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诈狡猾的美国,有没有可能以演习为幌子,突然向中国开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再加上美国在亚洲积极推行“重返亚太”,拉拢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盟友共同遏制中国。

中美两大阵营在亚太地区的博弈也日趋激烈,台海问题、南海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也不断发酵。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及其盟友时常派出军机、军舰组织演习“秀肌肉”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而在9月近期,美国已经接连在黄海、南海和爪哇岛海域进行了三次声势浩大的联合军演。

其剑指中国,试图对华施压的意图非常明显。

许多人担忧,以美国一贯狡诈的特性,美军在离中国这么近的地方演习,会不会是其突袭中国的前奏呢?

1、美国军演,来者不善

先来看看这三场演习的基本情况。

首先,从9月10日开始,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尼、英国、法国、新加坡一同出兵5000多人,于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举行了为期5天的“加鲁达盾牌”演习。

在这次演习中,美国出动了包括“绿湾”号船坞登陆舰、SH-60“海鹰”直升机以及M1A2主战坦克在内的大量海军陆战队主战装备。

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则出动了包括KC-130加油机、F-16战斗机等在内的大量装备与之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军演的内容包含了抢滩登陆、两栖火力打击、空中运输等多个项目,俨然是为了岛礁环境“量身而作”的方案。

紧接着,从9月12日开始,原先非法闯入南海海域的美军“拉尔夫·约翰逊”号驱逐舰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号护卫舰又开始举行了联合演习。

其内容包含了反潜作业,编队行动和水面作战等项目。

这两艘参演军舰中,“温哥华”号属于加拿大海军“哈利法克斯”级重型护卫舰的2号舰,是当下加拿大海军的主力战舰。

这艘护卫舰满载排水量约5200吨,全长134米,全宽16.4米,其动力由2台美制LM-2500燃气轮机和1台法制PA6V280型柴油机交替提供。

使之可以跑出30节以上的高速,比当前很多国家的同类重型护卫舰跑得更快。

而如果以15节的经济航速巡航,这艘护卫舰的续航距离则可以达到7500海里,非常适合远洋作战。

在侦搜系统方面,“温哥华”号护卫舰配备了1台SMART-S被动扫描雷达、1台SG-150搜索雷达、1部SQS-510舰壳声纳和1部SQR-501拖曳阵列声纳。

这其中,SMART-S雷达可以在桅杆上通过旋转被动侦测中高空方向的电磁信号,从而识别、跟踪中高空出现的飞行器信息。

理论上来说,这款雷达可以对最远250公里外的弹道导弹、最远200公里外的固定翼战机和最远50公里外的巡航导弹进行追踪,误差范围低于20米。

温哥华号身上的SG-150“海长颈鹿”主动扫描雷达,则可以与SMART-S雷达共同搭配,通过主动发射电磁波搜索海空目标,进一步提高军舰的感知能力。

至于舰壳声纳和拖曳阵列声纳,以及舰尾搭载的CH-148直升机,则是用于反潜。

温哥华号的武器系统,主要由1门57mm口径防空舰炮、8颗AGM-84“鱼叉”反舰导弹、1座防空近防炮、14个带32颗“海麻雀”短程防空导弹的导弹垂直发射单元以及24颗MK46鱼雷组成。

可以说,加拿大派出的温哥华号护卫舰拥有较为完整的短程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其主要意图是用于反潜和近海压迫任务。

而美国派出的“拉尔夫·约翰逊”号,则是一艘性能更先进的“伯克”级2A型驱逐舰。

它在2018年才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因为母港在日本横须贺,隶属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管辖,所以时常进入中国海域,是与中国海军经常打交道的“老面孔”

约翰逊号满载排水量比温哥华号更大,达到了9200吨,它采用4台LM-2500燃气轮机提供动力,动力更加充足。

不仅可以跑出30节以上的高速,20节速度下续航距离也突破了8400海里。

在侦搜系统方面,约翰逊号配备了4面SPY-1D相控阵雷达以及拖曳阵列声纳、舰壳声纳、照射雷达等多种电子元件。

可以实现对中高空,低空,海面和水下的多种目标探测的需求。

尤其是SPY-1D雷达,其对空探测范围超过400公里,可以为单舰和舰队撑起一道有效的对空预警网。

在武器方面,约翰逊号拥有1座127mm主舰炮、8颗“鱼叉”反舰导弹、12颗重型鱼雷、2架海鹰直升机用于反舰。

反舰的同时,还有96个导弹垂发单元,为其提供丰富、便捷的防空火力。

这96个导弹垂发单元,中防空时既可以发射最大射程1200公里的标准-3远程拦截弹,也可以发射最大射程240公里的标准-6中程拦截弹或最大射程50公里的海麻雀短程拦截弹。

此外,它还可以发射反潜火箭和战斧巡航导弹用于反潜和对地打击,火力非常充足。

目前,像约翰逊号这样的伯克级驱逐舰,以及像温哥华号一样的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各自成为了美、加两国海军的主力舰。

美、加将这两艘军舰派往南海演习,显然是对这次在南海的活动非常重视。

这两艘军舰在南海演习完成后,又迅速北上抵达了黄海。

与在此等候多时的美、韩军舰继续以纪念朝鲜战争时期“仁川登陆”73周年的名义开展演习,而上一次美国在黄海的军演还是在10年前。

此次的黄海演习中,除了先前登场的约翰逊号和温哥华号,韩国的“首尔”号护卫舰以及美国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也参加了活动。

