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伟明院士说中了,上百亿核航母成烂尾工程,军方早给最后期限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丨拉宾德的独白

编辑丨拉宾德的独白

2017年,央视的一期《焦点访谈》令人瞩目。在节目中,马伟明院士声称他领导的团队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他明确指出:“这是我们团队在世界上第一个做出来的,美国还落后我们一个级别!”这番言论立即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马院士的言论不仅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也让美国感到难堪。当记者追问是否真的超过美国时,马院士毫不犹豫地肯定了这一点。他的自信态度遭到了一些质疑,但马院士没有反驳,继续专注工作。他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

5年过去了,马院士的预言成真。2022年6月,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3型“福建舰”在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中,缓缓驶离码头,正式下水。这标志着中国航母建造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福建舰”全长约320米,采用平甲板与滑跳式甲板结合的设计,最大起飞重量可达7.5万公斤。

其动力系统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高超音速磁浮引擎,可提供110兆瓦功率,使“福建舰”拥有更强劲的动力和更高的航速。这项技术在全球都是首次应用。

«——【·美国上百亿核航母成烂尾工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新一代“福特”号航母下水后,在多项性能指标上均不及“福建舰”。

“福特”号采用的蒸汽弹射器存在着结构复杂、噪音大、起飞间隔时间长等问题。其动力系统也仅为两台A1B核反应堆,最大功率仅97兆瓦。

多次技术故障导致福特级航母项目不断推迟,这不仅给美国带来实际困扰,也暴露出其军工制造面临的困境。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数千名官兵聚集在甲板上注视着海面,许久未见的福特号航母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但舰上士兵的脸上并没有喜悦,取而代之的是忧虑——这艘耗时两十年、投资超过百亿美元打造的“世界最强大航母”,如今却因频繁的技术故障不断推迟交付时间。

稍远处的指挥中心内,海军司令官皱紧了眉头。福特号原计划今年年底正式入役,但由于动力系统、电磁弹射器等关键技术仍未达标,航母的战斗部署再次推迟了一年有余。这已经是福特级航母项目第N次延期。

“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司令官沉吟道,“中国都快造出002型航母了,我们的福特号却仍在原地打转!”

的确,频繁的技术故障已经严重阻碍了福特级航母项目的进展。这不仅给美军现有航母的老化维护带来了新问题,也直接影响到美军在亚太及全球的海上存在感和战略部署。

美国力图通过这一新型航母巩固其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但计划却一次次被迫推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已经完成了中国第二艘航母的建造,并在去年下水。

002型航母在吨位、飞行甲板长度等各项指标上均超过了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不断完善航母技术,而美军却陷入航母更新换代的泥潭。

除了影响战略部署,技术故障也让福特级航母项目的成本不断飙升。最初,这一项目的预算约为100亿美元。但由于种种延误,实际成本已经达到了129亿美元。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成本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

“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一位参议员表示,“若不解决技术问题,后期的维修和升级成本更是难以预料。”

的确,频繁的技术故障不仅延长了建造时间,也加大了维护压力,预计福特级航母的使用寿命将大幅降低。一旦需进行大修或改装,成本将再次飙升。这已严重困扰美国政府财政。

专家指出,导致美军航母项目频频延迟的原因之一,是项目管理体制过于宽松。美国的自由体制给予了各方更多自主权,但也造成了决策时间过长、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在大型军工项目中尤为突出。

“我们需要更高效集中的项目管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对保证工程进度至关重要。”

的确,美国需要在项目管理体制上进行反思和调整,以适应大型精密军工项目的要求。

这需要在保持开放多元的同时,建立更严密高效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类似福特级航母等重大军工项目按时交付,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和浪费。

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军费削减也对福特级航母项目产生了负面影响。财政收入减少迫使美军进行军费删减。这不仅影响新项目的启动,也阻碍了现有项目的维护与升级。科研经费的匮乏使关键技术难以取得突破,间接导致了项目延期。

«——【·中国必将崭露头角·】——»

中国航母建造速度远超美国,技术水平已处领先地位。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航母建造速度快、质量优,已在多项核心技术上赶超甚至领先美国。

2005年,中国开始改造“瓦良格号”,7年后服役成“辽宁号”。

仅一年后,中国就开工建造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于2017年下水,2019年正式服役,用时仅6年。

2016年,中国又启动第二艘国产航母“福建号”建造,2022年6月下水。三艘航母的建造时间总计仅约15年,速度之快,质量之优令人瞩目。

“福建号”有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满载排水量达8万余吨,是亚洲最大航母。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器,是全球首次应用该技术的航母。

相比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提升了33%的弹射效率,几乎可与美军“尼米兹级”媲美。

在动力系统等其他核心技术上,“福建号”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配套的歼-15、歼-35、空警-600等舰载机正在测试中,其作战能力将大幅提高。

可以说,中国在短短十多年内,从无到有建造了多艘性能优异的航母,关键技术已赶上乃至超过美国。

在马伟明等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海军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为海军转型带来强大动力。

马伟明团队成功自主研发电磁弹射器,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还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福特”级航母的水平。这标志着中国完全有能力自主设计和建造大型航空母舰,为实现海军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中国航母技术从零起点到完全自主设计,潜艇隐蔽性能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海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肖飞等新一代科研人才也在快速成长,科研队伍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在老一辈科学家的传承引领下,新生力量必将继续推动中国海军科研事业不断向前,使中国海军的科技实力更上新台阶。

可以预见,依托雄厚的科研力量,中国海军将进一步加快推进装备现代化,在更广阔的领海实现从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御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海军正以坚定步伐走向深蓝,以更强大的科技实力守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航母   院士   福特   甲板   福建   美国   军方   军工   中国   美军   中国海军   期限   故障   科研   动力   项目   工程   技术   马伟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