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惨惨,2023年的韩国电影“惨不忍睹”

文|令狐伯光

暑期档过去了,国庆档马上要来了。2023年暑期档还是挺特殊的,因为它是“疫情”后首个放开的年头,全世界电影大国来讲,中国,美国,日本等似乎发展都不错。

中国暑期档总票房206亿,两部电影票房35亿,4部电影票房20亿左右,在本国市场把好莱坞打得溃不成军。而好莱坞虽然中国市场失利,全球市场份额也不如以前,但好歹有《芭比》这个全球年冠,《奥本海默》等这个爆款。

日本动画暑期档倒是不显眼,但是今年也有《铃芽之旅》《灌篮高手》《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这种爆款,日本积累还是深厚的。而印度电影和土耳其电影一样,都是区域一霸,只是今年没有爆款全世界知名。

2023年最惨的还是韩国电影,主要是韩国电影,像韩剧,韩国KP等韩流还行。暑期档《月球》《混凝土乌托邦》等大片,好像只有《走私》盈利。

总的来说,惨惨惨,2023年的韩国电影太惨了。

2023年韩国电影崩了?不止韩影,也不止韩流

这其实是韩国流行文化根子上的问题,只是因为平台的关系,现在韩流和韩剧还行,只是依靠本土市场的韩影崩了。韩国的文娱这块模仿美国的痕迹是非常明显的。

欧美女团顶峰基本就是天命真女,男团撑了更久,但1D之后也没有特别火的。看一下输出到欧美的女团男团,时间线基本可以对上。

韩国电影12年的《夺宝联盟》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式大片,从剧本、演员再到拍摄,都是按标准流程在走,这也是韩国电影工业成熟的标志之一。韩国确实不仅仅在拍现实黑暗题材的影片,但是韩国的大片往往又会陷入另一个单一,也就是南北。

在好莱坞电影都愈发保守求稳的情况下这本无可厚非,但韩国并没有好莱坞那么大的市场,也无法像美国人那样今天改编小说漫画游戏,明天重启个几十年前的IP,后天再从其他文化国家的故事里找灵感。

电影离不开艺术文艺片,但赚钱就要靠商业片,而韩国的商业片显然在这几年被冲垮了。

与电影相比,电视剧经济压力没有那么大,韩剧有《信号》《秘密森林》这样严肃题材的精品,但是作为电视剧受众群体还是女性为主,而韩剧在爱情题材上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像《三流之路》并不是无脑恋爱刻意苦情,而是结合了年轻人的困境和奋斗。

总之韩剧打破固有印象,拍了尽可能多的题材去吸引不同观众群体入坑,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不过在疫情之下韩剧给我的感觉确实不行了。

一方面是美国入场签更多电影演员进行降维打击,另外一方面韩国之前的题材虽然丰富,但主要还是以职场爱情探案为主,在美剧风格题材和场面更加宏大的冲击下有点顶不住。

21年请全智贤和李英爱主演的两部非传统韩剧题材的剧都扑街了(同年宋慧乔主演的传统韩剧也扑了),对于韩国电视台来说这样的失败是不能接受的(承受不了)。与网飞拼场面制作演员拼不过,传统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断崖滑坡。

我不清楚是没有灵感去模仿美式风格题材,还是把资源都用在模仿美式风格题材上,这两年能看的韩剧越来越少了。

同样是东亚流行文化,把日本电影和韩影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我不知道读者对日本电影了解多少,就像很多人说到音乐,说日本音乐再好,能有韩流火爆的时候,这就像《封神》《流浪地球2》票房没有《消失的她》《满江红》票房高一样,它背后的本质不同。

有些东西不全是靠商业衡量价值的,尤其文化艺术这个东西。

我总觉得想了解韩国文娱作品相对容易的,但日本文化较难。偶像这块韩国女团哪些比较火,听一下作品可以有个大致概念,日本音乐种类多人数多,也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榜单能够了解现在的趋势。

我问过一些追日本音乐的人,他们都只了解自己喜欢的音乐人,然后对于其他音乐人,以及现在日本那些音乐人比较流行一无所知,这在其他圈子里是无法想象的,搞得我到现在除了一些港台翻唱的,或者像雨田多光和一些影视游戏配乐人,都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音乐人。

这背后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虽然日本因为经济衰落容易火的流行音乐不大行了。

但它在音乐艺术,音乐风格构建层面是世界顶级的,日式摇滚,日式爵士,日本游戏配乐 ,日本影视配乐,日本独立音乐等等。反正各种音乐风格都达到亚洲顶峰,你如果有追求就能源源不断满足你的需求。

韩国影视剧比韩流好些,但本质上还是太过于“流行了”,尤其是这两年的作品。

韩剧当初哪怕是我没那么感兴趣的题材依然能看下去,而韩流的给我感觉就是看不下去(作为男性观众要消费女色,但我从来对韩国女色不感兴趣),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印度、土耳其、泰国等不管文化差异,但影视剧讲故事的手段总有自己独到之处,也就是自己的文化感觉,而韩国感觉完全是依附美国,或许这也是他们在新时代选择出路的原因之一。

