有回到晋冀鲁豫。那里的14万地方部队,也都改归华北军区领导,成了聂荣臻领导下的部队。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大别山   陕北   晋冀鲁豫   华北   野战军   解放区   纵队   作战   武汉   我军   兵力   军区   国民党   主力   部队   邓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