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西安居民痛恨早就该炸掉!”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文|面包飞满天

编辑|面包飞满天

三门峡大坝,一条横跨长江的巨大水坝,建国初期耗资40亿修建,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这条大坝自建成以来一直饱受争议,支持者认为它守护了黄河水患,批评者则认为它改变了下游居民的生活方式。

大坝的建设和存在确实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影响了依靠河流为生的居民,这些后果值得深思。

但防洪工程也确保了上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站在不同角度,人们对大坝褒贬不一。

这条横跨黄河的巨型水坝,是一项辉煌的工程,也是一项代价高昂的建设,如何划分其成败利弊,需要我们审视大坝建设背后的复杂权衡。

«——【·三门峡大坝建设初衷·】——»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诞生不久,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作为一个积贫积弱的东方大国,中国有太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水利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那个时期,我国北方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汛期都会发大水,并携带大量泥沙沿途冲刷河岸,这给沿岸的城镇村庄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也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政府意识到,要扭转落后的面貌、提升人民生活,就必须重视水利事业,尤其要解决黄河的水患问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兴建一座大型水库以防洪调洪,会上苏联著名高级水利专家伯克夫曾建议在陕西潼关筑坝,但这一方案并未获得支持。

我国水利专家刘光斗指出,潼关地势非常险峻,土质较为松散,一旦在此修建大坝,若坝体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反复论证和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研,大家认为三门峡是较佳的大坝选址,这里既能利用黄河丰富的水力资源,又能起到调节水流的作用,于是决定在河南三门峡兴建水坝,以治理黄河的洪水灾害!

1961年,耗时7年之久的三门峡大坝正式完工,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水利工程成就!

大坝的建成立竿见影,山东等黄河下游地区的水患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那里的农田不再被泛滥的洪水淹没,农业丰收也得到持续增加。

但好景不长,几年过后三门峡大坝在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

由于大坝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导致上游泥沙难以排出,在水库前不断累积堆积。

这使得陕西潼关一带的河床高程越来越高,河道变窄,水流奔腾,直接威胁到了西安的安全!专家经过研究,提出必须对大坝进行改造,增加泄沙泄洪的功能。

可以看出,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治理黄河水患,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管存在设计和管理上的问题,但在当时这是必要且合理的重大决策。

«——【·盲区与隐患·】——»

设计阶段对黄河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和泥沙输沙规律却进行了不充分的研究,主持设计的伯克夫没有意识到黄河高含沙量的独特性!

黄河发源于西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后进入三门峡区域,上游山地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又多暴雨,土壤抗冲刷能力差,每年大量泥沙被冲刷入河,黄河中游含沙量高达每立方米水含沙量1.2公斤,远超其他河流!

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指出三门峡水库遇到的必然是泥沙淤积问题,必须建设排沙设施,但设计者没有听取国内专家的意见,坚持蓄水拦沙的传统做法,认为通过高坝拦截上游泥沙,可以减缓下游泥沙淤积。

1961年,耗资40亿元人民币的三门峡大坝正式建成,然而仅过了两年,问题就暴露出来!

渭河上游出现了大规模泥沙淤积,渭河河床抬高了4.5米,形成“地上悬河”,严重威胁到西安等城市的安全!

同时三门峡和潼关之间的黄河河道也淤积了30多亿立方米的泥沙,这直接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问题越发严重。

应对措施也很被动,只能通过水闸泄洪排沙,但冲刷水力又造成闸门损坏,到1964年,三门峡水库内已淤积35亿立方米沙子,不仅没有解决下游问题,还导致上游泥沙淤积也越发严重。

直到1972年和1975年,政府组织两次大规模的爆破改造,在大坝底部炸开多个泄流洞口,这两次改造共计花费上千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游泥沙排出,才终于减缓了西安的危机。

三门峡水利枢纽在设计之初就存在严重盲区,对黄河特有的高含沙特点缺乏研究与重视,也没有吸收国内专家的建议。

«——【·应对困境的必要之举·】——»

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对防洪排涝具有重大意义,它拦蓄了长江黄河分水岭以西的洪水,解决了黄河下游的水旱灾害,保护了河南中原平原几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三门峡水库建成导致的严重泥沙淤积问题也不容忽视!

1966年,政府组织数万名工人,在三门峡大坝下部的河床上布置大量炸药,炸开两个大型的泄沙洞口,并新建四条排沙管道。

这次“爆破排沙”增加了水库泄沙能力的一倍,对缓解泥沙淤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大坝下游20%的泥沙仍无法排出,继续堵塞水库。

1969年,政府再次启动大规模整改,投入8000万元在大坝下部炸开8个大型的排沙洞口,这次“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下游潼关以下地区的泥沙淤积明显减轻,潼关河床高度第一次出现约2米的大幅度降低,这表明泄沙能力得到大幅提高,防洪能力也得到增强。

但遗憾的是,三门峡上游如潼关以上等地的泥沙淤积问题仍未见起色,大量沙石继续堵塞在深水区,尽管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手术”,三门峡的泥沙淤积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此后数十年间,为应对泥沙淤积的严峻形势,政府组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不断调整水库的泄洪方案,试图利用水库正常蓄水位范围内的水头变化,增强水库的自冲刷能力,他们还建立了一批小型水库,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以减缓泥沙产生。

20世纪80年代,水利部门采取了局部深挖河道的方法,通过深化主要的冲刷沟槽,引导泥沙向深坑集中,改善泥沙的排出效果。

90年代以后,新的治理方案陆续实施,如人工排沙通道的开挖、水力冲刷技术的改进等,这些建设和技术革新显著增强了三门峡的泄沙能力。

与此同时,环保部门启动了黄河上游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恢复植被,以减少泥沙产生,水利部门与环保部门强强联手,也为三门峡的治理带来显著成效。

尽管政府付出巨大努力,但三门峡的泥沙淤积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症结在于,三门峡水库建设之初,没有全面考虑黄河特有的大量含沙特点,缺乏必要的排沙建筑,这成为此后半个世纪治理的症结所在。

我们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就否定这个水利工程的意义,在当时情况下,三门峡水库无疑是治理黄河、防洪保人民最佳方案,其存在的问题也在提醒我们,水利规划必须科学全面,以防止异化。

改建与治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但仍是应对困境、维系功能的必要之举,三门峡水库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需要继续治理,使其发挥应有功能,这些积极的治理举措,体现了面对困境、为民谋福的积极意志,值得肯定。

«——【·笔者总结·】——»

我们应该从历史条件出发,客观评价三门峡大坝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应认识到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必须充分论证,不能急于求成。

三门峡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宝贵启示,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充满争议,但它也展现出人类意志和智慧的伟大,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但可以相信通过科技进步和全球合作,人类终将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让我们以友善和开明的心态面对这些艰巨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大坝   渭河   潼关   黄土高原   含沙量   水患   黄河   水坝   泥沙   败笔   河床   西安   壮举   下游   水库   水利   居民   政府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