拿奥斯卡,走向全世界?风光的韩国电影“代价是什么”

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韩国电影基本上沦为下一个香港电影。而且不像香港电影背后有14亿人口的内地市场接盘去续命,韩国电影崩得会更快,短短两三年的辉煌后突然就崩了。

以香港电影为例,失去本土市场竞争力会下降,从而影响整体创作环境跌落。韩影跟港片和法片不一样在于海外市场的缺失。法国有欧盟以及少量非洲市场,与好莱坞关系比较好,自身文化艺术也较强,不至于部部买断。

港片虽然一潭死水,但有内地政策的倾斜,大陆市场也比较接受港片(这两年才不行)。

但韩国不一样,东亚内娱进不去了(政治原因),日本孤岛化连好莱坞都没办法,东南亚钱少的同时如泰国越南本土娱乐产业也在飞速的发展,好莱坞进去就是买断(即不参与分成),所以韩国本土不支持立马夭折。

(日本法国跟韩国本质一样,但幅度很小,韩国这个已经是俯冲)

网飞韩国影视剧大爆,但配角只能拿到300刀一集,由于网飞的播放量数据保密加上买断制,因此演员根本拿不到传统媒体点播、碟片、周边分成这类后续收益好莱坞大罢工后,韩国的影视工会想效仿,找网飞谈判,结果网飞说我只负责播出,拍摄、制作都是当地公司完成,类似于工地分包,找当地公司要钱则说这些收益根本没多少,于是就僵住了。

韩国行业从业者和网飞谈判,谈判筹码和溢价能力还远不如好莱坞从业者。毕竟韩国电影电视剧缺乏发行渠道。没了后期持续收益(residual),片酬低,播放数据网飞黑箱保密,甚至连搜索引擎搜索量,流量推送,全部都是和韩国无关。

现在表现得更惨的原因还是背离了自己的东亚文化圈,又不像日本好歹是个一亿多人口的市场。港台是外部市场没了,每部也被好莱坞入侵,拍一部电影赔一部,但一直走商业大片在内地市场的路线续命。

韩国现在影视是商业片却走欧美拿奖续命的路线,结果把国内的电影市场走死了,观众不爱看。相似的是中国《英雄》出来之前和欧洲,一直提倡艺术片打压商业片,不同的是中国体量大,上面有远见,开启大片时代稳住了,这也是老谋子地位高的原因。

欧洲是体量还行,政府贴钱保国产电影,只能维持三分之一市场。

现在看韩国电影是哪条路都走不了,可能会变成下一个港台,成为较大的大国市场,本土电影产业基本gg,只能拍一些中小成本文艺片,类型片走剑走偏锋的类型,但拍大片跟大国竞争不可能。

因为商业大片特别烧钱,背靠影视工业,而这些底子韩国并不具备。只靠美国市场的话,就又回到上面“买断”把你当打工人,压榨你的问题。

当初2000年前后香港电影人也当过美国打工人,2010年后欧美和世界其它国家压根就不看香港电影。只有曾经“矮穷矬”的内地年轻人一直把港台当缪斯女神,直到现在还在跪舔,沸羊羊。

这个情况下随着内地,东南亚和其它国家文娱发展,韩国只怕很难转过来。

巅峰3年就崩了?韩国电影还有没有救?没有

这个从近现代政治环境结合流行文化发展来看,除非两个大问题,否则短期来看没有太大的希望。这个短期是指10年,20年计,没错这是短期发展。

一是韩国领导行业内科技革命,就像当初90年代美国革新数字特效,之前香港电影,欧洲电影和日本电影都和好莱坞打得有来有回的,之后彻底歇菜。

目前流媒体,VR炒的热闹但明显没到那地步,韩国理论上是有机会的。

二是经济再次爆发,依靠地缘政治的影响,当初香港电影,日本电影就是经济和技术叠加突然不行了。欧洲2000年后衰落得慢,其实是市场过小,跟不上技术革新,无法完成产业升级,所以也不行。

第一个基本不可能,衰落国家地区不太可能引导技术革新,香港,欧洲,日本都没有做到,凭啥韩国能做到?未来新的流行文化技术革新还是看中美吧,小国爆发机率太低。

第二个就得看中美地缘政治过后的影响,不管是中国胜利的反向扶持(或者扶持北边,南边彻底降入谷底)确实有可能。相反美国获胜当然不用讲了,但现在美国已经全力在扶持,韩国表现到巅峰后就这样,除非也是大的地缘政治扩张。

总之,未来10年,20年韩国电影,韩流的发展堪忧。

#娱评大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韩国电影   东亚   好莱坞   欧洲   韩国   日本   美国   惨不忍睹   中国   暑期   香港电影   题材   大片   商业   电影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