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西安居民痛恨早就该炸掉!”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前言:一座大坝,两种评价。

三门峡大坝,这座耗资40亿元人民币建设的"万里黄河第一坝",自建成以来便饱受争议,它究竟是守护黄河的壮举,还是中国水利史上的最大败笔?评价似乎取决于站在何种视角。

对生活在下游地区的人来说,大坝为他们守护了家园,而对居住在大坝上游地区的人来说,大坝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两种迥异的观点,让我们不禁思考: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如何兼顾不同利益群体?我们又该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三门峡大坝:中国水利史上的重大工程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滋养着中华民族,然而,这条母亲河每逢夏秋汛期也常带来滔天洪水,冲刷河岸,导致下游河道抬高堵塞。

一旦决堤,洪水便淹没周边城镇农田,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深重灾难,记得1938年的那场人为决堤。

当时的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在河南炸开了花园口大堤,三省96县遭受严重洪水侵袭,近百万人丧生,损失惨重。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汛期仍严重威胁着河南、山东等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全面解决黄河流域的水患问题,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决定兴建大型水库以调节洪水。

会上,苏联专家提出在陕西潼关修建大坝,但遭到我国专家刘光斗的反对,刘光斗指出潼关地势险峻,土质松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经反复论证,决定最终在河南三门峡修建水坝。

三门峡自古就是黄河最险要的地段,这里积聚着大量泥沙,水力资源极为丰富,1961年,装配飞机场跑道般大小的混凝土块终于组装成巍峨的三门峡大坝。

大坝的建成立竿见影,山东下游决堤情况彻底解决,农业丰收持续增加,但实践证明,三门峡大坝的设计确实存在问题,上游泥沙难以顺利排放,导致河道抬高,给上游特别是西安地区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门峡水库建设初期的设计漏洞与泥沙淤积问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决定在三门峡附近建设大型水利枢纽,以改善黄河中下游的水患情况,三门峡具有宽阔的河谷地形,为建设大坝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1957年,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动工,预计在几年内完成。

然而,设计阶段对黄河流域地势和泥沙状况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主持设计的苏联专家伯克夫忽视了黄河上游含沙量高的特点。

没有考虑建设具备泄沙功能的排沙洞,一些国内专家如黄万里教授曾提出质疑,但最终三门峡大坝仍按原方案建成。

1961年,耗资40亿元人民币的三门峡大坝竣工,但很快,上游渭河流域就出现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

仅两年时间,渭河河床抬高了4.5米,形成“地上悬河”,对西安城市安全构成威胁,大量泥沙淤积也导致关中平原广泛盐碱化和沼泽化,农田变成盐碱地,农民生计受到严重打击。

三门峡至潼关间河道淤积超过30亿立方米泥沙,水利部门被迫采取应急措施,开启水闸泄沙排沙,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1964年,三门峡水库内淤沙已达35亿立方米,进一步加重上游水患。

改建与治理之路

由此可见,三门峡水库建设初期存在设计漏洞,未考虑黄河特有的泥沙状况,导致下游泥沙淤积问题突出。

为此,政府组织工人使用大量炸药,在大坝底部炸开“两洞四管”进尽快排除淤积的泥沙,这次改建使泄洪能力提高了一倍,也暂时缓解了部分淤积的压力,但仍有20%的泥沙无法顺利排出,继续堵塞在水库中。

1968年,政府再次对大坝进行大规模整改,投入了高达8000万元的巨资,在坝底炸开了8个大型的排沙洞口。

这次彻底的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下游潼关以下地区的泥沙淤积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潼关地区的河床高度第一次出现约2米的大幅度降低,提高了防洪能力。

尽管如此,三门峡上游地区如潼关等地的泥沙淤积问题却仍然没有任何起色,大量泥沙继续堵塞在水库中,严重影响了水库的防洪和供水能力。

可以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改建,三门峡的泥沙淤积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面对如此困难的情况,政府并没有放弃,在以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水库的泄洪方案,试图控制水位,维持水库的冲刷能力。

他们在渭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小型水库,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减缓泥沙的产生,这些努力虽然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对缓解淤积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水利部门采取了局部深挖河道的方法,通过选择性地深化主要的冲刷沟槽,引导泥沙的有效排泄。

这种治理方式虽然投资较大,但取得了较好效果,90年代以后,他们又尝试了一些列新的治理方案,如人工排沙通道的开挖、水力冲刷技术的改进等,这些建设和技术革新无疑进一步增强了三门峡枢纽的泄沙能力。

与此同时,环保部门也加入了治理的行列,20世纪末,他们大力开展了黄河上游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通过植被的恢复,减少了泥沙的产生,环保部门与水利部门的联手,也为三门峡的治理带来了一定成效。

当然,这些治理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门峡的泥沙淤积问题,问题依然存在,淤积的泥沙也在不断增多。

进一步来看,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缺乏排沙设施,大量泥沙淤积在水库区,导致河道弯道减少,河床及两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库上游的地下水位明显升高,加剧了渭河流域的水灾害。

水库建成后,下游野生植被及鱼类栖息地遭到破坏,一些稀有鱼类濒临灭绝,三门峡至郑州段的河流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岸线退缩100多米,水库运行期间,下游河段溶解氧量降低,水质恶化。

为减轻生态环境影响,国家在水库东岸设置了仿自然的鱼洄系统,但效果有限,专家建议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水库运行方案,增加对下游河段的生态用水供给,以恢复河流生态环境。

三门峡水库建设期间,为筹集建设资金,政府加重了农村税收负担,上万名农民被征调参与峡区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淹没使农民失去了生计来源,政府虽提供了补偿安置,但仍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冲击。

但正是这些改建和治理的努力,使三门峡大坝得以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解决下游的洪涝问题,为人民创造经济效益。

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泥沙淤积最为严重、治理最为复杂的水利枢纽,被誉为“世界淤积博物馆”,尽管三门峡的泥沙淤积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但我们不应轻易否定这个工程的意义。

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三门峡工程无疑是治理黄河的最佳方案,它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财产,解决了一个迫切的社会问题。

其存在的问题也在提醒我们,水利工程的规划必须科学全面,以防止异化问题的出现,改建与治理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但仍然是应对困境、维系功能的必要之举。

笔者认为

面对三门峡大坝这样复杂的水利工程,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吹捧,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和谦逊,继续学习和改进。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工程师都在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人民谋福祉,我们要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历史车轮再次回转时,让我们用宽容和睿智的眼光,评判这项伟大而复杂的工程,它的意义远不止今天所见,也许正是它埋下的种子,终将开花结果,造福子孙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大坝   渭河   潼关   黄河流域   水患   水利枢纽   黄河   泥沙   败笔   西安   壮举   河道   洪水   下游   水库   居民   能力   方案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