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400亿,30个点分红跌破1!吴仁宝去世十年后,华西村怎样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2016年,曾经的“百亿元名村”、近年来致力于转型的华西村把目光聚焦于金融业。

然而,村民们还是无法改变衰败的趋向。

再后来,甚至有媒体报道:

华西村负债400亿。

一时间,议论纷纷,华西村终跌落神坛。

更重要的是,2022年,一则华西村村民的求助视频走红全网,让人看完不禁唏嘘......

生于困苦,决心改命

要说当年享誉盛名的华西村,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吴仁宝。

1928年11月,他在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出生。

不过当时的华西村,还只是一个家徒四壁的不毛之地。

全村都困在贫穷的围城中,生活水平非常低。

初期,华西村有138户人家。

其中共有125户曾从事农业生产,吴仁宝也是其中之一。

在11到17岁的青年时期,吃苦耐劳的吴仁宝,先后在4家农户家里,当长工谋生计。

这之后,他还尝试着做一些小买卖。

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总让他处于糟糕的困境中。

生意不好做是一方面,甚至还遭遇了雪上加霜的抢劫。

也正因此,饱受困窘日子折磨的吴仁宝,在心里暗暗地发誓道:

我要让全村贫困的人过上幸福的日子,脱贫奔未来。

此后,这种想法成了他毕生努力的心愿,也是他往后前行的最大动力。

只是现实很残酷。

有决心并不代表困难就会随随便便迎刃而解。

在目睹家里六个兄弟先后去世,或被送到别人家后,吴仁宝于1954年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因很简单。

他想用党的知识武装头脑,用党的指导方针带领华西村村民共同探索发家致富道路。

1964年冬,毛主席号召全国学习“大寨村精神”。

要知道,大寨村原先自然条件极端恶劣。

但自新中国解放以来,陈永贵等先进分子经过长期的努力,顺利把大寨村从贫瘠的土地变成高产的“海绵田”。

1967年,吴仁宝作为代表,前往大寨村借鉴吸收先进经验。

在抵达大寨村之前,他激动万分,一心想着模仿学习。

然而,到了大寨村考察后,他被事实泼了一盆冷水。

经过几天走访观察,其深刻认识到大寨村并非是可以完全效仿的村子。

毕竟,华西村和大寨村大有不同。

就单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来说,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农业种植物都不同。

不过,吴仁宝还是被大寨村的改革精神深深感染。

他也学到了不少管理和实践经验。

于是,回到华西村后,他便带领全村人,展开轰轰烈烈的村庄建设运动。

学习大寨,勇于创新

在吴仁宝因地制宜的指导下,村民们,每天不是踏踏实实地修建电站,就是勤勤恳恳地挖水渠。

在劳作的这一过程,自然不乏汗和苦,但大家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那段时间,华西村的建设运动,开展得可谓如火如荼。

随着运动的深化,吴仁宝慢慢地找到真正能让华西村富起来的路子。

他富有远见地指出:“仅仅依靠农村,是绝对不能脱贫致富的,工业发展同样是关键。”

于是,不同于依靠农业致富的大寨村,吴仁宝还特意在村里偷偷开设了小型的五金厂,让村民们获得额外收入。

20世纪70年代,华西村脱胎换骨,收获硕果累累。

其每亩粮食产量超过一吨,工业收入高达28.2万元,占据全村收入的半壁江山。

集体累积财富高达60万元。

因此,华西村正式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幸福村。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口号的一声令下,与时俱进的华西村也开始探索优化产业结构的法子。

我们知道,当时兴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不过,吴仁宝并未盲目随大流。

他提出:

把全村500多亩粮田集中于30位农耕高手手中,让他们集体承包。

至于剩余的劳动力,则分配给工业。

很快,部分农民便按照吴仁宝的指示外出学艺。

待他们学成归来时,华西村“忽然一夜春风来”,瞬间多出了锻造厂、钢厂等多种工业企业。

1980年,大兴工业的华西村成为江苏省首个“亿元村”,备受全国瞩目。

不仅如此,12年后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更是让吴仁宝放开胆子。

当时i,他把钢材产业直接作为华西村的支柱。

以此推动了村子的迅猛发展。

紧接着,他便开始考虑如何发展第三产业。

2006年,华西村实现全民销售额300亿元。

2010年,华西村再创新高,创下500亿元的佳绩。

当时,在华西村随处可见的是村民们精致的小洋房,霸气十足的私家车。

村民手里有钱,村子就会改头换面。

彼时,最低存款也有600万元的村民们,兴高采烈,大搞建设,“整容”华西村。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把世界上闻名的建筑都“搬到”村子来。

比如说美国的白宫,自由女神的雕像,还有巴黎的歌剧院等等。

走进华西村,远远地望去,它真的仿佛一个外表金光闪闪、盛装打扮,精神隽永,带有史诗气质、阅历丰富的“优雅公主”,令人流连忘返,使人艳羡十足。

然而,没有永远的辉煌,人的生命终究是非常有限的。

2013年,一代先驱吴仁宝罹患肺癌与世长辞。

一代心血,渐渐衰落

吴老的离去像是暗示着华西村的势微。

其实,早在2012年,华西村的衰败就略显端倪。

当年,全国经济增速放缓,钢材需求量持续低迷。

自然,其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日趋明显。

渐渐地,钢材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据统计,2012年我国中大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不足16亿元,销售利润率仅为 0.04%。

这对以钢材为核心的华西村来说,无疑是不可逆的打击。

2013年吴老去世后,华西村更是一落千丈,失去昔日的光环。

就在村民人心惶惶之时,新的接班人向大家保证:

我们将进行转型,我承诺一定让大家过上幸福日子。

随后,龙希大酒店拔地而起。

这象征着华西村的新方向是第三产业。

然而,华西村并没有获得它预想的辉煌。

因为当时大家更流行出国旅游。

另外,华西集团高层大部分由吴仁宝亲属担任的任用方式,存在“不以优而以亲”的弊端。

于是,领导核心的实力一再衰退。

而核心一旦颓废,那么华西村就再无法重回辉煌。

2016年,近年来致力于转型的华西村把目光聚焦于金融业。

然而,还是无法改变衰败的趋向。

再后来,甚至有媒体报道:华西村负债400亿。

一时间,议论纷纷,华西村终跌落神坛。

2022年,一则华西村村民求助资金兑换的视频走红全网。

因为华西集团的股份分红竟然从30%跌落为0.5%。

只见视频中,村民们正在冒雨排队,疑似办理财务方面的手续。

对此,华西集团只是无奈回应道:

“我们无法独自承担过于沉重的债务,现在只能依靠政府……”

自此,华西村的辉煌真的成了过眼云烟和昔日历史,令人不胜唏嘘!

这何尝不是历史一个深刻的暗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华西   大寨   神坛   议论纷纷   全村   金融业   村子   钢材   辉煌   收入   日子   自然   精神   幸福   时间   吴仁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