这其中,“首尔”号护卫舰属于韩国自研的“大邱”级重型护卫舰的3号舰,2021年9月方才服役。

这艘护卫舰满载排水量约3000多吨,采用1台英制罗罗MT30燃气轮机和2台德制MTU柴油机提供动力,最高航速超过32节。

它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号一样拥有完整的舰壳声纳和拖曳阵列声纳,以及和温哥华号性能相近的多功能扫描雷达。

但它的火力要比温哥华号强大得多。

它的主舰炮是一门127mm炮,口径更大、射程更远,其16个导弹垂发单元发射的是射程更远的“海弓”中程防空导弹,此外反舰导弹、鱼雷也一应俱全。

“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则是这次黄海演习中最亮眼的明星武器。

这艘战舰满载排水量约4.56万吨,采用2台LM-2500燃气轮机推进,虽然最高航速只有20节左右,但足以胜任两栖作战的需求。

它还配备了SPS-48E对空搜索雷达(主要用于低空目标和直升机引导)和SPY-6主动相控阵雷达,对空最大探测半径超过了1000公里,空中感知能力非常强悍。

与以往美军的“黄蜂”级不同,美利坚号虽然是“两栖攻击舰”,但它却没有两栖攻击舰常见的坞舱。

这也就意味着它在两栖作战时,不会通过坞舱输送气垫艇搭载士兵和车辆登陆。

而是全靠舰上搭载的12架MV-22“鱼鹰”倾旋翼机和4架MH-53“海种马”直升机,将士兵和装备投送到登陆点。

在平时,美利坚号可以搭载32架各类舰载机执行任务。

这其中,除开鱼鹰和海种马运输人员装备,还有4至8架“眼镜蛇”或“蝰蛇”武装直升机负责对地火力支援,2架海鹰直升机负责搜救,6架F-35B战斗机负责制空。

如果有必要,美利坚号还可以撤掉其它舰载机,直接部署20架F-35B战机,从而化身为一艘可以争夺空中优势的轻型航母。

这也是为何美利坚号总被外界称为“闪电航母”的原因。

2、突袭可能性有多大?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此次美国联合韩、加等国进行的一系列军演的阵容不可谓不强,其向中国施加压力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但要以这个阵仗向我国发起突然袭击,其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中国是一个体量庞大的国家,我国的海空实力并不弱,仅凭这几艘军舰的打击,很难给中国带来严重损失。

美军如果真的要以此次在黄海演习的阵容对中国发起打击,那么美军能使用的攻击性武器主要还是从“约翰逊”号驱逐舰上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以及从“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的F-35B隐身战机。

这其中,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军对陆打击的主要武器之一,其最大射程超过了2500公里,理论上可以对整个华北、东北、华东地区造成覆盖。

约翰逊号的96个导弹垂发单元理论上能齐射96颗战斧。

但考虑到它还需要同时携带各类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美军真正能用于袭击的战斧导弹数量其实并不多。

至于使用F-35B战机进行空袭,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毕竟,F-35B虽然隐身性能优秀,在制空作战时有一定的优势;

但和其它大部分隐身战机为了降低被探测率而做出的牺牲一样,它无法使用外挂架携带武器,只能全靠内置弹舱携带弹药。

而且,F-35B作为一款可以在甲板并不长且弹射能力差的两栖攻击舰上部署的战机,它必须要满足短距垂直起降的需求。

这就意味着它必须进一步降低燃油和弹药携带量。

以F-35B只有7吨的载弹量来看,即便“美利坚”号一次飞出20架,其能投射的火力也不过是携带600多颗500磅炸弹的级别,根本无法对我国周边的军事目标造成重创。

更何况,与黄海毗邻的中国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本身也有强大的防空能力和反击能力。

仅北部战区海军麾下就有1艘航母、12艘052D和055型神盾驱逐舰、9艘重型护卫舰、12艘轻型护卫舰,可以应付美、加、韩演习部队。

且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能对其形成碾压姿态。

更别说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手中还有800多架各类战机和大量的防空导弹,完全可以把美军来袭的F-35B战机和战斧导弹给拦下来。

此外,突袭的首要条件就是能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我国必须在袭击前毫无准备。

但美、韩、加海军活跃的黄海地区毗邻中国的京畿重地,我国早已对此高度警惕,美军根本不可能实施突袭。

事实上,中国海军几乎是在在美、韩、加展开黄海军演的同时,迅速宣布在黄海南部出动大批战机和军舰进行实弹演习。

这足以说明,我国对于美、加、韩三国的军演活动并非毫无戒备,而是保持了高度的警觉。

再者,中美之间虽然博弈越来越激烈,但两国都深知和平的重要性。

美国虽然在近年来与中国多次发生摩擦,但双方均未直接擦枪走火。

中美两国往往都会在关乎对方重大利益的军事行动上保持通报,双方的沟通渠道也一直是畅通状态。

即便出现较为严重的摩擦,双方也可以通过沟通将事态冷处理,以避免冲突发酵。

总而言之,美国的一系列演习活动虽有遏制中国、向中国秀肌肉的含义;

但出于双方战略互信机制依然有效,以及中国保持了高度戒备的前提,美军对中国发起突袭的可能性并不大。

中美两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继续维持这种斗而不破的博弈关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美国   战斧   美利坚   中国   约翰逊   温哥华   南海   护卫舰   声纳   战区   射程   奸诈   军舰   幌子   战机   狡猾   导弹   美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